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道历史论述题(高悬赏)

1. 中西文化的区别。

2.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
我承诺,有好的答案定会追加悬赏的!

中西文化的区别:1.中国人强调“和为贵”,“天人合一”等,西方则讲究多样的标立新说;
2.中国重国家,西方重个人;
3.中国的礼制以整体和谐为目标,西方的法制则重在对个人行为的限制和保护;4.中国重中央集权,西方重三权分立;
5.中国文化要求从全局看问题,集体利益高于局部利益,要忠君,修身克己,与人为善,与自然和谐,形象思维,“忍”小以求大,崇尚缓和,安于现状,可以看出,中国文化的“大”,是建立在个体较高的素质和道德修养基础之上的;与此形成鲜明对照,西方则完全是另一种类型的文化。重视个人利益,追求个人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敢于竞争,征服自然,开拓进取,寻求刺激和探索,逻辑思维,严于论证,私有财产意识,法律高于道德,等等,背后都隐藏着个人价值的出发点。
6.中国传统社会的总体特征,总是趋于以德治(人治)为主,法治(力治)为辅;而西方社会则更趋于以法治(力治)为主,偶尔也辅以德治(宗教)。
7.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的不同是导致中西文化巨大差异的重要原因。农业的自给自足特点,造就了中国人与生俱来的求稳定心理,人人安分守己,只要付出劳动,总不至于饿死,这也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中国人形成较强竞争意识的必要性,降低了创新的紧迫性。西方发达的工业,社会上普遍追求效率,多劳多得,平等的心态,宽松的社会环境,普遍追求发展,而且狭小的地域也加剧了人们之间的竞争;对内竞争无法解决问题便对外掠夺,再加上“上帝”赋予他们的征服自然的责任和勇于探索的性格,使得西方实际上一直呈现出一种活跃的发展的朝气。
一边是封建主义,一边是资本主义;一边是农业文明,一边是工业文明;一边是一元化、封闭型的大陆文化,另一边是多元化、开放型的海洋文化。社会存在的明显不同,便是中西文化泾渭分明的主要和根本原因。
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特点:近代的中西文化交流,不论其背景、方式、深度、广度,和以往的中外文化交流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具有其显著的特点。
1.“西学东渐”潮流重新出现,西方文化,包括“器物技艺”的物质文化、“议院”和“立宪”等制度文化以及各家思想学说、学术观点的“学理”(即精神文化),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大量流入中国,并和中国的传统文化广泛碰撞交流,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在西方列强入侵和中国人民反侵略的特殊背景下展开 文化交流是十分复杂的社会现象,从交流双方的关系看,有时是相互平等的,也有时是一方强加于另一方的。从交流的方式看,有时是经济的(通商贸易),有时是政治的(互派使节、首脑互访),有时是军事的(发动战争),有时甚至就是直接的文化交流(学术活动、文艺活动)。
3.它不是在主动选择,自主交流与平等互换的基础上展开的,而是在帝国主义列强入侵这一形势下被动地,扭曲地进行的,因而具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与时代特征.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 西方文化的输入,是在西方人用大炮打开中国的大门,使中国处在半殖民地的社会条件下,在列强的殖民化政策的支配下进行的。从这种意义上讲,最初,中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接受是被动的。
4.中国近代处于文化“入超”的不利地位 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虽说也曾有过游牧民族的侵扰、印度佛教文化的传入,几度打破中华文化向外单向辐射形成的惯有的平衡,但从总体上看,这些外表文化只是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以高势能状态向中国进行有限的辐射和传播。而步入近代后,中华文化所受西方文化的冲击,因为西方文化是以近代资本主义文明为先导的,是一种全新的,总体上是一种较高势能状态的文化,因而,在这次文化交流中,中国方面处于“入超”的不利地位。
5.总之,从中国人主动选择西方文化的历程及观念更新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的思想文化虽然对近代中国产生了许多积极影响,这种文化选择在当时不失为一种进步的表现,但终究没有导致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没有引导中国走上独立和富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10-13
1,中西文化的区别,我认为还是从两个基础和一个终极归宿来解释。两个基础:一是人存在的基础。洛克解决了这个问题,他认为在家庭中,儿女与父辈之间的关系纯是感情关系,并非必然的道德义务关系;这样实际上解放了“个人”,既然这些关系并不重要,那么人生的目的也就不再伦理关系上寻求路径,而在对个人的责任和对个人的扩张,即保持“人身财产”,包括:生命、自由和财产,这些权利是天赋的。洛克所谓人生来就是自由的,是指人生来拥有自己财产的自由,出卖自己劳动的自由,自由并不是人人真正享有平等的权利,而只是个名份。人生来是自由的,意味着个人对自己负责,个人是存在的基础。而中国则是人生下来就是不自由的,是伦理的,应该“化性起伪”和“教化”的。汉语“教”字就很能说明问题。南京的邵建教授对其做了如下解读。他说:

就简体“教”而言,它左“孝”右“文”(反文),是个会意字。这意味着教育是一种文化,那么,它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呢?左边的“孝”表明了它的性质。西汉《孝经·开宗明义章》曰:“夫孝……教之所由生也。”可见“孝”和以“孝”为表征的儒家文化就是传统中国的施教内容。众知,儒家文化是人伦性质的,“孝”所表明的就是人与人之间一种最切近的关系。可是这种关系一旦用“孝”字表现,马上就出了问题。 “孝”的构形是上“老”下“子”,这个结构使我本能地感到中国文化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平等,……由于中国教育缺乏一种对人(即个体本身)的关怀,故尔造成了对人(亦即“个人”)的事实上的伤害。换言之,经由这种教育所形成的人,不是个体人格意义上的人,而是类似一个有着标准答案的“同一化”的人。他们的思维是同一化的,感觉是同一化的,语言也是同一化的,在他们身上丧失了(或没有形成)用自己的大脑来思维来感觉来说话的能力,至少是习惯。

在这种“差序格局”(费孝通语)下安身立命的“人”,其生活方式怎么能与西方相同呢?我们还可以举个例子,孔融(153-208)曾经洞悉了中国文化这种对人的伦理束缚。这位孔门传人离经叛道,曾与白衣祢衡“跌荡放言”,云:“子之于子,尝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瓶中,出则离矣。”(《后汉书·孔融传》。)这纯粹是对社会现实的愤激之词,是对天经地义的传统伦理规则的批判。可惜象孔融这样的论点,在传统中无立锥之地。

二是心理基础。李泽厚说过一段话:“尽管不一定自觉意识到,但建立在血缘基础上,以‘人情味’(社会性)的亲子之爱为辐射核心,扩展为对外的人道主义和对内的理想人格,它确乎构成了一个具有实践性格而不待外求的心理模式。……对待人生、生活的积极进取精神,服从理性的清醒态度,重实用轻思辩,重人事日用中保持情欲的满足与平衡,避开反理性的炽热迷狂和愚盲服从……,它终于成为汉民族的一种无意识的集体原型现象,构成了一种民族性的文化――心理结构。”(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2页。)这样的心理基础有两个主要的表现,一是实践理性,二是乐感文化。

在西方,类似的心理基础是以个人自由为价值核心,扩展为对外的平等与对己的自尊与严肃的态度,西方人往往有着不断追求完美、追求无限的精神,所谓浮士德精神。由于对无限的渴望,对未来的设想,对进化的执著,积极的征服的欲望也较突出。这样的心理基础也有两个主要的表现,一是理性主义,二是功利主义。

所谓终极归宿,既是个人心灵的寓所,也是个人行为的根本动机。西方人一般具有宗教虔诚。认可基督教的原罪信条,从而将救赎自己作为最终的成就。 Geertz说过,“隐藏在原罪信条中的信仰,是一种值得推荐的生活态度。……由宗教倾向产生的心境与动机,给一个族群的世俗生活的根本特征,蒙上了一层派生的、微弱的光。”(Geertz《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152页。)中国人的终极关怀体现在伦理自觉上。所谓三不朽,即立德、立言、立功,其背景是族群的伦理秩序和环境,光宗耀祖是很多人的根本的心灵安慰,“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礼记·礼运篇》。连索洛维约夫都看出,孔子赋予祖先崇拜以崇高的道德价值,“好古” (《论语·述而》),“无改于父之道”(《论语·学而》),由于这种心态或信仰,中国人的终极归宿往往体现为维护血亲家族的荣誉上。祭祖之心,怀乡之情由是推衍、蔚为大观。

总结起来说,文化的区别在上述两个基础和一个终极归宿上可以基本分辨眉目。事实上,文化的区别表现在各种观念与形式上,而且,区别与联系也是辩证的;我们只是说,文化概括在人的行为的出发点和目的以及认识的出发点和价值导向两大问题上真正显示各自的特色。

2,主要就是西学东渐。
第2个回答  2009-10-13
o 上帝啊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