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 闲情偶记 变调第二 缩长为短 的译文

○缩长为短
观场之事,宜晦不宜明。其说有二:优孟衣冠,原非实事,妙在隐隐跃跃之间。若于日间搬弄,则太觉分明,演者难施幻巧,十分音容,止作得五分观听,以耳目声音散而不聚故也。且人无论富贵贫贱,日间尽有当行之事,阅之未免妨工。抵暮登场,则主客心安,无妨时失事之虑,古人秉烛夜游,正为此也。然戏之好者必长,又不宜草草完事,势必阐扬志趣,摹拟神情,非达旦不能告阕。然求其可以达旦之人,十中不得一二,非迫于来朝之有事,即限于此际之欲眠,往往半部即行,使佳话截然而止。予尝谓好戏若逢贵客,必受腰斩之刑。虽属谑言,然实事也。与其长而不终,无宁短而有尾,故作传奇付优人,必先示以可长可短之法:取其情节可省之数折,另作暗号记之,遇清闲无事之人,则增入全演,否则拔而去之。此法是人皆知,在梨园亦乐于为此。但不知减省之中,又有增益之法,使所省数折,虽去若存,而无断文截角之患者,则在秉笔之人略加之意而已。法于所删之下折,另增数语,点出中间一段情节,如云昨日某人来说某话,我如何答应之类是也;或于所删之前一折,预为吸起,如云我明日当差某人去干某事之类是也。如此,则数语可当一折,观者虽未及看,实与看过无异,此一法也。予又谓多冗之客,并此最约者亦难终场,是删与不删等耳。尝见贵介命题,止索杂单,不用全本,皆为可行即行,不受戏文牵制计也。予谓全本太长,零出太短,酌乎二者之间,当仿《元人百种》之意,而稍稍扩充之,另编十折一本,或十二折一本之新剧,以备应付忙人之用。或即将古书旧戏,用长房妙手,缩而成之。但能沙汰得宜,一可当百,则寸金丈铁,贵贱攸分,识者重其简贵,未必不弃长取短,另开一种风气,亦未可知也。此等传奇,可以一席两本,如佳客并坐,势不低昂,皆当在命题之列者,则一后一先,皆可为政,是一举两得之法也。有暇即当属草,请以下里巴人,为白雪阳春之倡。

  译文如下:
  看戏,最好是在晚上而不是在白天。其原因有两点:戏子扮演的本来就不是真事,隐隐约约才显得出妙处。如果在白天上演,观众看得太清楚,演员的技巧难以得到充分发挥,十分的音容,只能让人欣赏到五分,因为耳目声音容易分散不容易集中。并且不论富人穷人,白天都有事要去做,看戏就不免要耽误工夫。等到晚上才演戏,宾主心情都很安定,不会有误时误事的顾虑,古人拿着灯烛夜游,就是因为这点。但是,好戏都比较长,又不能草草完事,一定要表演得淋漓尽致,不到天亮是演不完的。但是能看到天亮的人,十个中也没有一两个,不是因为第二天有事,就是因为当时想睡觉,只看了一半就走了,使得好戏看了一半就不能再看了。我曾说过好戏如果遇到贵客,就只能看一半。虽然是戏言,却是实事。与其长而演不完,不如改短演得有头有尾。所以写剧本交给戏子时,一定要先告诉他可长可短的办法。选取情节可省略的数折,另外用记号标明,遇到清闲没事的人,就添上一起演,不然的话就删掉。这办法人们都知道的,戏班也愿意这么做。但是,人们却不知道删减时还有增补的办法,使删去的几折好像还存在一样,看不出剪接的痕迹,这只要作者略加几笔就可以做到的。方法是在所删除的下一折之前,增加几句话,交代中间的一段情节,比如“昨天某人来说了什么话,我怎样回答的”等等;或者在所删除的前一折末尾,提前作些交代,比如“我明天派某人去干什么事”等等。这样,几句话就可以代替一折,观众虽没看见,但和看过没有什么两样。这是一种办法。我又说过:“繁忙的观众,连看最短的戏都看不完,以他们来说,删不删是一样的。”我曾见过一名贵族点戏,只挑折子戏,不点全本,都是为了要走就走,不受戏剧情节的牵制。我认为全本戏太长,零出戏又过短,最好是长短介于两者之间的。我们应当仿照《元人百种》的体例,稍微加长一点,另外编些十折或十二折一本的新戏,用来应付繁忙之人。或者把古书旧戏精心改编,缩写成短篇。只要删减恰当,一字抵得一百个字,那么就会像一寸金和一丈铁一样贵贱分明,识货的人看重它的简明扼要,不一定就不弃长篇而取短篇。从此便产生了一种新风气,也不是没有可能。这种剧作,可以一次准备两本。如果宾客坐在一起,都有些身份,都能够点戏,那么就一先一后,都能用得上,这是一举两得的方法。有空的话我就会去写,以我卑微的身份来倡导这种高雅的艺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