《荷塘月色》:美文如何美教

如题所述

《荷塘月色》是美文,美文大家就都注意到写景的优美,于是就从写景的第四五六段开始进行“美教”,一般是抓住描写的对象荷塘、月色、四周来学习体会宁静朦胧幽雅优美的意境,然后分析原因,点出文眼“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再联系后面的几段结束课文。
在我看来这样的“美教”只抓住了文章的表面。本文是一片写景名篇,写景的核心是抒情,所以,从景物描写之中深入领会作者的情感才是教学的关键。当然我也赞成从主要的写景段落切入,但不是简单地把描写的对象找出来,浅浅地领略一下作者写景的技巧了事。
荷塘的景色在作者的笔下当然是优美的,曲折的荷塘,田田的叶子,袅娜的白花,缕缕的清香,凝碧的波痕,脉脉的流水;月色也当然是朦胧而幽雅的,流水的月光,薄薄地青雾,淡淡的云,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杨柳的稀疏的倩影;荷塘的四周当然也是宁静而优美的,高高低低的树,阴阴的树色,隐隐约约的远山,没精打采的路光,热闹的蝉声与蛙声。作者不愧是写景的高手,只是看到了这些并不足以说明我们就领略了美文。而要说,这些景物体现了作者的宁静,我以为十分地不妥,而恰恰是貌似宁静的写景之下隐藏着作者的不宁静,不宁静才是领略此段我文字的关键。我们要承认文章的文眼是不宁静,那么就该在这里找出作者抒情的核心来。
先看《荷塘月色》写景部分的几个句子:1.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2.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
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是别有风味的。”3.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
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象是画在荷叶上。”4.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5.
“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象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6.
这些句子的共同点在于都是转折复句,但不是语意意义上的转折,而是情感意义上的转折。事实上,我们也能发现上面所概括的景物有许多是矛盾的。例如句子1
,“脉脉的流水”体现了作者对静静的流水的喜爱与钟情,“脉脉”一词尤见作者的喜爱,但“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又觉有些遗憾,美中不足,有一种失望。这是内心不平静的表现。但之后一转,说叶子更见风致了,将审美的对象马上转移到叶子上,而且找到了叶子的美丽——“风致”。“脉脉”和“风致”是一脉相承的。转折之前是美中不足,转折之后是情感的弥补。句子2
,“满月”该是一种何等的期望,但仍然有所遗憾,“有一层淡淡的云”,
不能朗照。这种期望的缺憾,在转折之后有了补偿,“小睡也别有风味”。句子3
,句子5
,句子6都一样。转折之前是一种感情,转折之后是一种感情,所以这种转折只是表达一种情感的转化。总的说来是由“不宁静”转为了“宁静”。欣赏的遗憾就是一种不宁静的表现,但马上又找到了美,不宁静就转化为宁静了。只有句子6是个例外,是由宁静转为不宁静,热闹是作者喜欢的,看到眼前的热闹场面,作者应该说是高兴的,但由物及人,想到自己眼前的心境,他马上说自己什么也没有。不过,这一句自有它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
如此看来,作者始终是在不宁静中寻找宁静,片刻的宁静之后,又会回到不宁静。我们能够领会到作者的情感在景物描写之中的变化,才算是抓住了要害。
这要从文章的整体来把握。
首先,不宁静是根源,寻找宁静是方式,但不宁静难以摆脱是核心。
在去往荷塘的路上,作者已经作了一番内心独白,暂时地找到了内心的自由与宁静,于是有了对荷塘宁静优美的景色的描写。虽然心中暂时得到了平静,但心中的不平静时时存在,如一股暗流,会不时地喷出水面,但总是被作者强行压制、转化。于是有了对荷塘描写结尾的一句:“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但在对月色的描写中,这种情感的转化就明显多了;到对荷塘四周景物进行描写时,不宁静的内心就更加明显。从上面几个句子的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
可见,作者的感情一直是在不宁静与宁静之间转化着。而正是这种情感的转化构成了文章的整体结构。对本文中几个关键句子的结构的分析就应印证了这篇文章的整体结构。
从内容上讲,作者写到了欣赏荷塘月色美景之前的不宁静,荷塘路上的内心独白,荷塘月色的美景,还写到了江南采莲的故事和《西洲曲》,最后说惦念江南,回到家中。
这几部分的内容也正是作者在不平静和平静之间转化的感情的外现。因为颇不宁静,所以想到荷塘去寻找宁静,路上的内心独白完成了这个转化。在荷塘,总的说来,心情是平静的,虽然不平静时时存在。在欣赏美景的最后,情感转为明显的不平静,这由句子6可以印证。句子6说自己什么也没有,明显就是说现实的不平静,所以这是由平静到不平静的转化。采莲的故事由蝉声和蛙声的热闹引出,是由现实的不平静回到内心的平静,因为采莲是一个热闹和风流的场面,且以诗为证。“早已无福消受”引出接下来的《西洲曲》,《西洲曲》写的是一个女子的相思之苦,一个“弄”字露出采莲女子因相思而百无聊赖的内心。对于作者来说,自然是不平静的了。最后惦念江南和回到家中,又是现实的不平静了。由此,整篇文章完成了一个完美的轮回:不平静——平静——不平静——平静——不平静。
我认为,从根本上讲,作者是一个知识分子,是文人。纵观历史,文人的矛盾在文学里表现出来的几乎都是内心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我以为朱自清也不例外。从文章第三段的内心独白来看,自由是作者的一种生活理想,而不自由是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的现实,单单如是,即可解释不宁静的根源,用不着费尽心思去猜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