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中书省后世意义

如题所述

元朝时期,一项重要的行政制度改革诞生,那就是行省制度。这一制度的设立,标志着中国地方行政管理的重大变革。明朝建立后,尽管将行省体制调整为承宣布政使司,但在日常称呼中,人们依然习惯称其为行省,简称为省。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成为现代地方一级行政区的基本单位。


原有的中书省,作为中央政府的核心机构,相当于宰相府。为了确保对汉人聚居区的有效统治,防止地方势力过大引发纷争,中书省采取了新的策略,将中央官员派遣到各个区域,设立分部,称为行中书省,简称为行省。这种做法使得中央政府得以直接管辖地方事务,实现了权力的集中和稳定。




扩展资料

元行政区划名。元代从至治(公元1321-1323年)後到至正(公元1341-1369年)前,境内京师附近地区属中书省,吐蕃地区由宣政院管辖,其馀地区设有岭北、辽阳、河南等“十一行中书省”,简称“十一行省”。《元史.地理志一》:“(世祖)二十七年......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曰岭北、曰辽阳、曰河南、曰陕西、曰四川、曰甘肃、曰云南、曰浙江、曰江西、曰湖广、曰征东,分镇藩服,路一百八十五、府三十三、州三百五十九、军四、安抚司十五、县一千一百二十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