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韩国学汉语的历史记载,并且要知道出处

越详细越好,有韩文的越好,谢谢

明代朝鲜人的汉语学习

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第二年(洪武二年)就同高丽正式建交,确立了宗藩关系。洪武三年(1370),又“颁科举诏于高丽”[1],诏其国“如有行修经明之士,各就本国乡试,贡赴京会试,不拘额数选举”[2]。可见,明太祖非常重视汉语汉文化在高丽的传播。而高丽朝其时虽已进入统治末期,却也依然一如既往,重视汉语学习和汉文化的吸收,向明朝派有留学生。《国子监志》载:“明自洪武初,即有高丽、琉球中山、山南遣子入学,其后来者络绎。”黄佐《南雍志》曰:“外裔子弟,始自高丽遣金涛等四人入国学读书。洪武四年,涛登进士,除授县丞,不就,与三人皆遣归国。”金涛为何未留在明朝做官而匆匆回国呢?主要原因是其汉语水平不高。对此,明严从简的《殊域周咨录·朝鲜》有明确记载:“是科,高丽贡士入仕者三人,惟金涛登第,授东昌府安丘县丞,寻以不通华言,请还本国,诏给道里费遣之。”《高丽史·恭愍王世家》庚戌十九年(1370)载:“九月辛丑,遣工部尚书权钧如京师贺正,举子朴实、金涛、柳伯濡从行。涛中制科。”据此,知其时来华应考的高丽贡士实为三人而非《南雍志》所说的四人,且可推知金涛等在明国学仅仅学习了一年。洪武五年(1372),高丽国王又遣使来明,且请遣子弟入太学。明太祖表示同意接收高丽留学生:“上顾谓中书省臣曰:高丽欲遣子弟入学,此亦美事。但其涉海远来,离其父母,未免彼此怀思。尔中书省令其国王与群下熟议之,为父兄者果愿遣子弟入学,为子弟者果听父兄之命,无所勉强,即遣使护送至京,或居一年,或半年,听其归省也。”[3](《洪武实录》)当年10月,高丽遣使来明,“举子金潜、宋文中、曹信从行”,三举子即来明之留学生。不幸,其所乘船只于途中被毁,金、曹溺死,宋生还。次年6月,高丽使臣携归明礼部之咨文曰:“奏奉圣旨:……(宋文中)可免再试,发回本国擢用。”[4](P34,35,39)洪武二十一年(1388),高丽遣使来明贺正,并再次恳请子弟入学。不果。洪武二十四年(1391),亦即高丽朝灭亡的前一年,高丽将汉语都监衙门易名为汉文都监,并且设立了教授馆。这可视为高丽重视汉语学习的最后举措。洪武二十五年(1392),高丽大将李成桂推翻高丽王朝而自立,史称李朝。同年9月,成桂遣使赴明,其年冬又表请更改国号,明太祖“命仍古号曰朝鲜”[1]。从此,明朝与朝鲜正式建立了国交。不过,朝鲜在明虽号称属国,实“无异域内”,“故朝贡络绎,锡赍便蕃,殆不胜书”[1]。这从总体上为汉语在朝鲜的继续传播提供了良好环境。洪武二十八年(1395),朝鲜遣使来明,明太祖“以表文语慢”,诘责之。次年,朝鲜送撰表者郑总等三人至,“帝以总等乱邦构衅,留不遣”;洪武三十年冬,“复以表涉讥讪,拘其使建文”[1]。上述二事说明,明朝对朝鲜表文的要求极为严格,礼式不必说,遣词造句也丝毫不予牵就。此外明朝对朝鲜使节还有懂汉语方面的要求,如洪武三十年(1397)三月,明太祖就对朝鲜国王下达过这样的命令:“你那里使臣再来时,汉儿话省的著他来,一发不省的不要来。”[4](P140)这些都是其后朝鲜格外重视培养汉语人才的重要原因。为了培养汉语人才,朝鲜李朝在开国之初便设立了司译院,太祖三年(1394)十一月,又详定该院习业考试制度,使人才的培养得到有力保障。至于该院的学习内容和所用教材,可从《李朝实录·太祖康宪大王实录》二十三年(1441)八月乙亥条的记载中得其梗概:“我国自三韩至于高丽,世世……设专司习华语。至国初置司译院,学徒所读不过《老乞大》、《朴通事》、《前后汉》等书而已。……判三司事xiè@①长寿乃以华语解释《小学》,名曰《直解》,以传诸后。今学者无他师范,唯以《直解》一部为习……”。司译院的教学效果如何?其所用汉语教材有无增减变化?请看《李朝实录·世祖庄宪大王实录》中二年(1456)四月戊申条的记载:“礼曹启:岁癸丑,世宗大王……以所选入学文臣并衣冠子弟三十人为明代朝鲜人的汉语学习董明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第二年(洪武二年)就同高丽正式建交,确立了宗藩关系。洪武三年(1370),又“颁科举诏于高丽”[1],诏其国“如有行修经明之士,各就本国乡试,贡赴京会试,不拘额数选举”[2]。可见,明太祖非常重视汉语汉文化在高丽的传播。而高丽朝其时虽已进入统治末期,却也依然一如既往,重视汉语学习和汉文化的吸收,向明朝派有留学生。《国子监志》载:“明自洪武初,即有高丽、琉球中山、山南遣子入学,其后来者络绎。”黄佐《南雍志》曰:“外裔子弟,始自高丽遣金涛等四人入国学读书。洪武四年,涛登进士,除授县丞,不就,与三人皆遣归国。”金涛为何未留在明朝做官而匆匆回国呢?主要原因是其汉语水平不高。对此,明严从简的《殊域周咨录·朝鲜》有明确记载:“是科,高丽贡士入仕者三人,惟金涛登第,授东昌府安丘县丞,寻以不通华言,请还本国,诏给道里费遣之。”《高丽史·恭愍王世家》庚戌十九年(1370)载:“九月辛丑,遣工部尚书权钧如京师贺正,举子朴实、金涛、柳伯濡从行。涛中制科。”据此,知其时来华应考的高丽贡士实为三人而非《南雍志》所说的四人,且可推知金涛等在明国学仅仅学习了一年。洪武五年(1372),高丽国王又遣使来明,且请遣子弟入太学。明太祖表示同意接收高丽留学生:“上顾谓中书省臣曰:高丽欲遣子弟入学,此亦美事。但其涉海远来,离其父母,未免彼此怀思。尔中书省令其国王与群下熟议之,为父兄者果愿遣子弟入学,为子弟者果听父兄之命,无所勉强,即遣使护送至京,或居一年,或半年,听其归省也。”[3](《洪武实录》)当年10月,高丽遣使来明,“举子金潜、宋文中、曹信从行”,三举子即来明之留学生。不幸,其所乘船只于途中被毁,金、曹溺死,宋生还。次年6月,高丽使臣携归明礼部之咨文曰:“奏奉圣旨:……(宋文中)可免再试,发回本国擢用。”[4](P34,35,39)洪武二十一年(1388),高丽遣使来明贺正,并再次恳请子弟入学。不果。洪武二十四年(1391),亦即高丽朝灭亡的前一年,高丽将汉语都监衙门易名为汉文都监,并且设立了教授馆。这可视为高丽重视汉语学习的最后举措。洪武二十五年(1392),高丽大将李成桂推翻高丽王朝而自立,史称李朝。同年9月,成桂遣使赴明,其年冬又表请更改国号,明太祖“命仍古号曰朝鲜”[1]。从此,明朝与朝鲜正式建立了国交。不过,朝鲜在明虽号称属国,实“无异域内”,“故朝贡络绎,锡赍便蕃,殆不胜书”[1]。这从总体上为汉语在朝鲜的继续传播提供了良好环境。洪武二十八年(1395),朝鲜遣使来明,明太祖“以表文语慢”,诘责之。次年,朝鲜送撰表者郑总等三人至,“帝以总等乱邦构衅,留不遣”;洪武三十年冬,“复以表涉讥讪,拘其使建文”[1]。上述二事说明,明朝对朝鲜表文的要求极为严格,礼式不必说,遣词造句也丝毫不予牵就。此外明朝对朝鲜使节还有懂汉语方面的要求,如洪武三十年(1397)三月,明太祖就对朝鲜国王下达过这样的命令:“你那里使臣再来时,汉儿话省的著他来,一发不省的不要来。”[4](P140)这些都是其后朝鲜格外重视培养汉语人才的重要原因。为了培养汉语人才,朝鲜李朝在开国之初便设立了司译院,太祖三年(1394)十一月,又详定该院习业考试制度,使人才的培养得到有力保障。至于该院的学习内容和所用教材,可从《李朝实录·太祖康宪大王实录》二十三年(1441)八月乙亥条的记载中得其梗概:“我国自三韩至于高丽,世世……设专司习华语。至国初置司译院,学徒所读不过《老乞大》、《朴通事》、《前后汉》等书而已。……判三司事xiè@①长寿乃以华语解释《小学》,名曰《直解》,以传诸后。今学者无他师范,唯以《直解》一部为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