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顶级诗人写诗有多快?

如题所述

有一位16岁的“神童”火了——据说她日均能写300首词、2000首诗、15000字的小说!

什么概念?一天24小时,1440分钟,不吃不喝不休息,不到一分钟就得写一首诗出来(准确计算的话是43.2秒/首)。

换算成我们熟悉的概念,就是五天写出一个陆游,二十天写出一个乾隆(陆游:谢邀,不想和他相提并论),二十五天写出一部《全唐诗》。

这个速度太可怕了,就是放在人工智能身上,都有点担心烧坏主板。

当然,这样宛如流水线“生产”出来,纯比打字速度的“诗”,它也不能叫诗。

算了,我们还是来看看,古代顶级诗人,写诗的速度吧!

有人想到个比较快的,曹植的《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据说曹丕走了七步,曹植就写完了,不过从字数推断,曹丕走得也有点慢,应该是打太极。无论如何,这个速度堪称即兴rap,在古代诗人里算是最强大脑了。

不过这个故事出自《世说新语》,这本书吧,小道消息、八卦新闻很多。而明代以前的曹植诗文集均未收录这首诗,学界对它是否归属曹植,仍有很大争议。曹植到底有没有这个速度,还说不太准。

和曹植“七步诗”一样出名的,我们还能想到温庭筠——每叉一次手就能写出一句诗来,叉八次手就完成一首,所以外号“温八叉”(这外号真是不怎么好听)。

但不得不说,“叉手”和“走步”这两个动作,都不能精确计算时间,所以很难评判,曹植和温庭筠谁写诗更快。

也有人想到比较慢的,贾岛的《题诗后》:

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相比之下,这速度简直可怜,三年写两句,平均一秒大概能写出一个像素。

贾岛号称“诗奴”,人设比较另类,号称苦吟诗人。看上去好像磕磕巴巴地蹦不出几个字,其实这是夸张。今天检索《全唐诗》,贾岛留诗四百首左右,不算少了。当然,速度也不算快,贾岛享年六十多岁,四百多首,量还可以。毕竟大名鼎鼎的张若虚,才留下两首。

也有说自己写诗快的,比如四处营销的李白。给别人写信,求一个面试机会,说:“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与韩荆州书》)。这个听上去比较唬人,好像真的一天能够写下个万把字,而且在古代,还要研墨、铺纸,过程麻烦点,这个速度可以的。

不过,毕竟是李白嘛,著名浪漫主义诗人,容易跑火车,听听就得了。

要是单看作品存量,《全唐诗》里只有九百首,说得好像自己多快多快,其实也就比“二句三年得”多一倍

这可能也和李白的诗歌风格有关,总是天马行空,弄得好像落笔飞快,王安石就说“李白诗词迅快,无疏脱处”。风格迅快,未必是写诗迅快,就像花式足球似的,一顿操作猛如虎,其实才走了2米远。

当然,李白实际留存的诗肯定不止九百首,但是估计再多也多不过陆游——活了八十多岁,留诗九千多首,在古代诗人中算是翘楚,堪称“莫得感情的码字机器”。

有比较才有伤害,才知道陆游的分量。杜甫留下一千四百首,白居易三千六百多首,苏轼二千七百余首,《全唐诗》一共四万九千多首……相比之下,陆游的功力体现出来了。李白“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陆游一挥笔就五分之一个“初盛中晚唐”。

不过算算速度,也不过如此。陆游享年85岁,查一下《陆游年谱》可知,他7岁就能写诗,也算是神童了。剩下78年时间里,平均一年110~120首诗,三天写一首。这个速度,离当代“神童”尚有差距,开个公众号都达不到日更

不过这种算法其实并不科学,用留下来的诗,来估算诗人的勤奋程度不准确。

比如李贺,其实非常努力,没事的时候骑驴出门,背个破锦囊,遇到什么就写点,然后扔锦囊里,回家了能翻出来好多。但是今天,李贺留诗不过两百多首。感觉一个黄金周的时间,李贺写的应该就不止这么些。

这说明,很多诗在历史中散佚了,找不到了,留下来的只有这些。这也能解释了为什么宋诗数量明显多于唐代,一是年代近些,二是印刷业发展了,写得多不如印得多,陆游一个抵得上李杜、元白、韩柳几个组合。

不过,就从诗的角度看,大概少有人觉得宋朝超越了唐朝,哪怕数量多上好几倍。也没有哪次诗人的比拼,是拼数量的。“杜甫比李白厉害,是因为写得更多”,就问李白粉服不服?

这也说明一个道理,好诗,一句顶一万句,《春江花月夜》就号称“孤篇压全唐”。

写诗是一种修行,抱着炒作出名或者是什么别的不好的目的去宣扬,写再多等于没写,写再快也是没写。“诗”是一个很奇妙的字眼,虽然在古代它跟功名利禄息息相关,但所有人都认为它是高洁的、纯粹的。

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忍不了“神童”用它炒作的原因。

这免不了让人想起一千多年前那个炒诗炒糊了的“大宋第一神童”方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王安石《伤仲永》节选)

五岁写诗,令人称奇的方仲永,尚且会被炒作耽误到“泯然众人”,现在我们看到“日更2000首”的“神童”,根本不会想她是不是真的有天赋,只会当做一个笑谈,笑过了,也就完了。

再不会有一个王安石给她树碑立传,让人铭记千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