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中运用比喻论证的句子

如题所述

齐桓晋文之事中运用比喻论证的句子如下:

1、以“力”与“牛”作喻,说明一个人可以发挥巨大潜力。

2、以“明堂”喻“行仁政”的场所,以“猪”“羊”“人”喻“大国”“小国”“民”,3、以“炭”“冰”喻威势,以“父母”“子女”喻君臣关系,以“破瓶”“取水”“倒水”喻刑律之不可更改,以“筑墙”喻封疆、除戎器为“利民”,以“填穴”喻堵塞民谤,以“良药”“苦口”喻忠言,以“顺流而东”喻乘时势。

4、以“桔槔”喻民之无捍御之兵,以“矢”喻民之谗谀相饰,以“幼子跛足而不行”喻民之不才而贤者不可用,以“基百尺而立表”喻法之加于民者,必合于善而不合于恶。

5、以“举枉措直”喻除暴安民,以“蹊田夺牛”喻为政不善。

6、以“牵牛而过堂下而履我”为喻,说明王道之易行。

7、以“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为喻,说明行王道之易。

8、以“力不足”为喻,说明王道之易行。

9、以“挟太山以超北海”与“折树枝”为喻,说明王道之易行。

10、以“缘木求鱼”为喻,说明治国方法之错误。

11、以“欲入南海而贷舆马者”为喻,说明齐宣王不善于用人。

12、以“筑武扬栗”为喻,说明齐宣王不能行仁政。

13、以“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为喻,说明齐宣王不能行仁政。

14、以“将以衅钟”为喻,说明齐宣王不能行仁政。

15、以“舍近而求远者”为喻,说明齐宣王不明事情的轻重缓急。

16、以“揉木为桷”“抉而去之”“张本”“杜隙”“构木为巢”“搏埴”为喻,说明齐宣王不明事情的轻重缓急。

17、以“说秦者与秦构敌,待邻而犹忒也”为喻,说明齐宣王不明事情的轻重缓急。

18、以“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为喻,说明齐宣王不能行仁政。

以“缘木求鱼”“邹人与楚人战”为喻,说明齐宣王不善于用人。

19、以“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为喻,说明齐宣王不能知人善任。

20、以“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者也”为喻,说明齐宣王不能听取忠臣之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9-14
《齐桓晋文之事》中运用比喻论证的句子有以下几个:

"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比喻保民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比喻保民是不需要大费力气明察的。
"挟太山以超北海",比喻不行王道是不可能的事情。
"为长者折枝",比喻行王道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通过这些比喻,孟子向齐宣王说明保民而王的王道是可以实现的,而且是轻而易举的,只需要以善心对待民众,给予他们基本的生活需求,然后再通过礼义来引导民众,加强道德教育,就可以实现王道理想。这些比喻通过将抽象的大道理具体化,易于理解,以及类比推理等手法,使论证更加生动有力。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