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二人转”是什么文化?

明确

  二人转:史称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又称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表现形式为:一男一女,服饰鲜艳,手拿扇子、手绢,边走边唱边舞,表现一段故事,唱腔高亢粗犷,唱词诙谐风趣。二人转属走唱类曲艺,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东部三盟一市(现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和赤峰市)。  二人转这个名字最早见于伪满洲国康德二年(1934年)四月二十七日《泰东日报》第七版“……本城(阿城)三道街某茶馆,迩来未识由某乡邀来演二人转者,一起数人,即乡间蹦蹦,美其名曰‘莲花落’,每日装扮各种角色,表演唱曲……”   1953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民间音乐舞蹈大会上,东北代表团的二人转节目正式参加演出,从而二人转这个名字首次得到全国文艺界的承认,并叫得越来越响。   二人转植根于民间文化,表演台词具有浓厚的乡村特色,俗,色,酸是其最大特点,由名演员赵本山净化为绿色版本之后始得以上台面。 二人转:俗文化的生命力
轻松幽默,乐在其中 借着春晚小品《不差钱》机缘,二人转演员小沈阳一夜之间红遍大江南北,成为备受大众追捧的娱乐明星。与此同时,小沈阳也引来不少质疑和批判。小沈阳作为一名大众娱乐明星,必然要被指指点点、说三道四,也都属正常,没必要大惊小怪。但是,我发现,在对小沈阳质疑、批判的时候,许多人都不约而同地、自觉不自觉地以“雅人”自居,理直气壮地把“雅”当作一个绝对美学尺度,然后,把小沈阳归入低俗、粗俗、恶俗之中。不是小沈阳不能批评,而是这种雅俗分类和对立的绝对美学原则存在着严重问题,与现代社会的多元文化理念格格不入。 什么是雅?什么是俗?区分雅俗的标准是什么?没有无缘无故的雅,也没有无缘无故的俗,世界上本来没有雅俗之分,雅人为了自己的雅而说另一部分人俗,就有了雅俗之分。在中国古代,周朝有一整套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传说是周公创建的。这种礼乐制度是对人群的分类,它严格规范了人在社会中尊卑贵贱的等级地位,任何人必须服从这种规范,否则就要冠之以相应的罪名,并给予相应的惩罚。这种礼乐制度是儒家思想的基础,孔子的“克己复礼”的“礼”可以看作是周朝的礼乐制度总称。“礼乐”是符合礼制等级规定的音乐舞蹈。在周朝,“雅”指一种宫廷贵族乐器。《周礼》记载了这种乐器,把它和许多贵族宫廷乐器并列在一起。这些乐器由乐官掌管,由专业人员演奏,称为“雅乐”,用以配合贵族的礼仪活动。舞乐规模的大小,取决于贵族的级别。由于“雅”高高在上的贵族化地位,“雅”就演变为“正确”、“规范”、“标准”、“美好”的同义词了,就变成了高于俗的绝对性的文化和美学尺度了。可见,雅俗分类和对立不是天然的或客观的,而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之下建构起来的,是统治权力规定出来的。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秩序,贯穿着统治权力的意志和偏爱。用今天的话来说,雅是社会主流文化,是统治者喜爱、倡导的文化,统治阶级的文化总是占据主导地位的文化;俗则是边缘文化,是被主流文化所排斥、压抑的文化,或者是不受重视的零散的文化存在。 雅俗分类、对立总是和社会文化秩序联系在一起,所以,在中国古代,雅俗分类、对立就从来没有消失过。“雅”为了保持自己的生机和活力,往往要从俗中大量汲取营养或者直接把俗变成雅,可是,那些俗的一旦变成雅的,便一定忘记了自己从前的出身,又制造出新的俗来,以标榜自己鹤立鸡群的优势地位。所以,雅俗的内涵在不同时期可以不同,但是,雅俗却一直处于紧张的对立、冲突状态。因为分类的目的不是划分不同文化类型或风格,而是要排斥、压制一部分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诗文是高雅的,而戏曲、小说则是低俗的。如果深究起来,在诗文之中,“文”要比诗更高雅,因为“文”总是和权力者联系在一起,只有特权者才有写字的必要和需要。巫师占卜、史官记事最需要文字,而诗则和民间、民众联系更密切一些。《诗经》在春秋以前是俗文学,到了汉代它才变成了经典。词在唐代兴起的时候是低俗的,但等到了宋代苏轼“为词立法”就变成高雅的了。从皇帝、大臣一直到普通知识分子,都以诗文显示自己高雅,并把戏曲、小说和其他民间艺术看作是低俗的。唐宋到明清的小说和元代以来的戏曲,由于带着社会普通人的嗜好和价值,一直被认为是低俗的。《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西厢记》、《牡丹亭》这些我们今天看来是经典的作品,在当时却难登大雅之堂,甚至被看作是诲淫诲盗而遭到禁毁。诗文与小说戏曲的雅俗对立格局在晚清——“五四”期间被彻底打破,小说、戏曲在新文学之中一直是受到重视的文体。现在谁要说小说不高雅,会被大家当作疯子的。 为什么会存在着这种雅俗式二元对立的紧张冲突呢?我以为其根源就是大一统的专制文化。专制文化最本质的特点是制造绝对知识即绝对真理。这套绝对知识不对对象进行分类,也没有任何自我限制,它高高在上,放之四海而皆准。它就如同一个过滤器一样,过滤一切,凡是不符合它的尺度的,一律淘汰出局,打入低俗之列,而经过过滤器的东西又变成了过滤器的一部分。人们总是附庸风雅,自觉不自觉地寻求一个终极高雅,然后,用它统一一切,追求一种齐一性的统一规范。如此循环往复就导致了雅俗之间没完没了的二元对立,造成了文化专制所无法避免的文化等级观念和文化歧视。我以为,对小沈阳的质疑、批判在很多人那里,就是这种专制文化心态的无意识流露。 我以为,小沈阳的问题其实质就是如何看待民间艺术的问题,如何评价二人转这种民间艺术作为大众娱乐进入主流娱乐文化的问题。二人转是民间艺术,它的历史往长了追溯也仅仅300年左右,二人转被主流文化接纳是新中国以后的事情。从二人转自身发展来看,虽然它也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演员,演出过一些优秀作品,但是,它的影响也主要局限于东北地区;即使在东北地区也主要流行于乡村。“文革”结束以后,由于多元文化的逐渐崛起,由于赵本山等人的努力和影响,才由乡村进入城市,逐渐为全国更多的观众所了解、接受。小沈阳是典型的二人转演员,带着二人转所特有的民间乡野气质。他的男扮女装、他的说口都是传统二人转的重要表演因素,他的一招一式都流淌着二人转的精神气质,而他的流行歌曲演唱则是二人转进入都市之后的变异,从社会娱乐文化的角度看,它仍然带有十足的民间乡野气质,是一种原创性很强的大众娱乐文化品种。它给大众娱乐文化增添了一种狂野而独异的东北风味。它为大众所喜闻乐见,市场票房就充分说明了这点。对这样一种洋溢着民间智慧的大众娱乐文化,应该尊重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让它在消费市场中逐渐完善自己。不喜欢、讨厌、反感也都是正常的,这既有接受过程的问题,也有个人嗜好和偏爱的问题。因为没有哪一种艺术一开始就获得所有的观众,也没有哪一种艺术能征服所有的观众,即使是经典也不例外。但是,用雅俗对立的思维方式去衡量它,再用终极高雅的尺度去贬斥、否定它,就毫无道理了。因为这种终极高雅的绝对美学,根本无法与现代社会多元文化接轨,完全违背了现代文化的基本理念。 从目前文化状态看,多元文化观念在学理层面已经变成了一个社会共识,我们很难看到还有谁对多元文化观念的合理性持怀疑态度。这种倾向即使在“雅俗”观念上也凸显出来。就我的观察而言,“雅俗”一词虽然被很多人使用,但是,其内涵已经完全发生了变化,它仅仅是不同文化的分类,不带有价值判断,不带有文化等级观念。许多人用雅文化指称主流文化以及先锋性文化,用俗文化指称通俗文化、大众文化,并特别注重雅俗对立的动态结构和消解。但是,也无可否认,由于我们长久的文化专制传统,相当一部分人(也包括艺术家、学者)仍然因袭着封建文化的雅俗观念。创作过《潘金莲》的著名戏剧家魏明伦批评春晚小品《不差钱》“差道德”。在他的观念里,任何艺术都要提供明确的道德教训,只有提供道德教训的艺术才是艺术。他还不知道现代艺术是多元存在,以至于把古老的“文以载道”看作是惟一合理的艺术。这种艺术一元论是文化一元论的典型折射。 要想让二人转这种民间艺术根深叶茂,必须抛弃那种顽固的雅俗对立的绝对文化观念和美学尺度,注重多元文化秩序的建设,让二人转深深地根植于社会多元文化秩序的土壤之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8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东北二人转,这才是文化的传承!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