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是什么意思?上兰舟为什么要解罗裳呢?

李清照的词

就是说,我轻轻地解开了绸罗的裙子,换上便装,独自划着小船去游玩吧!
古代妇女的衣衫很繁杂的
其实,给你个建议,学习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的精神,尤其是古诗词,讲究理解它的意境,而不是个别字的深解。就像用外语来翻译中的诗词,即使每个字都翻译正确了,但那种韵味已经消失了。每个人对同一首词都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就像这么一个故事,一只蚂蚁爬墙,总是在到达墙顶的时候掉下来。三个人看到了就有了三个感悟。有人欣赏它的坚韧,有人学到适时的放弃,有人学到变通,绕过这堵墙。重要的是我们有没有学到什么,而不是是否跟其他人学得一样,不是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10
古书里“裳”有下衣的意思,也就是上衣下裳。但在诗经里,裳字很多次出现,其意思已发生改变,与衣、服意思混为一体。比如: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於我归处?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於我归息?再如:七月流火,八月萑苇。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鵙,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更如: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又如: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还如: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此处裳已与布,帘相近)。“裳”的读音应该也随之发生变更。由现代汉语中裳字的轻声读法“shang”推断之,文言中,尤其诗词中“裳”字读音更多应该为“商”,只不过口语中多被读成轻声。何况,裳字由其造字的角度推断,也与“尚”音相近。《说文》中说裳与常同源,所以后人每读裳必音“常”,孰不知“常”音源于“尚”。可以再举几列唐宋以来的诗词为据。1、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2、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北宋郭茂倩乐府诗)(如古音都读“肠”,那这里上下两句同为“肠”韵,启不难以为诗哉!)。唐宋以来的近休诗中,裳的发音从韵律学上来讲发“商”的音更有韵味,可见,此时的“裳”字已经与现在口语中的衣裳(轻声shang)已经很接近。所以,近体诗词中裳字读成“商”音,本人觉得更加符合诗词的特点(因为诗词算文言,不可能出现轻声字,所以读一声“商”)。
“罗裳”解释已不胜繁多。“罗”字从服装面料的角度讲,其本意为:轻软有稀孔的丝织品,如:罗绮,罗扇等。罗裳当然就应该是穿起来比较凉快的服装。此处的罗裳不妨以“单薄的夏衣”来理解它。何况,词中展现的又是“红藕香残”的惨淡秋光,加之落花飘零浩荡江风,清照这样的女子身着单薄的绮罗夏衫登舟,一定不堪消受,所以才会有脱下单薄的夏衣,而更换为秋服,然后去登舟一览秋景。“轻解罗裳”的用意,是含蓄地掩饰词人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惋惜。秋装不如夏日罗裳的华美,脱下华丽罗裳有如告别褪色的青春,折射出的是词人对往事不再、年华易逝的无奈。
第2个回答  2012-02-28
兰舟是床
这个是首表思念的词 前面的用词是"玉簟秋" 秋可以说冷 也可以说孤独 从逻辑上讲 冷了就找暖和的地方去 这句就是 脱了衣服上床 一个"独"字把那种孤潦寂寞说得真妙
第3个回答  2019-11-22
就是把腰带解松一点,这样就方便坐下来弯腰划船,跟弯腰挖地一样的,腰带太紧会勒得不舒服。
第4个回答  2018-12-18
参看扬之水《也说“轻解罗裳”》(道客巴巴上有),里面解释得很详细。简单说,宋时女子裙内着裤,所以脱下裙子也无暴露体肤之虞;而“独上兰舟”意味着要自己划船,穿着高档织物做的裙子恐怕弄脏(由“轻解”亦可见爱惜罗裙),动作也不方便。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