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孔子的八字评语“克己复礼,万世师表”是怎么来得?

孔子“克己复礼,万世师表”孟子,八个字是“舍身取义,信善性善”;屈原,“忠而见逐,情何以堪”;司马迁,“成一家言,重于泰山”;稽康,“内不愧心,外不负俗”;陶渊明,“富贵烟云,采菊亦乐”;李白,“笑傲王候,空怀壮气”;杜甫,“耿耿星河,天下千秋”;苏东坡,“君子之风,流泽万古”;文天祥,“虽死何惧,丹心汗青”;曹雪芹,“圣哉忍者,踏雪无痕”;谭嗣同,“肩承社稷,肝胆昆仑”池永昶“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我现在急需找出这些名句的出处以及译解,多多指教!

经查:你的这些人物评语均出自池永昶写的叫做《沧浪之水》的书中,但每条又多数有自己的出处或典故,现解答如下:
(1)、“克己复礼,万世师表”:“克己复礼”意思是“克制自己,使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符合礼的要求”,出自《论语·颜渊》:“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万世师表”:其意思最早见于《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昔仲尼大圣之才,怀帝王之器,……可谓命世之大圣,亿载之师表者也。”称赞孔子是千秋万代人们的表率。到清朝时,康熙皇帝亲自写了隶书的匾额“万世师表”下诏挂在孔庙大成殿梁上,从此,人们便称颂孔子是“万世师表”。
(2)、“舍身取义,信善性善”:均出自《孟子》,是用孟子自己的话来歌颂孟子。“舍身取义”出于《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意思是“生”和“义”都是我的欲望,但如果二者不能兼顾,我宁愿为了“义”而牺牲生命。“信善性善”直译就是“确实说得好啊,(孟子的)性善学说!”“信”,确实,实在。“性善”,孟子的重要学说,认为人的本性是好的,见于《孟子·告子上》等多篇文章。
(3)、“忠而见逐,情何以堪”:意思是“(屈原)对国家忠心耿耿却被楚怀王放逐,他的心情一定是多么难受啊!”屈原的事迹可参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这里不多介绍。
(4)、“成一家言,重于泰山”:是赞扬司马迁的,均出自司马迁写的《报任安书》:“成一家言”原文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意思是他写《史记》十分认真,要把《史记》写成有自己独到见解的不朽之作。“重于泰山”原文是:“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在这里,司马迁告诉他的朋友任安,自己之所以遭受奇耻大辱的阉割刑罚而不自杀,是要忍辱负重完成他的巨著《史记》。不写完《史记》就这么死了比鸿毛还轻。
(5)、“内不愧心,外不负俗”:见于嵇康《卜疑》:“内不愧心,外不负俗,交不为利,仕不谋禄,鉴于古今,涤情荡欲。”意思是“对自己问心无愧,对别人没违背过世俗的道德要求。”
(6)、“富贵烟云,采菊亦乐”:“富贵烟云”出自见《论语 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大意是:“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富和权势,对于我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采菊亦乐”:出自陶渊明诗《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了陶渊明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
(7)、“笑傲王候,空怀壮气”:形容李白蔑视权贵的豪气。它表现在李白的行为和多处诗作中,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后来也是得罪了权贵而离开了唐玄宗的宫廷,最后还被流放夜郎。所以作者用“空怀”表示同情和惋惜。
(8) 、“耿耿星河,天下千秋”:“耿耿星河”赞颂杜甫国家忠心耿耿,犹如明亮的星星一般;“天下千秋”是说杜甫的美名传播的既广又长久。
(9)、“君子之风,流泽万古”:是赞扬苏轼有“君子之风”,而且流传影响了千秋万代。“泽”,湿润,这里作教育解。
(10)、“虽死何惧,丹心汗青”:歌颂文天祥视死如归的爱国主义精神。“丹心汗青”出自文天祥的诗《过伶仃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大家都很熟悉,不多解释了。
(11)、“圣哉忍者,踏雪无痕”:这两句没有别的典故或出处,据字面意思,是描写、称赞曹雪芹能忍受坎坷和清贫,完成《红楼梦》巨著。而且赞扬《红楼梦》写得非常好,毫无瑕疵,就像走过雪地却不留痕迹似地。
(12)、“肩承社稷,肝胆昆仑”:称颂谭嗣同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精神,像巍巍昆仑山一样令人敬仰。“肝胆昆仑”出自谭嗣同题在监狱墙壁上的诗:“我自横刀向天笑,生死肝胆两昆仑。”
(1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是 《沧浪之水》这本书作者池永昶最后表达自己对上述人物的敬慕之情。意思是:这些人像山那么高大,我只有抬头仰望;他们走的路就像望不到边的通天大道,我只有远远跟着。我虽然不能像他们那样高大,走得那么快那么远,但我的心却是向往着他们啊!“景行”:大路。景,大的意思。
我这答案可是一边想,一边一个字一个字地打出来的,累死我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9-06
孔子克己复礼是孔子儒家思想核心“仁”的主张,
万世师表,耐是后人是说他在教育领域的成就。是后世为师者这表率
克己复礼出处:论语。颜渊篇
颜问"仁",孔子答复他"克己复礼"就是仁(“仁”者:爱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克己复礼)
译解:克服自己的欲念而完全走上正思以使言行符合"礼”

舍身取义,信善性善
出处是《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中学教科书有
原句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解释:略略。比较浅显的
信善性善 指他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提出“性善论。”要实行仁政来恢复扩充人的善性

屈原:忠而见逐,情何以堪
九章 惜诵 离骚等都有抒发这种情感的句子
屈原怀王时,遭靳尚等人毁谤,被放逐於汉北,顷襄王时又被流放至江南,后不忍见国家沦亡,怀石自沉汩罗江而死。
评价由此来

司马迁,“成一家言,重于泰山”;
一家言指史记
在他受刑后给好友书信《报任安书》里提到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前句直接译解释也是想探求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贯通古往今来变化的脉络,成为一家之言。
后句略略,意思比较好理解

稽康竹林七贤之一 知之甚少
第2个回答  2006-09-10
“克己复礼,万世师表”:“克己复礼”意思是“克制自己,使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符合礼的要求”,出自《论语·颜渊》:“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万世师表”:其意思最早见于《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昔仲尼大圣之才,怀帝王之器,……可谓命世之大圣,亿载之师表者也。”称赞孔子是千秋万代人们的表率。到清朝时,康熙皇帝亲自写了隶书的匾额“万世师表”下诏挂在孔庙大成殿梁上,从此,人们便称颂孔子是“万世师表”。

对孔子的八字评语“克己复礼,万世师表”是怎么来得?
(1)、“克己复礼,万世师表”:“克己复礼”意思是“克制自己,使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符合礼的要求”,出自《论语·颜渊》:“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万世师表”:其意思最早见于《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昔仲尼大圣之才,怀帝王之器,……可谓命世之大圣,亿...

八字优秀评语,老师的八字优秀评语
孔子的八字评语“克己复礼,万世师表”源于对他严谨自律、弘扬礼教精神的高度评价。出生农历戊辰年九月廿九日卯时的你,八字为戊辰癸亥丁卯癸卯,五行属火,冬季水旺,火弱,故需忌金水,喜木火。贵人方位在北方、南方和西南方,应避免西方和北方。对于大师的评语解读,你的生辰八字显示你在某些方面需要自...

万事之表的故事筒写
“万世师表”这个称呼,不仅仅是一种对孔子个人的赞誉,更是一种对儒家思想和伦理道德的肯定。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引用“万世师表”来形容那些品德高尚、行为典范的人物。“万世师表”一词,在后世的使用中,被广泛应用于表彰那些在社会上起到引领作用的人物。这种称号不仅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

孔子学说被后人尊为什么
一、万世师表的由来 “克己复礼,万世师表”出自《论语·颜渊》:“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其中“克己复礼”意味着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而“万世师表”一词最早见于《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其中称赞孔子是千秋万代人们的表率。到了清朝,康熙皇帝...

古代最有名的老师,被世人尊称为“万世师表”的是谁
孔子,这位“克己复礼,万世师表”的伟大先贤,通过他深邃的思想和崇高的品格,成为了后世的典范。《论语·颜渊》中有这样一句话:“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这里的“克己复礼”意味着克制个人欲望,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制的要求,追求内心的仁德。“万世师表”这一称谓,...

万世师表是谁
万世师表”。背景:“克己复礼,万世师表”中的“克己复礼”意思是克制自己,使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符合礼的要求,这一思想源自孔子的《论语·颜渊》。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思想和教育理念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被誉为万世师表,成为永远值得人们学习和效仿的楷模。

孔子为什么被称为万世之师
孔子人格伟大至公无我,是教育家、哲学家亦是政治家,是古今全世界教师的表率。清圣祖曾以「万世师表」四字题孔子庙的匾额,后世遂以此专称孔子。 赞美孔子乃“千秋帝王之师,万世人伦之表”。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

万世师表的后一句
孔子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更被尊称为“万世师表”。清朝时,康熙皇帝对孔子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他亲自书写了“万世师表”四个大字,以楷书匾额的形式悬挂在孔庙大成殿的梁上。这一举动不仅彰显了对孔子的敬仰,也加深了儒家思想在当时社会的地位。“克己复礼”出自《论语·颜渊》篇,其含义是...

材料一中,万世师表是对谁的,他在教育方面有何贡献
“万世师表”意味着孔子是千秋万代人们的表率。他不仅以自己的智慧和道德典范影响了后世,还为后人树立了崇高的道德标准。“克己复礼”出自《论语·颜渊》,孔子提出这一理念,强调个人应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仪的要求。孔子认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达到仁爱的境界。孔子作为教育家,他的贡献是深远的...

孔子为什么能够成为万世师表?是什么原因?你怎么看?
魏文帝称孔子为“亿载之师表”;元“大成至圣文宣王”诏书中称孔子为“师表万世”,康熙在孔庙大成殿亲自题匾“万世师表”。实至名归。其三,孔子有着崇高的人格魅力在孔门弟子眼里,孔子不仅知识渊博,而且有着超人的人格魅力,《论语·述而》称:“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孟子说:“孔子...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