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翻译:曹操言

诸公佳作,过誉甚矣。孤本愚陋,始举孝廉。后值天下大乱,筑精舍于谯东五十里,欲春夏读书,秋冬射猎,以待天下清平,方出仕耳。不意朝廷征孤为点军校尉,遂更其意,专欲为国家讨贼立功,图死后得题墓道曰:‘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平生愿足矣。念自讨董卓,剿黄巾以来,除袁术,破吕布,灭袁绍,定刘表遂平天下。身为宰相,人臣之贵已,又复何望哉?如国家无孤一人,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或见孤权重,妄相忖度,疑孤有异心,此大谬也。孤常念孔子称文王之至,此言耿耿在心。但欲孤委捐兵众,归就所封武平侯之职,实不可耳。诚恐一解兵柄,为人所害;孤败则国家倾危,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也。诸公必无知孤意者。

诸位们说的,实在是对我太过誉了。我原本资质一般,但被举为孝廉。后来时值天下大乱,我在谯郡东边五十里的地方建造了一个精致的小斋舍,本想以读书打猎消磨时光,等到天下太平了之后,我再出来做官。没想到朝廷提拔我做点军校尉,于是就改变了主意,专门就像为国家平乱立功,就希望在死后,我的墓前可得题字“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我一辈子就满意了。想想,自从讨伐董卓,剿灭黄巾军以来,灭掉了袁术,吕布,袁绍,刘表才平定了天下。我身为宰相已经是为臣的很贵重的身份了,还能再想什么呢?假设国家没有我,真的是不知道会有几个人称帝称王割据一方。有的人看见我的权利太重了,就暗自揣度,怀疑我有篡逆之心,这简直就是荒谬。我曾经念读孔子称颂周文王的话,这个话我现在仍然记忆深刻。但是想要我交出兵权,解散部队,然后退居现在封的武平侯的职位,实在是不行啊。真的是怕我一交出兵权就被人所害,而我失败了那么国家也就有倾覆的危险了,是不想因为图个好的虚名而让国家和自己至于实际可能发生的灾难当众。各位必然不知道我的意思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6-09
各位的佳作对我实在是过于赞誉了。我本是个愚蠢而鄙陋的人,最初通过举孝廉踏上仕途。后来正逢天下大乱,在谯县以东五十里建造了一座小舍,想要在春夏读书,秋冬打猎,来等待天下清平,到时候才出来做官。没想到朝廷把我封为点军校尉,于是我更改了之前的主意,专门想要为国家讨贼立功,为了死后能够在墓碑上题一行字:“汉朝以前的征西将军曹侯的坟墓”,我平生的心愿就满足了。想到我自从讨伐董卓、剿灭黄巾党以来,除掉了袁术,击破了吕布,灭掉了袁绍,平定了刘表,于是平定天下。我现在身为宰相,已经是人臣之中高贵的地位了,还有什么奢望呢?如果国家没有我这么一个人,真不知道有多少人称帝,多少人称王。有人看见我手握重权,就胡乱猜测,怀疑我有异心,这真是大错特错。我经常想到孔子对文王非常称道,那些话语一直记在我心里。但是如果想要让我交出手中的兵权,并且归还所封的武平侯的职位,那实在是不可以的。我真的担心一旦解除兵权,就会被人所害;我一旦败亡,国家就危险了,因此我不得不爱慕这虚名,而实际上却有着灾祸。诸位肯定没有真正知道我的心意的。
第2个回答  2009-06-10
《求贤令》
【原文】
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贤也,曾不出闾巷,岂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杨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注释】
①选自《曹操集》。②受命:即受于天命,指开国。③曷(h6)尝:哪有。曷,何。④闾(l+)巷:里弄,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里”,里门叫“闾”。⑤上之人求取之耳:上层的人去寻求他。上之人:指君主。⑥孟公绰为赵:孟公绰,鲁国大夫,廉士。做晋国世卿赵、魏的家臣才力有余,但没有能力去做滕、薛这样小国的大夫。⑦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齐桓即齐桓公。如果一定要廉士方可使用,那齐桓公怎么能称霸当世。⑧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被,同“披”;褐,古代贫贱人穿的粗布衣服。被褐怀玉:比喻身份低下而怀有真才实学的人。钓于渭滨:相传姜子牙80岁时在渭水边钓鱼被周文王访得,拜为丞相,后又为武王起兵伐纣,完成了兴国大业。⑨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盗嫂受金,指的是陈平被魏无知推荐给汉高祖刘邦当谋臣,有人攻击他,说他同嫂子私通,接受贿赂,但刘邦不予理睬,仍然重用。⑩仄(z8)陋:狭隘、卑贱,指身份贫贱而被埋没的人才。
【今译】
自古以来开国和中兴的君主,哪有不是得到有才能的人和他共同治理国家的呢?当他们得到人才的时候,往往不出里巷,这难道是偶尔侥幸碰到的吗?不!只是执政的人去认真访求罢了!当今天下还未平定,这是特别要访求人才的最迫切的时刻。“孟公绰做赵、魏两家的家臣才力有余,却不能胜任像滕、薛那样小国的大夫。”如果一定要所谓廉士方可使用,那么齐桓公怎能称霸当世!现在天下难道没有身穿粗衣而怀揣真才干像姜子牙那样在渭水边钓鱼的人吗?又难道没有像陈平那样蒙受“盗嫂受金”污名还未遇到魏无知的人吗?你们要帮助我发现那些地位低下而被埋没的人才,只要有才能就推荐出来,让我们能够任用他们。

《求言令》

【原文】
夫治世御众,建立辅弼,戒在面从,《诗》称“听用我谋,庶无大悔”。斯实君臣恳恳之求也!吾充重任,每惧失中,频年以来,不闻嘉谋,岂吾开延不勤之咎邪?自今以后,诸椽、属、治中、别驾,常以月旦各言其失,吾将览焉。
【注释】
①辅弼(bì闭):原指辅佐天子治理的大臣,后专指宰相。这里用以指帮助谋划、办事的谋士官吏。
②面从:当面听从、随顺,背后又自行其是。
③“听用我谋,庶无大悔”:《诗经·大雅·抑》的一句。意思是:听信我的谋划,可望没有大失误产生的悔恨。
④斯:这。恳恳:诚恳、恳切。
⑤失中:不能适中,出偏差。
⑥开延:开诚相请。咎(jiù旧):错误,过错。
⑦椽、属:当时三公府分曹办事,各曹的主管官员叫“椽”,副职叫“属”;曹操是丞相,椽、属指相府官员。治中:州、郡行政长官的助理,掌管府内文书,所以叫“治中”。别驾:州郡行政长官的佐吏,长官巡视,他乘别的车子随行,所以叫“别驾”。当时曹操兼领冀州牧,治中、别驾指冀州牧的属官。
⑧月旦:《后汉书评邵传》“邵与靖俱有高名;好共核论乡党人物。每月辄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靖,邵之从兄。后因以泛称为品评人物之义。
【今译】
治理国家、统领军民,所设置的辅佐匡正的官吏,要力戒当面一切顺从。《诗经》说的“听从我的谋划,可望没有大的纸漏”,这实在是君臣之间恳诚相见的要求啊!我自承担重任后,常常怕出偏差,连年以来,没有听到好的意见,难道不是我征求不够的过错吗?从今以后,所属的各部官吏,要常常互相评论,各人提出所见到的过错失误,我将要亲自检查。
第3个回答  2009-06-09
百度

参考资料: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