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珥”字是什么意思?怎么读?

“珥”字是什么意思?怎么读?

珥1 〔ěr ㄦˇ〕
〔《广韵》仍吏切,去志,日。〕
〔《集韵》忍止切,上止,日。〕
1.珠玉做的耳饰。也叫瑱、璫。《战国策·齐策三》:“ 薛公 欲知王所欲立,乃献七珥。美其一。明日视美珥所在,劝王立为夫人。”《文选·枚乘〈七发〉》:“九寡之珥以为约。” 李善 注引《苍颉篇》:“珥,珠在耳也。” 唐 韩愈 《城南联句》:“酣欢杂弁珥,繁价流金琼。”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母脱簪珥付之去,孝廉弗闻也。” 冰心 《寄小读者》五:“[那女儿]头上、手戴满了簪子、耳珥、戒指、镯子之类,说话时善能作态。”一说为耳璫之垂珠。《后汉书·舆服志下》:“翦氂蔮,簪珥。珥,耳璫垂珠也。”2.剑鼻。《楚辞·九歌·东皇太一》:“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 王逸 注:“玉珥,剑镡也……《博雅》曰:剑珥谓镡。镡,剑鼻。”《说文·金部》“镡,剑鼻也” 清 段玉裁 注引《通艺录》:“剑鼻谓之镡,镡谓之珥。”3.日、月两旁的光晕。《隋书·天文志下》:“青赤气圆而小,在日左右为珥……月晕有两珥。” 宋 王禹偁 《日月光天德赋》:“重轮重珥,为当代之休祥。”《清史稿·天文志十三》:“ 乾隆 二十八年正月辛酉兼两珥抱气。”4.插;戴。 汉 桓宽 《盐铁论·崇礼》:“ 南越 以孔雀珥门户, 昆山 之旁以玉璞抵乌鹊。”《文选·左思〈咏史〉之二》:“ 金 张 籍旧业,七叶珥 汉 貂。” 李善 注:“珥,插也。”《新唐书·裴矩传》:“讽帝悉召天下奇倡怪伎,大陈 端门 前,曳锦縠,珥金琲者十余万。” 明 王世贞 《华员外改南司马部分韵》:“ 长安 冠盖者谁子,珥玉纡朱互矜耀。”5.通“ 衈 ”。古代祭祀杀牲取血以供衅礼之用。《周礼·夏官·小子》:“掌珥于社稷,祈于五祀。” 郑玄 注:“珥读为衈。”《周礼·秋官·士师》:“凡刉珥则奉犬牲。” 贾公彦 疏:“ 郑 为衈者,珥是玉名,故破从衈,取用血之意。”
珥2 〔èr ㄦˋ〕
〔《广韵》仍吏切,去志,日。〕
1.通“ 刵 ”。古代大猎时,割取禽兽的左耳以计数报功。《周礼·地官·山虞》:“若大田猎,则莱山田之野,及弊田,植虞旗于中,致禽而珥焉。” 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珥者,取禽左耳,以效功也。”2.通“ 咡 ”。吐。参见“ 珥2丝 ”。
【珥彤】犹珥笔。彤,赤管笔。《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絜壶宣夜,辩气朔於灵台;书笏珥彤,纪言事於仙室。” 刘良 注:“珥,执也;彤,赤管笔也,皆史臣所以书记君言也。” 宋 钱惟演 《上巳玉津园赐宴》诗:“珥彤寻竹籞,倾盖集芝廛。”借指史官之职。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九:“顷读公集《雨中过庐山》云:小臣殿陛司珥彤,濒行天语出九重。”参见“ 珥笔 ”。
【珥笔】1.古代史官、谏官上朝,常插笔冠侧,以便记录,谓之“珥笔”。《文选·曹植<求通亲亲表>》:“安宅京室,执鞭珥笔。出从华盖,入侍辇毂。” 李善 注:“珥笔,戴笔也。” 元 耶律楚材 《爱子金柱索诗》:“他时辅翊英雄主,珥笔 承明 策万言。” 严复 《救亡决论》:“出宰百里,入主曹司,珥笔登朝,公卿跬步。”2.指诉讼。 宋 黄庭坚 《江西道院赋》:“ 江西 之俗,士大夫多秀而文,其细民险而健,以终讼为能,由是玉石俱焚,名曰珥笔之民。” 金 元好问 《高平道中望陵川》诗之一:“来时珥笔夸健讼,去日攀车余泪痕。”
【珥貂】1.插戴貂尾。 汉 代侍中、中常侍于冠上插貂尾为饰。后借指皇帝之近臣。 三国 魏 曹植 《王仲宣诔》:“戴蝉珥貂,朱衣皓带。入侍帷幄,出拥华盖。”《梁书·朱异传》:“历官自员外、常侍至侍中,四官皆珥貂。” 唐 白居易 《孔戣可右散骑常侍制》:“可使珥貂,立吾左右。从容侍从,以备顾问。” 明 王洪 《奉和胡学士光大侍从游万岁山诗韵》之五:“珥貂黄阁老,挥翰玉堂人。” 清 黄鷟来 《杂兴》诗之十二:“触豸岂无柱下史,珥貂曾列侍中筵。”2.指贵官显宦。 晋 戴安公 《释疑论》:“ 比干 忠正,毙不旋踵; 张汤 酷吏,七世珥貂。” 唐 韩愈 《陪杜侍郎游湘西寺》诗:“珥貂潘维番,政作类分 陕 。” 明 何景明 《雷黄明凯旋图歌》:“封侯拜将珥貂列,白金绯衣照云月。” 清 徐乾学 《纳兰君墓志铭》:“及被恩命引而置之珥貂之行,而后知上之所以造就之者,别有在也。”
【珥2丝】吐丝。《淮南子·天文训》:“蚕珥丝而商弦绝,贲星坠而 渤海 决。” 高诱 注:“珥丝,弄丝於口。”按,《览冥训》作:“蚕咡丝而商弦绝。”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郊语》:“蚕珥丝於室,而弦绝於堂。” 凌曙 注:“老蚕上下丝于口,故曰珥丝。”《春秋考异邮》:“蚕珥丝在四月。” 宋均 注:“珥,吐也。”
【珥璫】谓缀以珠玉之耳饰。《新唐书·南蛮传下·骠》:“冠金冠,左右珥璫,条贯花鬘,珥双簪,散以毳。”
【珥环】耳环。《宋史·舆服志五》:“凡命妇许以金为首饰,及为小儿钤鋜、钗篸、钏缠、珥环之属。”
【珥鶡】谓冠上插戴鹖尾。鹖,雉类。古代天子之近卫武臣,在冠左右插雉尾,以示勇武。 三国 魏 曹植 《孟冬篇》:“虎贲采骑,飞象珥鶡。钟鼓铿锵,箫管嘈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9-04
珥 <名>ěr

中国古代的珠玉耳饰

珥,珠在珥也。耳珰垂珠者曰珥。――《苍颉篇》。按,玉之似珠圆者。”

傅玑之珥。――《史记·李斯传》

设笄珥。――《列子·周穆王》

日、月两旁的光晕,即位于太阳或月亮两侧并凸向太阳或月亮的光弧,与虹的片段相似,与晕相切

月晕有两珥,白虹贯之。――《隋书》

即日珥

珥,气在日两旁之名也。珥,耳也,言似人耳之在两旁也。――《释名·释天》

剑鼻

抚长剑兮玉珥。――屈原《楚辞》

珥 <动>

贯耳

珥ěr 1.珠玉做的耳饰。也叫瑱、珰。《战国策·齐策三》:"薛公欲知王所欲立,乃献七珥。美其一。明日视美珥所在,劝王立为夫人。"《文选·枚乘<七发>》:"九寡之珥以

为约。"李善注引《苍颉篇》:"珥,珠在耳也。"唐韩愈《城南联句》:"酣欢杂弁珥,繁价流金琼。"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母脱簪珥付之去,孝廉弗闻也。"

冰心《寄小读者》五:"[那女儿]头上、手戴满了簪子、耳珥、戒指、镯子之类,说话时善能作态。"一说为耳珰之垂珠。 2.剑鼻。 3.日、月两旁的光晕。 4.插;戴。

5.通"衈"。古代祭祀杀牲取血以供衅礼之用。

珥èr 1.通"刵"。古代大猎时,割取禽兽的左耳以计数报功。 2.通"咡"。吐。参见"珥丝"。
第2个回答  2006-09-04
珥 er第三声
这个字用的不多,一般用在一些音译词上,比如普珥茶还有一些外文的翻译
但是本身是没有意思的
第3个回答  2006-09-04
常珥于社稷,祈于五祀。——《周礼·夏官·小子》


ěr
ㄦˇ
用珠子或玉石做的耳环。
剑柄上端像两耳的突出部分。
插戴:~笔(古代史官、谏官入朝插笔于冠侧,以便随时记录、写作)。~貂。
日、月两旁的光晕:日~。月~。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06-09-04
er 用珠子或玉石做的耳环。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