癃闭的病因、临床表现与诊断治疗方法有哪些?

如题所述

癃闭是指小便量少,点滴而出,甚则小便闭塞不通为主症的一种疾患。其中又以小便不利,点滴而短少,病势较缓者为“癃”;以小便闭塞,点滴不通,病势较急者为“闭”,一般合称为癃闭。本证包括西医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尿潴留,以及肾衰竭所致的少尿症和无尿症。

一、病因病机主要有湿热蕴结,肺热气壅,尿路阻塞,脾气不升,肾元亏虚。

其病位在膀胱,但与三焦、肺、脾、肾均有密切关系。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1.临床表现小便难出,点滴不畅,或小便闭塞不通,小腹胀满。

2.诊断

(1)多见于手术后、产后、老年男性患者,或肾衰竭者。

(2)排尿虽困难,但不伴有尿道涩痛者。

三、辨证施治

1.膀胱湿热型

【辨证】小便点滴不通,或量极少而短赤灼热,小腹胀满,口苦口黏,或口渴不欲饮,或大便不畅。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施治】清热利湿,通利小便。

【方药】八正散加减:滑石30g,木通、车前子各10g,萹蓄、瞿麦各15g,知母、黄柏、栀子、大黄各12g。水煎服。

2.肺热壅盛型

【辨证】小便癃闭,咽干,烦渴欲饮,呼吸急促或有咳嗽。舌苔薄黄,脉数。

【施治】清肺热,利水道。

【方药】清肺饮加减:黄芩、桑白皮、栀子、麦冬、茯苓、北杏仁各12g,木通10g,车前子18g。水煎服。

3.尿路阻塞型

【辨证】小便点滴而下,或尿如细线,甚则阻塞不通,小腹胀满疼痛。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脉涩。

【施治】行瘀散结,通利水道。

【方药】抵当丸加减:当归尾、桃仁、红花、茯苓、车前子、泽泻各15g,大黄12g,穿山甲20g。水煎服。

4.中气不足型

【辨证】小腹坠胀,时欲小便而不得出,或量少而不畅,精神疲乏,食欲不振,气短而语声低细。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施治】升清降浊,化气利水。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党参各30g,白术15g,升麻9g,柴胡、当归各12g,陈皮、肉桂各6g,泽泻18g,甘草5g。水煎服。

5.肾阳气衰型

【辨证】小便不通,或点滴不爽排出无力,面色发白,腰膝冷痛。舌质淡,脉沉弱。

【施治】温阳益气,补肾利尿。

【方药】肾气丸加减:熟地黄、山药、泽泻、巴戟天、茯苓各15g,肉桂6g,山茱萸、熟附子、车前子、牛膝各12g,牡丹皮10g。

水煎服。

四、辅助治疗

1.成药方

(1)通关滋肾丸、分清五淋丸(适用于膀胱湿热型)。

(2)前列通片、复方淋通片(适用于尿路阻塞型)。

(3)补中益气丸(适用于中气不足型)。

(4)金匮肾气丸(适用于肾阳气衰型)。

2.验方

(1)肉桂、知母、黄柏、生地黄、竹叶各10g。水煎服(适用于膀胱湿热型)。

(2)益母草30g,皂角刺、赤芍、乌药各10g,土茯苓、蒲公英、浮小麦200g,微炒,煎汤频饮(适用于尿路阻塞型)。

(3)黄芪60g,冬葵子、党参各20g,茯苓12g,白术、知母、石花各10g,柴胡、升麻、肉桂各6g,通草、甘草各3g。水煎服(适用于中气不足型)。

(4)附子、桂枝、党参、白术、乌药、木香、五味子、麦冬、竹叶各10g,猪苓、茯苓各20g,泽泻40g。水煎服(适用于肾阳气衰型)。

3.针灸疗方针刺足三里、中极、三阴交、阴陵泉等穴,反复捻转提插,强刺激。体虚者可灸关元、气海。也可采用少腹膀胱区按摩。

4.外治方

(1)让病人听流水的声音,诱发尿意,使其随之解出小便。适用于神经官能症引起的尿闭。

(2)葱白500g,捣碎后加入麝香少许,拌匀,分2包。先取一包敷脐上,热熨约15分钟,再换一包,以冰水熨15分钟,交替使用,直至小便流通。

五、调护

(1)锻炼身体,增强抵抗力,保持心情舒畅,切忌忧思恼怒。

(2)消除各种外邪入侵及湿热内生的有关因素,如忍尿、过食肥甘、辛辣、酒、纵欲、过劳等。

(3)积极治疗淋证和水肿等原发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