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中的关于“春”的诗句所表现的意象

古诗中的关于“春”的诗句所表现的意象

  古典诗词中较多地保留着前代诗人运用过的一些词汇,由于历史的积淀,这些词汇浸染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被赋予特定的涵义,就形成了意象。诗品家司空图说:“意象欲出,造化以奇。”胡应鳞在《诗薮》里也说过:“古诗之妙,专求意象。”由此可见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也是诗人倾注情感的焦点。因此鉴赏诗歌时必须熟知常见意象,并理解其寓意,这样才能有助于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有:
  “折柳”,由于“柳”、“留”谐音,古诗中的“柳”暗含希望对方留下来之意。《诗经》中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句子。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一习俗始于汉而盛于唐,汉代就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隋无名氏的《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唐代西安的霸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霸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如“年年柳色,霸陵伤别”。再如“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说的是今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又有何人不起思念故乡的感情呢?
  “杜鹃”,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断肠鸟,是凄凉、哀伤的象征。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地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恰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开得那样鲜红,便说成杜鹃啼得血。正像唐代诗人成彦雄写的“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李白《蜀道难》诗云:“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又如白居易《琵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杜鹃的啼叫又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思。
  “冰雪”,古人往往以它的晶莹洁白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洁。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心即高洁的心性。古人常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再如张孝祥《念奴娇》有“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的句子。
  “月亮”,空灵、清澈、高洁,它铸造了不少中国古诗的血脉和灵魂,见证历史的悲凉,演绎生命的绝唱,渲染离别的情怀,倾诉闺阁的幽怨,烘托劫后的荒凉,感悟人生的哲理等。如李煜的《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诗人望月思故国,写出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李白《静夜诗》:“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都体现了诗人望月怀亲、思乡念友怀念故国之情。
  “南浦”、“长亭”,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长亭都喻指送别。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而长亭则是古代设在路边供人休歇的厅舍。庾信《哀江南赋》云:“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说明当时每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词里长亭已成为陆上送别之所。
  “浮云”、“春草(芳草)”,则有游子离思之意,“浮云”出自汉古诗“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春草(芳草)”出自《楚辞•招隐士》“王孙兮不归,春草生兮凄凄。”如杜甫《梦李白》“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秦观“凄凄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类似的意象还有“落日(夕阳)”、“蓬草”等。而苏轼的《蝶恋花》:“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则另有出处,即屈原《离骚》中灵魂的告语“何所独无芳草兮,尔何怀乎故宇”,指实现美好理想的地方。
  “梧桐”、“芭蕉”在古典诗歌中大多表达孤独忧愁、凄苦之意。古语常有“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说得便是梧桐叶落。以梧桐写悲秋,则是凄凉悲伤的象征,是古人常用的手法。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煜《乌夜啼》“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可见梧桐总是跟愁分不开。民乐合奏曲《雨打芭蕉》蜚声中外,其声凄清,听之无不为之动情。在中国古典诗歌中,“雨打芭蕉”也象“梧桐夜雨”一样,令人愁肠百结。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纵然无雨,风吹芭蕉的叶片,也吹出冷气飕飕。
  “梅花”、“松柏”,早期的咏梅诗尚无明显的象征寄托,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唐诗中有“一白雪相似,独清春不知”的句子。陆游《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诗中梅花都显示一种高洁的品格。“松柏”出自《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后世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如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蟋蟀”,《诗经•幽风•七月》中对蟋蟀的活动描写得相当细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起来。蟋蟀又称“促织”,如姜夔《齐天乐》:“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凉独自甚情绪。”写出了一位思念远人的女性闻蟋蟀声后的惆怅。类似的意象还有“鹧鸪”等。
  “寒蝉”,蝉是短命的,一番秋雨后,剩下的只是几声哀鸣,因此蝉是悲凉的同义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酿造的是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而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又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骆宾王《在狱咏蝉》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就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猿啼”,在诗歌中常常象征一种悲伤的感情。如老杜《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李端《送客赋得巴江夜猿》:“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他们都借助于猿啼表达这种伤感的情绪。
  “关山月”,关山指关塞山河。“关山”与“月”在边塞诗中经常可见,《乐府解题》:“关山月,伤离别也。”表现征夫思家,思妇怀远之情。如卢思道《从军行》:“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王昌龄《出征》:“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羌笛”,是古代西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羌笛,如岑参《白雪歌武判官规京》:“中军置酒宴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而“孤城”“玉门关”和“羌笛”一样往往都与征夫离绪有关。如高适“孤城落日斗兵稀”,王之涣 “春风不度玉门关”等。
  还有象“春水”常和绵绵的愁思连在一起,“琴瑟”寓夫妇感情和谐,“秋风” 则有倦宦思归之意 ,“春风”寓得意,“流水”“落叶”寓失意,“大海”寓雄浑,“鸿雁”指书信,“碧云”则指离思,“干戈”、“烽火”指战乱戍边,“鸳鸯”、“流萤”寓相思……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进入古典诗词的意象更是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有的审美情趣,诗人往往用他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因此只有抓住诗词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意象所体现的情调,意象的社会意义和感染作用,才能得之言外,才能真正鉴赏中国古典诗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6-07
春的意象
----作者:柳子襟
不知道离乡久远的人在春日时会有怎样的心情,像我,一个从平原区来的人,在经历了一场生活改变之后,居然来到昌平,一个群山边绵环绕的小镇。从小看惯了一望无际的平原,竟从内心深处渴望着一种不驯与突兀,一种平地而起的突兀。在山与山的雄峻之间点缀的,当然还有柳。
家在济南,若要问关于春天,我接受到的最早的讯息是哪一种植物给我的,我会说,是柳。
古老的济南城,狭窄而仄跃,但正是因为有了柳,这纤美的植物,才有了灵气,才有了水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才成了济南的写照;也因了柳,才有了文人词客的多少年的吟咏与长歌;亦是因了柳,明湖之畔才有了那么多的才子与佳人的故事长久的流传。
对于春天,我们是很难下一个清晰的时间界定的,你不知道确切的是什么时候,它就来了。因为还在你很渴盼春天的时候,天气依旧是寒风刺骨,寒气逼人。但是,柳会清楚的告诉你:春来了。上元节过后,柳枝便开始显出绿的颜色了,只是那随风的摆动中,还有些许的硬涩。
柳是春天最早的信差。虽然,在柳真正的飘洒起来之前,已有迎春在绽放,那嫩黄的四瓣的迎春,在有些寒意的风中怯怯的抖着她的花瓣;虽然,在柳之前,已有芬芳的玉兰花将铃状的花朵挂满枝头,但,那终究少了一种韵质,一种让人怦然心动、曛然欲醉的韵质。至于所缺少的究竟是怎样的一种东西,则必然需要一份纤细的心灵来领悟,我是不能的。
而柳,这我在尘世上最爱的植物,正是拥有了这种韵质。她在和风中招摇着自己柔软的枝条,在湖边,在堤旁,在水面上,在碧玉雕刻的六曲栏杆之外。等到春风细细的裁出那尖尖的嫩芽,满枝皆是破茧的振翅欲飞的纤蝶啊。那种新绿的颜色,你望过去,竟会是透明的,生命的饱胀的汁液的感觉。那时,你若是湖畔的游人,或携了友人竟日流连,行走在那石砌的小径之上——怀着幽然的心境——那枝条会拂过你的肩,会挑起你一缕发丝,也撩拨着你尘封一冬的心情。仲夏夜的湖畔,会有笛声飘送,偶或有淡丽的古筝的声音传来。静坐于古朴的茶楼中,喝着淡淡的茶,以手中的一杯苦茶,品赏浮苦人生的滋味。
“人间四月芳菲尽”,四月是落花之季,也是飘絮的季节,此时,走在柳絮飞舞的街头,几欲迷人眼,如雪一样的景致,会让你有一刻的恍忽:这是春暮呢,还是初雪的冬天?絮如思念,随风就这样围绕在你身边,顺手闲拈,到手的也不过是一片飞絮,徙垂络络丝,空挂纤纤缕。这样的季节,这样的景致,是会凭空杜撰出许多美丽的故事来的,但,我想,你应是真实的,无需要杜撰。
昨日出去,沿着创新路慢慢的走,看到路旁的三色堇正在吐翠,鼓胀的叶苞虽未舒展,却也别有一番生命力的美,那常春藤攀了斑驳的锈蚀的铁门,向前伸展着,褚红色的茎子,竟也有一了一丝绿意。一下子,春天真的来了呢。而我的柳呢,我钟爱的柳如何呢?在街角的一个角落里,它高高的矗着,万条垂下,长长的枝条随风而舞,远望去,竟如一片的绿绞绡,掩着那建筑,风过时,如掀起绿纱的一角。
想起前些时候去故宫赏柳,南方的朋友告知想看看重修后的故宫,让我拍些照片寄去。选景时,每座殿的衬景竟都是柳,柔柔的柳与巍峨的宫殿;古老的宫殿新生的柳,让人有种“人何以堪”的感慨。
相片寄出后,朋友发来邀函:现在来江南吧,我剪烛以待,并会款你以最美的风景:我家附近池畔一大片的绿,还有最纤柔美丽的柳色。于是心心念念之间,便真的想学古人,在烟花般的三月去江南一次,但终因缁铢转注之间,未能成行。偏这时,外面下起了冷雨,将满树满地的柳絮沾湿,再也飞扬不得,心绪也因此急转。我便悠悠转告:江南虽好,但终不是我的乡,我怕我会在到达的一瞬逃跑。信寄出后,接连几日皆是阴雨天气。
以为故事已谢幕,未料几日后,收到淡紫色的小咭,熟悉的字迹:没关系,其时,我便折柳相送。
第2个回答  2009-06-07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王维:《相思))
4.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李绅:《悯农》)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1、《春思》【唐】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
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10、《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1、《春宿左省》【唐】杜甫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12、《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夜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3、《相思》【唐】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14、《春思》【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45、《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16、《春词》【唐】刘禹锡
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17、《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8、《泊船瓜洲》【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9、《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20、《玉楼春》【宋】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21、《江南春绝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江,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22、《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宋】欧阳修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23、《玉楼春》【宋】辛弃疾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24、《春日》【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5、《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6、《绝句》【宋】僧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7、《游园不值》【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第3个回答  2009-06-10
肃肃花絮晚,菲菲红素轻。日长雄鸟雀,春远独柴荆
前两句形容花色红,柳絮素。后两句谓日色渐长.春色淡远,唯听鸟雀调嗽,无人来往,独有柴门而已,
唐 杜甫《春运》

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
唐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林花著雨燕支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燕支:胭脂。荇:荇菜,一种水生草本植物。
唐 杜甫《曲江对雨》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萱草:一种古人以为可以使人忘忧的草。此句说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泄:透露。
唐 杜甫《腊日》

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除
唐 杜《远怀舍弟颖观等》

春城而色动微寒
唐 杜甫《遣闷戏呈路十九曹长》:“江浦雷声喧昨夜,春城而色动微寒。”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朝:早晨。
唐 杜甫《清明二首》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
唐 杜甫《绝句漫兴九首》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
阳和:春天的和暖之气。
唐 钱起《春郊》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汀:水岸平地。
唐 戴叔伦《苏溪亭》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半;多数。未匀:参差不齐。
唐 杨巨源《城东早春》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唐 张籍《春别曲》

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
此是清明时节的景色描写。
唐 李山甫《寒食二首》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两句写白雪等不及春天到来,已穿树飞花装点早春之景。
唐 韩愈《春雪》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天街:京城里的街道。草色遥看;春草始生,微微露出一点细芽,远看一片新绿,近看却似不见。绝胜;远远胜过。
唐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芳菲:美盛的花草。
唐 韩愈《晚春》

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
唐 韩愈《感春五首》

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唐 杜牧《怅诗》:“自是寻春去校迟,不须惆怅怨芳时。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绿波中
一夜风:一夜春风。
唐 王涯《春游曲》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
飒飒:风声。唐 李商隐《无题四首》

寒随一夜去,春还五更来
唐 史青《应诏赋得除夜》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唐 丘为《题农父庐舍》

不觉春风换柳条
唐 韩滉《晦日呈诸判官》:“年年老向江城寺,不觉春风换柳条。”
第4个回答  2009-06-07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这是描绘春夜雨景,表现喜悦心情的名作。
一开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在生活里,“好”常常被用来赞美那些做好事的人。如今用“好”赞美雨,已经会唤起关于做好事的人的联想。接下去,就把雨拟人化,说它“知时节”,懂得满足客观需要。【不是吗?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起来了。你看它多么“好”! 】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