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意识是大脑还是心脏

如题所述

现代哲学认为,意识是人脑的功能。人的思维能力、精神活动以及与动物的根本区别,都归功于人脑的独特作用。人脑的机能是人拥有意识的物质基础。
然而,传统的中国哲学持有不同的观点,认为人的意识活动源于心脏,心脏是思维的器官。孟子曾说:“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荀子也表示:“人何以知道?曰心。心何以知?曰虚壹而静。”在宋明理学时期,理学家认为人对客观理性的认知,也是由于心知理的原因。心与理相通,所以心即理。甚至否定客观世界的王阳明,也强调心的能动作用,他认为:“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因此,他断言:“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
传统的中国医学也有类似的观点。如《黄帝内经》和《灵枢》等著名医学著作,都认为心脏是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它们强调“心藏神”,并将与人的精神有关的神、魂、魄、意和志等,以及人的喜、怒、忧、思、恐等情志活动,归因于心脏。因此,在传统文化中,心与思、想、情、意、志等词语紧密相连。虽然在中国语言文化中,心脏并非完全没有地位,如“用脑子想想”,“你没有脑子”,“伤脑筋”等,但总体上,语言表述仍然以心为主。
孟子的观点,用现代科学思想来分析,显然是错误的。然而,在传统的中国文化中,也有人开始纠正这一错误,如《内经·脉要精微论》中提到:“头者,精明之府”。《灵枢·海论》中也提到:“脑为髓之海”。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辛夷》中明确地说:“脑为主神之府”。至清代,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这一结论更彻底地改正了孟子的错误观念。在哲学上,明代末年的方以智在《物理小识》一书中,也提出了类似的见解。
尽管现代文明社会中的人,都知道脑是思维的器官,心脏是循环系统中泵血的器官,思维在脑不在心,但在语言习惯上,心的功能仍然被广泛地用来表述各种意识和心理活动。心、脑、意三者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心与脑在生理上互为依存,从心理上看,心、脑、意识三者间也有复杂的关系。心脑是人的心理的基础,也即意识的基础。意识的起源和发展离不开心脑的结合。心脑结合产生出意识后,意识又会影响脑的结构变化,影响心脑结合机能的变化,并由此产生出新的意识。人的意识在生命的运动中不断变化,不断前进。心、脑、意是一体,又互动,构成了人这个世界上所独有的生命体。他代表物质世界,既能认识整个物质世界,又能认识自己;既能改变物质世界,也能改变自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