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把握数学情境创设的几个度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6-22
《数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从而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数学“问题情境式”教学就是教师深入钻研教材,挖掘有一定思考价值的知识内容,通过为数学问题设置的生产、生活以及社会背景,激发学生认知内驱,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迫使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情境”的创设作为“问题情境”式教学的一个前奏和序曲,为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探究新知作了铺垫,因此显得尤为重要。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  
数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一般处于探求新知的起始阶段,教师一般先将设计好的课件,挂图或实物等给学生观察,让学生在这情境中发现问题,发现数学问题,发现今天要研究探讨的数学问题。因此,情境的创设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必须能围绕本课节的教学内容,学习任务来进行,否则,再好的问题情景,不能完成教学任务,也是徒劳的。  
2.趣味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因此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和表现形式必须新颖、奇特、生动,对学生要能产生吸引力,能激起学生对此事的关注和兴趣。一般来说,中低年级学生比较关注“好玩、有趣、新奇”的事物,如:游戏、故事、儿歌等;而中高年级的学生则对“有用、有挑战性”的事物和任务更感兴趣。  
如:在教授“用字母表示数”时,教师就可以从儿歌入手,进行新知的引入。“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扑通1声跳下水;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扑通2声跳下水;3只青蛙,3张嘴,6只眼睛,12条腿,扑通3声跳下水……”然后根据青蛙的个数与嘴巴、眼睛、腿和跳水声的个数的关系,让学生说出,n只青蛙的情况:n只青蛙,n张嘴,2n只眼睛,4n条腿,扑通n声跳下水。从而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趣味性和生动性融为一体,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3.参与性原则  
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必须经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去理解和掌握,而不能单纯的依赖教师的讲解去获得。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将“数学问题情境”活动化,让学生亲自投身到“数学问题情境”中去活动,使学生在口说、动手、思考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4.障碍性原则  
数学问题情境中所产生的问题要具有一定难度和坡度,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能造成一定的认知冲突,保证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在新知的实际应用中,数学问题情境创设可以出现一些多余条件或缺少必要条件的情境,让学生收集、整理一些相关信息,以及分析、取舍一些相关信息,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二、 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  
1.创设数学应用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数学命题  
问题是数学教学的心脏,数学问题是教学思维的动力,并为思维问题指出了方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多的提供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如抽样调查这节课,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赵大叔承包了一个鱼塘,想知道⑴鱼塘里又多少条鱼?⑵鱼塘中的鱼大约共有多重?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就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这样设置悬念,引入新课,可使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一种急于想了解的心理,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可能出现许多不同的答案,产生不同认知的冲突,教师这时不失时机的进行引导,让学生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成功的快乐。  
数学应用问题情境的素材很多,可以从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中去寻找,比如市场销售问题、办厂赢利测算、股票风险投资、贷款利息计算、有奖销售讨论、体育比赛研究等等。  
2.创设“预测效应”情境,引导学生积极讨论  
所谓“预测效应”使指教师在揭示一个新的数学命题之前提出若干与该命题相关且与学生的预测有所偏差的问题,以激发学生好奇心、惊异感,培养学生的情绪兴趣,形成诱因,产生内驱力,激发学习动机。如教师在讲指数计算前可设置如下问题:“用一张报纸对折50次,你们想想大概有多厚?”学生七嘴八舌:几米厚!不止,有几十米厚!总不能有几百米厚吧?学生热烈讨论后,教师给出结果:“远不止几百米。你把对折50次后的折叠报纸一端放在地面,另一端远远超出了月球。这个数有到底有多大呢?待我们学了对数计算就知道了。”学生由趣生疑,由疑引思。既可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又可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他们感受数学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探求知识奥秘的精神。  
又比如在圆周长公式应用的教学中,可以通过举例“一根足够长的铁丝紧贴地球形成一个圆圈,如果把这根铁丝再放长 10米 ,在地球和铁丝之间形成的缝隙能通过一只老鼠还是一头牛?”来创设问题情境。  
3.创设实践活动情境,指导学生“做数学”  
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又能使他们在亲自感知事物的同时,发展思维,主动愉快的获取知识和技能。比如在教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让学生拿出一个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沿棱剪开,再展开,让学生数一数各有几个面?量一量每个面的大小有什么关系?每个面的长宽与原来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想一想表面积如何算?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可以在操作活动中得到解决。  
4.创设“冲突”情境,帮助学生建立“平衡”  
学生认知的发展就是观念上的平衡状态不断遭到破坏,并不断达到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运用学生认知上的不平衡性来布设知识冲突,引起不协调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进入一个积极的信息处理或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产生试图通过努力学习来达到新的更高水平的平衡冲动。例如,在讲解去括号法则时,可设置如下两个不同的运算结果让学生判断正误:⑴a-(b-c)=a-b+c;⑵a-(b-c)=a-b-c。学生通过真切的感受到问题的矛盾冲突,体会整体感知数学语言的思想,从中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创设数学问题情境的策略还有很多,如借助联想、数学建模、数学实验、错例反证等等。只要把握创设数学问题情境的目的,找准思维训练与教材内容的联系点,在问题的疑点、难点、关键处进行加工、创造,就一定能创设出形式多样,能激活课堂教学的数学问题情境,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