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宰相中有一个叫张瑞(音)的曾经写过一本关于钱财方面的书。求该书的确切名字和相关的资料.

如题所述

  你说的大约是唐朝宰相张说(shui四声)的《钱本草》:

  张说(667-730),唐大臣,字道济,河南洛阳人,玄宗时任中书令,封燕国公,擅长文辞,当时朝廷重要文件多出其手,时有“大手笔“之称谓。他的《钱本草》,以钱喻药,诊治时弊,利害之论,颇富哲理,寓教深刻,堪称奇文。当今一些人经不起金钱诱惑,竟拜倒在孔方兄的门下,于是不择手段,偷盗抢劫,贪赃枉法,行贿受贿,坑蒙拐骗,敲诈勒索,……结果反害了卿卿性命,故欲防治“人为财死”之症,需求此《钱本草》之良药。

  文曰:

  钱,味甘,性热,有毒。偏能驻颜,采泽流润,善疗饥,解困厄之患立验。能利国邦,污贤达,畏清廉。贪者服之,以均平为良;如不均平,由冷热相激,令人霍乱。其药采无时,采之非理则伤神。以既流行,能召鬼神,通鬼气。如积而不散,则有水火盗贼之灾生,如散而不积,这有饥寒困厄之患至。一积一散,不以珍谓之德,取与合宜谓之义,无求非份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期谓之信,入不妨己谓之智。以此七术精练,方为久而服之,令人长寿,若服之非理,则弱智伤神,切须忌之。

  ==========
  附:唐代全部张姓宰相:
  张行成(587-653),定州义丰(今河北安国)人。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6)拜相,以刑部侍郞兼太子少詹事掌典机务。高宗即位,以顾命大臣辅政,封北平县公。历任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太子少傅,监修国史。
  张文,(605-678),唐贝州武城(今属山东)人。乾封二年(667)任东西台舍人参知政事,拜为宰相。在位十二年,为政勤俭,办案公正,执法平恕,受到高宗倚重。
  张大安,唐魏州繁水(今河南南乐)人。仪凤二年(667)拜相,同中书门下三品,受到章怀太子倚重。永隆元年(680)罢相,贬为普州刺史,终于横州司马任上。
  张光辅(?-689)唐京兆(今陕西长安县)人。武则天垂拱三年(687),以讨平越王李贞之功拜相,永昌元年(689)改任讷言,迁内史令。同年,以不满武则天专权,坐心怀两端之罪被诛杀。
  张锡,唐贝州武城(今属山东)人,高宗宰相张文的侄子。武则天久视元年(700)任宰相。次年以泄露宫中机密流放循州。唐隆元年(710)韦后杀中宗立少帝,命为宰相,仅十余天,韦后被杀,他亦被贬。
  张柬之,唐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武则天长安四年(704),拜为宰相,次年发动政变,入宫杀张昌宗,张易之,迫武则天退位,拥立唐中宗复辟,以功升天宫尚书、中书令等职,仍居相位。
  张仁愿(?-714)华州下圭(今山西富平东)人,唐中宗景龙二年(708)拜为宰相 ,封韩国公。是整个唐代少有的文武双全的宰相。
  张嘉福(?-710),籍贯不详。唐睿宗景云元年(710)拜为宰相。同年被诛杀。
  张说(667-730),洛阳(今属河南)人。唐睿宗景云二年(711),拜为宰相,监修国史。同年免相,改任尚书左丞。玄宗开元元年(713),第二次拜相,封为燕国公。不久免相,贬为相州刺史,唐玄宗开元九年第三次拜相,在位五年。开元十四年,为奸臣李林甫弹劾免相。
  张嘉贞(666-729),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南)人。开元八年(720)拜相。开元十一年免相,封河东候。子延赏、孙弘靖分任德宗、宪宗朝宰相,史称“三相张家”。
  张九龄(673-740)。唐韶州曲江(今广东)人。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拜相。三年后受李林甫排挤,罢相。
  张镐(?-764?),唐博州(今山东平西)人。肃宗至德二年(757)拜相,主持平定安史之乱。
  张镒,苏州人。唐德宗建中二年(781)拜相,次年罢相,谪凤翔右节度使,后为叛将所杀。
  张延赏(727-787)德宗贞元元年(785)拜相,旋罢。三年,再次拜相,同年卒于相位。
  张弘靖(760-824),唐德宗宰相张延赏之子。肃宗元和九年(814)拜相,在位三年。
  张浚(?-902),河间(今属河北)人。唐僖宗光启三年(887)拜相,在位五年。昭宗大顺二年(891)免相,贬为武昌军节度使。后被朱温杀害。
  张文蔚(?-908),河间(今属河北)人,唐昭宗天复四年(904)初拜相。天佑四年(907),朱全忠灭唐,任后梁宰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9-02
唐朝名臣张说,曾写一奇文,名曰《钱本草》,以金钱喻药,语句精炼,内容新奇。他说:“钱,味甘,大热,有毒。偏能驻颜,采泽流润,善疗饥,解困厄之难立验。能利邦国,污贤达,畏清廉。贫者服之,以均平为良;如不均平,则冷热相激,令人霍乱。其药取无时,采之非理则伤神。此既流行,能召神灵,通鬼气。如积而不散,则有水火窃贼之灾生;如散而不积,则有饥寒困厄之患至。一积一散谓之道,不以为珍谓之德;取与合宜谓之义,无求非分谓之礼,博施济众谓之仁,出不失期谓之信,人不妨已谓之智。以此七术精炼,方可久而服之,令人长寿。若服之非理,则弱志伤神,切须忌之。”全文褒贬兼俱,把钱的性质、利弊、积散之道描写得淋漓尽致,令人深思。
第2个回答  2006-09-02
我怎么知道!!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