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乘法表的由来

如题所述

九九乘法表的由来如下:

九九乘法表是中国对世界贡献很大的发明。

在春秋战国时代的中国人发明了十进位制,之后还发明九九表。虽然九九表的最初创始人还难以考证,但是在诸子百家的《荀子》、《管子》、《淮南子》等古籍中,都能找到“三九二十七”、“六八四十八”、“四八三十二”等口诀。

九九表后来东传入高丽、日本,经过丝绸之路西传印度、波斯,继而流行全世界。

九九表,又称九九歌、九因歌,是中国古代筹算中进行乘法、除法、开方等运算中的基本计算规则,沿用到今日,已有两千多年。小学初年级学生、一些学龄儿童都会背诵。不过欧洲直到十三世纪初才知道这种简单的乘法表。

西方文明古国的希腊和巴比伦,也有发明的乘法表,不过比起九九表繁复些。巴比伦发明的希腊乘法表有一千七百多项,而且不够完全。由于在十三世纪之前他们计算乘法、除法十分辛苦,所以能够除一个大数的人,会被人视若数学专家。

十三世纪之初,东方的计算方法,通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欧洲人发现了它的方便之处,所以学习这个新方法。当时,用新法乘两个数这类题目,是当时大学的教材。

2015年3月,九九乘法表传入英国后,因语言不同导致口诀变长,背诵较难,《一课一练》英国版中可能改为“12×12乘法表”。

拓展资料:

乘法口诀(也叫“九九歌”)在我国很早就已产生。

远在春秋战国时代,九九歌就已经广泛地被人们利用着。在当时的许多著作中,已经引用部分乘法口诀。最初的九九歌是以“九九八十一”起到“二二如四”止,共36句口诀。发掘出的汉朝“竹木简”以及敦煌发现的古“九九术残木简”上都是从“九九八十一”开始的。“九九”之名就是取口诀开头的两个字。

大约公元5~10世纪间,“九九”口诀扩充到“一一如一”。

大约在宋朝(公元11、12世纪),九九歌的顺序才变成和现代用的一样,即从“一一如一”起到“九九八十一”止。元

朱世杰著《算学启蒙》一书所载的45句口诀,已是从“一一”到”九九“,并称为九数法。现在用的乘法口诀有两种,一种是45句的,通常称为小九九;还有一种是81句的,通常称为大九九。书中记载,大九九最早见于清陈杰著的《算法大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9-17
九九乘法表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商周时代,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已经存在一些与乘法表相关的内容。

在春秋战国时期,九九口诀就已经相当流行,并被诸子著作如《荀子》等作为科学上的论证来引用。
古代的乘法口诀从“九九八十一”开始,至“一一如一”结束,与现在使用的顺序相反,因此古人用乘法口诀开始的两个字“九九”作为此口诀的名称,又称九九表、九九歌、九因歌、九九乘法表。

在《管子》等先秦典籍中,也可以找到九九乘法表的若干片段,如“三九二十七”“四八三十二”“六八四十八”“六六三十六”等等。目前所见最早的完整九九乘法表实物出自距今2200年的湘西里耶秦简。

总之,九九乘法表的起源很早,它是中国古代数学高度发展和成熟的标志之一。
第2个回答  2023-09-07
九九乘法表是中国传统的口算乘法表,它记录了从1到9的乘法结果。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筹算法则。
在古代,人们用木头、竹子等物品进行计数,为了方便计算,他们发明了筹算法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九九乘法表。
据史书记载,早在西周时期,人们就已经发明了九九乘法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口算乘法表逐渐流传到各个朝代并成为教学工具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九九乘法表在民间广泛传播,成为了家庭、学校、寺庙和教堂等教育场所的基本教学工具之一。同时,它也是数学家们研究数学的重要资料之一。
如今,九九乘法表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世界范围内流传和使用。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