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历史时期商人如何自称,如何称呼买家

如题
主要需要了解先秦、汉、唐,近古时期的不需要
最好能附上相关的文献出处,谢谢

叫商贾。

商贾是古代对商人的称呼,释为行商坐贾 ,行走贩卖货物为商,坐着出售货物为贾,二字连用,泛指做买卖的人。

历史沿革:

商朝时期,已有专门做买卖赚钱的群体。

周朝灭商后政府允许商朝遗民继续做买卖,并称之为商人,当时商人受严密监视。其后商人地位一度有提高,但商鞅变法时期,秦国严厉打击商业,借此提高农业的地位,后来历代封建王朝沿用重农轻商的政策。

唐朝时期,由于国家开放,商人地位再度提高。其后商人地位再次受打压,并形成“士农工商”的职业排名,清朝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令商人地位严重受打击。中华民国时期,政府鼓励工商,商人地位大幅提升,更成为爱国救亡的主力军,至今商人已属于社会较上层的人物。

扩展资料:

中国历史上十大商贾,个个都是富可敌国,马云根本不算啥!

1、富甲陶朱——范蠡。

范蠡为中国早期商业理论家,楚学开拓者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商圣”,"南阳五圣"之一。虽出身贫贱,但是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

传说他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后定居于宋国陶丘(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南),自号陶朱公。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后代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称之财神。他是范姓始祖范武子的玄孙,并被视为顺阳范氏之先祖。

2、营国巨商——吕不韦

吕不韦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人,他的谋略和口才都是中国历史人物中第一流的。他凭着一人之力、三寸不烂之舌,就促成了自己终生的荣华富贵。他是那种善于进行大的策划、善于实施和完成这个策划的人,这种人要口才出众,自己就是自己谋划的贯彻实施者。

就谋略而言,吕不韦不仅谋得深、算得远,而且谋得全,算得广,他共分了四个步骤来进行谋划:

其一,当他看到公子异人时就觉得奇货可居,是一个能够赢得整个未来的上佳投资项目,于是他说服异人听他指挥。

其二,这个“奇货”要想推销出去、这份投资由风险转化为巨大利润,还是需要作出艰苦的努力和费力的工作。他不仅要安排好接人,而且要安排好放人。他算计到华阳夫人及其弟弟的潜在的、迫切的需要,使华阳夫人能够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为异人奔走,使秦国开始向赵国要人。

其三,他又游说赵王,以长远的利益说动赵王送归异人。

其四,人接回后,为更上一层楼,他在异人身上下了点工夫,使秦王最终立异人为太子。吕不韦在两国间穿针引线、巧妙安排、运筹得当、步步迭进,他真是一个一流的策划家、设计家。

完成他的这次交易,实际上是个大工程。要调动事主、接人的秦国、放人的赵国、认儿子的王后、立太子的秦王等等,庞大而复杂,非得要高屋建瓴和周全细致不可。

3、官商大鳄——桑弘羊。

在中国历史上,桑弘羊是一个有着重要地位和影响的历史人物。作为著名的理财家,在长达近三十年的时间里,他秉持工商富国思想,极力主张和践行工商官营,主持或参与制定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和制度,为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作为出色的政治家,他对政府管理和军事外交亦作出过较大贡献。

根据《汉书·食货志》,盐铁官营等政策在西汉后期基本沿袭未变,只是在汉元帝时一度废除。桑弘羊尽管被杀,他的财政措施依然被继续推行。到了成哀时期,随着官营垄断政策的控制逐渐松弛,对桑弘羊及其理财措施的评价越来越趋于完全否定。

桑弘羊之所以受到许多谴责,除了“榷利”政策的影响,还在于他的理财措施极大损害了贵族官僚和商贾的利益。他许多政策不仅在西汉中期垄断了工商业经营,堵塞了许多人的财路,由于他为后世树立了“言利”的榜样,其理财措施也被历代王朝纷纷效仿,因而招致后人责难就不足为怪了。

4、实业巨子——张骞。

张骞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往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安息(今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再从安息转运到西亚和欧洲的大秦(罗马),开拓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史学家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意思是“开通大道”。

5、商界巨擘——盛宣怀。

盛宣怀(1844年11月4日—1916年4月27日),字杏荪,又字幼勖、荇生、杏生、号次沂、又号补楼、别署愚斋、晚年自号止叟。汉族,祖籍江苏江阴,出生于江苏常州,死后归葬江阴。

清末官员,秀才出身,官办商人、买办,洋务派代表人物,著名的政治家、企业家和慈善家,被誉为“中国实业之父”、“中国商父”、“中国高等教育之父”。

盛宣怀创造了11项“中国第一”:

第一个民用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

第一个电报局中国电报总局;

第一个内河小火轮公司;

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

第一条铁路干线京汉铁路;

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

第一所高等师范学堂南洋公学(今交通大学);

第一个勘矿公司;

第一座公共图书馆;

第一所近代大学北洋大学堂(今天津大学);创办了中国红十字会。

他热心公益,积极赈灾,创造性地用以工代赈方法疏浚了山东小清河。盛宣怀一生经历传奇,成就不凡,创办了许多开时代先河的事业,涉及轮船、电报、铁路、钢铁、银行、纺织、教育诸多领域,影响巨大,中外著名,垂及后世。

6、第一商人——胡雪岩

胡雪岩(1823-1885),本名胡光墉,幼名顺官,字雪岩,出生于安徽徽州绩溪,13岁起便移居杭州。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政治家,徽商代表人物。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太平军攻杭州时,胡雪岩从上海运军火、粮米接济清军而为左宗棠赏识,后来又帮助左宗棠组织“常捷军”、创办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西征平叛阿古柏时,为他主持上海采运局局务,在上海代借外款5次,高达1195万两,采供军饷、订购军火,并做情报工作,常将上海中外各界重要消息报告左宗棠。备受欢迎时,官居二品,赏穿黄马褂。

胡雪岩凭借其卓越的商业才能,利用过手的官银在上海筹办私人钱庄,后在全国各地设立了“阜康”钱庄分号,被称为“活财神”。在杭州创立了“胡庆余堂”中药店,制“避瘟丹”、“行军散”、“八宝丹”供军民之需,药店传承至今,赢得“江南药王”之美誉。

7、火柴大王——刘鸿生。

刘鸿生(1888—1956),中国近代实业家。祖籍浙江定海。1888年农历三月初五生于上海,早年在上海圣约翰大学肄业。清末为开平矿务局上海办事处买办。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刘鸿生以经营开滦煤炭起家,被称为“煤炭大王”。

此后,刘鸿生将其资本投资火柴、水泥、毛织等业。1920年起陆续创办上海水泥厂、上海章华毛绒纺织公司、大中华火柴公司等企业,还投资码头、搪瓷、航运、金融及保险等业。到1931年投资额已达740余万元,被称为“中国火柴大王”和“毛纺业大王”。

抗日战争时期,刘鸿生在香港、重庆和兰州投资创办中国火柴原料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毛纺织公司、西北毛纺公司等,一度任重庆国民政府火柴专卖公司(后改火柴烟草专卖局)总经理。抗战胜利后,任国民政府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执行长兼上海分署署长、轮船招商局理事长等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刘鸿生历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常务委员、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常委等职。

8、家族首富——孔祥熙。

孔祥熙(1880年9月11日-1967年8月16日),字庸之,号子渊,山西省太谷县人,祖籍山东曲阜,出生于山西省太谷县一个亦商亦儒的家庭,孔子的第75世孙。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兼财政部长,亦是一名银行家及富商。

孔祥熙的妻子为宋霭龄,岳父是宋嘉树。孔祥熙与宋子文、蒋介石为姻亲关系。孔祥熙长期主理国民政府财政,主要政绩有改革中国币制,建设中国银行体系,加大国家对资本市场的控制等。

9、地产大王——徐润。

早在宝顺洋行上堂帮账时,徐润就自己经营茶叶等生意。他与人合作开过一家“绍祥”商号,从内地收购茶叶、生丝等,转卖给上海各洋行,这既为宝顺洋行提供了合适的货源,又为自己赚取了差价。

1868年,徐润脱离宝顺洋行后,在上海开设了一家宝源祥茶栈,随后又在湖南、湖北产茶区增设了多处茶栈,并选用一批得力商友管理,从而形成一个茶业网络。

由此,他可以清楚地了解各茶区的收成,掌握多条供货渠道,并针对英、美、俄等国消费者的不同喜好,源源不断地向各国洋行提供合适的出口货源,而且根据行情随时调整茶价,谋取高额利润。徐润和唐廷枢等人一起创办了上海茶业公所,对上海及其周围广大地区的茶叶贸易进行控制。

茶叶是当时中国的四大出口产品之一。1868年至1888年正是近代中国茶叶输出最兴旺的20年,其中1886年输出量达268万担,创茶叶出口的历史最高纪录。

这个纪录直到整整100年后的1986年才被突破。当时上海的茶叶出口量占全国出口总量的2/3以上,而宝源祥茶栈又是上海最大的经营出口茶叶的茶栈。因此,有人将徐润誉为“近代中国的茶王”。

10、双栖勇士——章乃器.

章乃器(1897-1977),汉族,浙江青田人,政治活动家、经济学家和收藏家,救国会“七君子”之一,中国近代史上一位特立独行的爱国民主先驱。我国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中国资信业第一人。

曾任浙江实业银行副总经理,创办《新评论》月刊。抗日战争时期,任安徽省政府委员、财政厅厅长等职。1945年底参与发起成立中国民主建国会,任中央常务委员。

1949年9月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务委员,中央财经委员会委员,中央人民政府粮食部部长,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副主任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任委员。

章乃器将收藏的1192件文物捐献给故宫博物院,名留故宫博物院景仁宫内的“景仁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商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1-24
古代称行走贩卖货物为商,住着出售货物为贾。二字连用,泛指做买卖的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行商坐贾。以买卖方式。从事商品流通活动的人叫商人。"商人"称谓和历史上的商朝有关。商被周推翻后,商朝遗民处于社会下层,生活十分艰难,不得不从事被社会请示的产品交换活动。因为他们是商朝遗民,故人们称他们为"商人"。

商朝时期,已有专门做买卖赚钱的群体。周朝灭商后政府允许商朝遗民继续做买卖,并称之为商人,当时商人受严密监视。其后商人地位一度有提高,但商鞅变法时期,秦国严厉打击商业,借此提高农业的地位,后来历代封建王朝沿用重农轻商的政策。唐朝时期,由于国家开放,商人地位再度提高。其后商人地位再次受打压,并形成“士农工商”的职业排名,清朝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令商人地位严重受打击。中华民国时期,政府鼓励工商,商人地位大幅提升,更成为爱国救亡的主力军,至今商人已属于社会较上层的人物。

古往今来,社会上一直把买卖人称作“商人”,把做买卖这个行为称作“经商”。“商人”,古已有之,他们虽然腰缠万贯,但是一直没有相应的社会地位。韩非子在他的《五蠹》中将工商之民称为“五蠹”之一,是社会的蛀虫。在整个《二十四史》中没有单独为商人立传,只是在《食货志》、《货殖列传》中提到一些商人。

早在4千年前,帝喾次妃简狄,因吃玄鸟而生阏(ē)伯,故《诗经商颂》云:“天命玄鸟,降而生商。”阏伯便是商的始祖。阏伯之孙相土首先发明了马车,六世孙王亥又发明了牛车。这便是史书上“立皂牢,服马牛,以为民利”的记载。农牧业的迅速发展,使商部落很快强大起来,他们生产的东西有了过剩,于是王亥便用牛车拉着货物,赶着牛羊,到外部落去搞交易,外部落的人便称他们为“商人”。从此“商人”一词作为“买卖人”的代称一直沿袭至今。

商人的别称

中国的传统之一是许多行业都有“祖师”。如木匠中的鲁班,教师中的孔子等等,每每被后人提及,有口皆碑。遗憾的是:商人的祖师白圭却早已被人遗忘。

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白圭是周代人,经营有方,乐观时变。昌言“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远在两千多年前,白圭已经提出“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和薄利多销的原则,并指出商人应具备“智勇仁强”四项基本条件。循名责实,白圭丰年买进粮食,供应丝漆。蚕茧上市时则收购丝织品而供应粮食,把生意做得十分红火。白圭不仅勤于思考善于应变,还能“薄饮食,忍嗜欲,节衣服,与用事僮仆同苦乐。”是故司马迁赞曰:“盖天下言治生祖白圭。”“治生”就是经营家业,谋生计。司马迁在此指经商货殖。

无奈高瞻远瞩若太史公者,在130卷《史记》中亦将《货殖列传》排在第129位,后面仅有一篇类乎跋语的《太史公自序》,实际上已将商人列为最后,可见轻商的观念早巳形成,决非偶然。

清代赵翼《陔馀从考·九儒十丐》中记载:“郑所南又谓元制: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元代谢枋得《送方伯载归三山序》又曰:“七匠、八倡、九儒、十丐。”儒生位于娼妓和乞丐之间,虽欠雅观,毕竟未入卑贱者流,但“商”连列名的份儿都没有,只能并人“民”的门下。

《管子》曰“士农工商”四民是国之石民。可这四根柱石中,“商”依然是列在最后。“一解市头语,便无邻里情。”“莫作商人妇,金钗当十钱。”“巢许蔑四海,商贾争一钱”——古代当权者或是囿于对商业贸易的认识有限,或是力保自然经济的统治地位,亦或是为了抑制商品经济对封建社会的侵蚀和解体作用,因此,无不重唱“重农轻商”的老调,处心积虑地将农、工、商的有机联系割裂开来,使起源很早的我国商品经济走上了一条百步九折的艰辛之路,影响直至今日。

“商人”一词被《辞源》解释为“赎卖货物求利的人”,例子为《左传·僖公三年》中“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殊不知弦高恰恰是春秋时著名的爱国商人。郑穆公元年(前627年),弦高路经滑国(今河南偃师东南),遇上前往偷袭郑国的秦军,弦高假托君命以四张熟牛皮及十二头牛犒劳秦师,并速派国人回郑告急。后来秦将见郑国已有准备,随即退了兵。郑穆公以保国之功赏之,他拜而不受,率族徙居了。可见这位“商人”并不是只知一己私利的所谓“买卖人”。

商人在过去总称为“商贾”。《周礼》:“六日商贾,阜通货赌。”郑玄注:“行曰商,处曰贾。”意即赎卖之类与“行”有关的叫做“商”,而坐以售货等可以“不动”者叫做“贾”。汉代王符《潜论》卷一“商贾者,以通货为本,以鬻奇为末”。说商人以货物流通为本,以贩卖奇珍等急用之物为末。

市肆中的商人则称为“市贾”。《左传·昭公十三年》:“同恶相求,如市贾焉。”对商人的厌恶溢于言表。小商人又叫“商贩”,现在多指那些现买现卖的做小生意者。碧野《盐湖之夜》:“十七岁上,他就跟着一个商贩当小伙计进了新疆。”

古代城邑之中集中买卖货物的场所叫“市井”,后代指商人,所以,商贾又叫“市井”、“市井人”。南宋鲍照《行乐至城东桥》:“扰扰游宦子,营营市井人。”也是将商贾视为营营苟苟、寸利必争之人。

小商贩则又低一等,叫“市井徒”。唐代李密《淮阳感旧》:“樊哙市井徒,萧何刀笔吏;一朝时运会,千古传名谥。”虽不无“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褒扬,也仍然流露出对“市井徒”和“刀笔吏”的轻视。

“市侩”原为对中间商的称呼,后成为唯利是图的商人特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回:“你想市侩要人官场,那里懂得许多。”

店主、经理又叫“掌柜”或“掌柜的”。曹禺《北京人》第二幕:“这个地方没有一个掌柜的我不熟。”

“散商”二字有两个意思。一是清代官府于垄断行业特许商人中指定一二殷实富户为首领,称为“总商”,其余则为“散商”。二是鸦片战争前广州的英国东印度公司以外的外国商人,即所谓“自由”商人,也叫“散商”,又称“港脚”。清代魏源《筹海篇》四:“西洋互市广东省十余国,皆散商无公司,惟英吉利有之。”“散商者,各出己资,自运自集,利害皆一人独当之。”

利用地区间价格的差异,从事商品贩卖以获利的单人商贩旧称“单帮”,因其未加入商业行帮而得名。京剧《芦荡火种》(后来改编后名为《沙家浜》)中阿庆嫂对胡司令说丈夫阿庆“又到上海跑单帮去了”。

同时,往来于各地运货贩卖的商人又叫“客商”。《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江边烽火台上守台军盘问时,吴人答曰:‘我等皆是客商,因江中阻风,到此一避。”’流动的商人又叫“商旅”或“行商”。唐代元稹《遭风》诗:“自叹生涯看转烛,更悲商旅哭沉财。”

“老板”又作“老版”,指工商业的业主及其代理人。鲁迅《书信集·致郑伯奇》:“版税请交内山老版。”夏衍《包身工》:“除了老板之外,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在解放前,“老板”还是对于不相识者的敬称,解放后几近绝响。自商品经济大潮滚过,“工农兵皆学商”,“老板”一称又成为许多行业的通称。比老板气魄小一点的是“店主”或叫“店东”,是旧时对店铺主人的称呼。

大富豪古称“豪民”。《汉书·食货志》曰:“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即收成对半开。

对某一地方或某一行业的有势力的人则称为“大亨”。李镜池《周易·通义·乾》:“亨,通也。”做生意当然要图个大吉大利,所以当初“大亨”二字并无贬意,只是后来由于对贫富不均的反感,才使其渐渐染上贬义。

晋代葛洪《抱朴子·擢才》:“结禄玄黎,非陶猗不能市也。”“陶猗”指古代富人陶朱和猗顿,而“结禄”、“玄黎”都是宝玉名,意为结禄玄黎一样的珍宝,不是陶猗那样的巨富是买不起的。

“陶朱公”指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弃官远去,至陶,自称陶朱公,经商致富,后人便以“陶朱公”代称富人了。如此看来,深通“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道理的范大夫反倒是最早“下海”的先躯了。

在大工业社会,垄断了某种事业的巨商又称为“大王”,如“石油大王”、“橡胶大王”等。茅盾《子夜》说:“就是公债大王赵伯韬,有名的大户多头?”

旧时居于买卖双方之间,从中撮合以获取佣金的人旧称“侩”、“牙人”、“牙郎”。范文澜等著《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二章第五节:“牙人招揽买办,协议物价,官府和商人交涉。有时也使牙人出面。”《旧唐书·安禄山传》:“及长,解六蕃语,为互市牙郎。”“六蕃”是唐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总称。“互市”指民族与国家之间的贸易活动。所以牙人又被统称为“牙商”、“互市牙郎”。据宋代刘邡(bin音宾)《贡父诗话》中说,这种“经纪人”原来称为“互郎”,主互市,“唐人书互为牙,因讹为牙。”可见“牙人”乃“互人”之误,并非因“伶牙利齿”而得名。

最能体现“轻商”传统的是一组与“末”字相连的别称。

“末”者,不重要,非根本,在最后之谓也。旧时,工商业被称为“末业”、“末生”。“末业”汉代以后多指商业。史记《货殖列传》:“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此言末业,贫者之资也。”意为穷人要脱贫致富,务农不如做工,做工不如经商,正如从事刺绣的不如开店卖绣晶一样。这就是说所谓末业即经商,是贫民借以求富的途径。《管子·重令》曰:“菽粟不足,末生不禁,民必有饥饿之色。”似乎一发展工商业必然导致民众的贫困,这种观点暗含着“无商不奸”的片面。 基于此类观念,从事工商业而获得利益叫作“末利”,经营商业而致富又叫“末富”。《史记·货殖列传》又说:“是故本富为上,末富次之,奸富最下。”与“奸富”即发昧心财相比,“末富”还远远算不得“末路”矣!

希望能帮到你!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1-24
人家问的是自称和称呼,你这么长串干嘛呢是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