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面对地震,我们总是束手无策?当看到那些画面时,,总想为她们做点什么,可什么也做不了,真是为自

为什么面对地震,我们总是束手无策?当看到那些画面时,,总想为她们做点什么,可什么也做不了,真是为自己的无能而揪心的疼, 可这次我在也坐不住了,我想也做一次对得起自己的事尽一点微博之力,所以想去云南鲁殿做志愿者,我和几个朋友已经组织好了,可是那里的人说了不能自行前往灾区,所以我想看有没有可能联系到红十字或是更多的志愿者,

地震预测是一个世界级难题,当今仍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可预测和不可预测。在这个问题上,美国人分两派,中国人也存在两派。地震之所以很难预测,其难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入地难。对人类来讲,上天、入地、下海,这是人类向地球和宇宙挑战的三大壮举。目前我们已经实现了上天、下海,其实上天、下海很不容易,可是入地更为艰难。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首任所长——赵九章先生曾引用白居易《长恨歌》中两句诗来形容地球物理学:“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意思是说,我们研究的东西(地球内部)都看不见,只能靠地表观测以及数据的反演,去了解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和结构,以及物质能量的交换与变迁。

因为地震震源发生在地下很深的地方,在中国主要是浅源地震,仅30千米左右。而在我国西部的某些地区以及青藏高原东部有中源地震,震源约在200 ~ 300千米左右的深度。只有东北边的绥芬河有深源地震,震源达到600千米左右,其他地方都基本都是浅源地震。可即使是10千米、20千米的浅源地震,我们也无法钻到地下10千米的地方,看看它到底是怎么回事,所以入地很难。

第二是大地震的非频发性。从事地震的人都希望发生大地震的样本多一些,好从中总结规律,摸清其中的机理。可又不希望发生地震,正如1835年3月,进化论的开创者达尔文在刚刚发生过强烈地震的智利康塞普西翁市,面对一片废墟感慨道:“通常几万年的变迁,但在这里只用一分钟就毁灭了。”再说地震的震级大小也不是人类可控制的,因此很矛盾。

第三是震源机制的复杂性。比如日本3·11地震,主要是由于两大板块上下碰撞造成的。但各地震的机理不一样,尽管地震预测目前已有一些理论模型,但是和实际还有很大差距。

这些都是横亘在地震科学工作者面前的重重险阻,使得地震预报充满艰难性。而全球范围内地震趋势,特别是在东南亚及周边地域是强烈地震相对集中地区,地震的发生是值得关注的。

Q:迄今为止,历史上有没有成功预测地震发生的实例?

有,这里我们举两个地震预测的例子,首先是我国的辽宁海城地震。1975年2月4日19时36分,辽宁海城发生7.3级地震。这次地震发生之前,离海城120米左右的地震台,记录到几个很小的地震,过了几天记录到了几十个小地震,又过了几天,记录到了几百个小地震,又过了一段时间,在地震分布图上已经数不清到底发生了多少次地震。在此情况下,辽宁省地震局向省委报告,由省委发出警报——海城即将发生地震。据估计,这次成功的预报至少减少了10万人的伤亡。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做出的具有减灾实效的成功预报,也是全球预报强地震最成功的一次,更是第一次,得到了世界的公认。

美国帕克菲尔德地震也是历史上预测成功的一次地震。帕克菲尔德处于美国西海岸圣安德列斯断层附近,这个小镇很小,只有37个人,在有仪器记录以前,也发生过3次6级以上的地震,即1857年、1881年和1901年帕克菲尔德地震。而有仪器记录以来,也发生过3次6级以上的地震,即1922年、1934年和1966年帕克菲尔德地震,平均每22年便有规律地发生一次帕克菲尔德地震。美国地质调查局在此建立了地震预测试验场,汇集了大量的专家,并在靠近所预测的帕克菲尔德地震未来震中的地方,使用大地测量方法、应变仪、倾斜仪等前兆仪器,做长期、连续、精确的地壳应变测量,希望能记录下任何可能的前兆性滑移的应变资料以验证理论。

地震波

多方观测之后,他们预报在1988年到1993年间会发生一次6级左右的地震,事实上这几年中一直没有地震过,直到2004年才发生了一次地震,但科学家们考虑到预报地震的位置是对的,与之前发生的6次地震相比,地点一致,破裂也发生在同一断层上,震级也是对的,所以这次预报也算成功。大家想想,晚了这么多年的地震预报还算是成功,说明地震预报实在是太难了。

Q:既然地震这么难预测,那以后漫漫长路,地震研究者将如何进一步提高地震预测的精准度呢?

作为地球内部爆发的灾害之一,地震带给人们的猝不及防和触目惊心的破坏和剧痛。但地震在给人类带来灾难的同时,却像一盏明灯,照亮人类无法进入的地球内部。

地震发生时,首先出现的是上下震动的P波,震动幅度比较小,过一会儿后,水平运动的S波就到了,才会造成较大的破坏。如果能够实现利用P波和S波出现的时差来进行地震预警,这其中最短也有10秒左右,最长不超过1分钟,对于大地震来说,即便是小于1分钟的时间差也能减少不少损失。

因此,目前国家地震局正计划在全国再增加3000个地震台(网),保证全国每个县城至少有一个台(网),一旦遇到突发状况,哪怕只是局部地区发出预警,也可以减少很大的损失。目前日本和美国也都在从事这方面的研究。通过观测地震波,就可以确定地球内部的结构。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人类在不久的将来有望实现地震预警,为地震避难,找到1分钟的提前逃生时间。

除了地震预警,科学家们还在从事地震预测方面的研究。当前,美国已在圣安德烈斯断层地区,日本在东京地区进行深井观测,期望能早期获得地下微小破裂的响应,以实现地震预报,而中国科学家也在相关方面进行努力研究。

尽管地震预测的难度很大,特别是短期和临震的预测远没有过关,但我不认为“地震是不可预测的”。我们必须刻苦奋进,把握地震预报的切入点:越过地平线,不停息地去“抚摸”强烈地震发生与发展的“脉搏”。也就是说,在地震发生的地方,首先要看看深部介质的组成是什么、性质是什么、结构是什么,从而推测发生地震的时间。地震科学工作者从来都未曾忘记过这是自己的天职。爱因斯坦曾说过:“世界的永恒的奥秘就在于它的可理解性。”地震预测亦是如此。追问

地震的频繁出现和人类的不断开发和长期砍伐森林这些是息息相关的是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8-04
人在大自然面前十分渺小。追问

以前没觉得,可现在看到这些真的很揪心

追答

是的,只是以前没有身临其境而已!

追问

是啊,看到我原本美丽的家乡就在那么短短的几分钟就成为了一片废墟

追答

额,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