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所述
“三顾茅庐”指东汉末年刘备三次前往诸葛亮所住草庐,请他出山辅佐自己的故事,具体经过如下:
- 首次拜访:刘备谋士徐庶受曹操威胁离开,临行举荐诸葛亮,称其有经天纬地之才,需刘备亲自邀请。刘备备好礼物,与关羽、张飞前往隆中卧龙岗。到后得知诸葛亮外出,归途中遇其好友崔州平,交谈许久,刘备邀其出山被拒。二次拜访:过几日得知诸葛亮回家,刘备再次前往。当时正值寒冬,风雪交加,张飞提议返回,刘备为表求贤诚意拒绝。快到茅庐时,遇诸葛亮好友颍川石广元和汝南孟公威。到草庐见到的是诸葛亮弟弟诸葛均,被告知诸葛亮受崔州平邀请出游。刘备留信表明志向及会再来拜访,随后离开。三次拜访:又过些日子,刘备沐浴斋戒第三次拜访。距草庐半里处下马步行,遇诸葛均得知诸葛亮已回。到草庐,童子说诸葛亮在睡觉,刘备制止童子禀报,在台阶下等候。半晌诸葛亮睡醒吟诗,得知刘备等候多时后更衣相见。
“三顾茅庐”最早见于诸葛亮《出师表》,《三国志》有简略记载,《三国演义》详细描述该情节。此典故塑造了刘备礼贤下士、求贤若渴和诸葛亮知恩图报、充满智慧的形象,也成为形容求贤若渴的成语。
刘备三顾茅庐的详细过程
刘备三顾茅庐的过程是:一顾茅庐不见孔明,二顾茅庐仍不见孔明,三顾茅庐才见孔明,并成功请得诸葛亮出山辅佐。一顾茅庐:刘备带着关羽和张飞来到卧龙岗,得知诸葛亮已经外出。他们看到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在家,就留下一封信,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仰和邀请他出山辅佐的愿望。二顾茅庐:过了段时间,刘备听...
简述《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的故事
在《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的故事是刘备为请到卧龙诸葛亮,三次前往隆中拜访的情节。故事概述如下:1. 第一次拜访,刘备带着关羽和张飞,冒着严寒,来到隆中卧龙岗诸葛亮的茅草屋,但诸葛亮恰好不在家。2. 第二次拜访,刘备再次不顾路途遥远和恶劣天气,来到隆中,却再次扑空,诸葛亮外出未归。3. 第...
简述 三国中三顾茅庐的故事
五、诸葛亮出山 原来诸葛亮为了试探刘备的诚意,前两次故意不见,这次又假装睡觉。刘备的诚意和坚持最终感动了诸葛亮,他决定出山辅佐刘备。六、故事寓意 三顾茅庐原意是指刘备三次到诸葛亮居住的草屋去拜访他,现在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拜访,特指地位高的人放下架子,亲自登门去看望或请教有学问的人。
刘备三顾茅庐的详细过程
刘备三顾茅庐的过程如下:第一次顾茅庐,刘备带着关羽和张飞来到诸葛亮的隐居地卧龙岗,但未能如愿见到诸葛亮,仅得其弟诸葛均的回信,称诸葛亮已外出。第二次顾茅庐,刘备听闻诸葛亮回家,不顾恶劣天气,再度来到卧龙岗。这一次,他们遇到了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误会中黄承彦离去,刘备再次留下书信,表达...
三顾茅庐内容概括50字
故事简介:刘备为了请诸葛亮辅佐自己打天下,带着关羽和张飞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首次造访时,诸葛亮不在家,刘备留下书信后离开。第二次,他们顶风冒雪前往,但诸葛亮又恰好外出。直到第三次拜访,刘备才终于在卧龙岗见到了诸葛亮。在深入交谈中,诸葛亮对天下局势进行了精辟分析,刘备深为折服。诸...
《三国》中,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
三顾茅庐 刘备屯住新野时,自知蹉跎半生之缘由是身边虽有关羽,张飞等猛将,而无出谋划策运筹帷幄之谋士,便礼仪贤下士,寻求良辅。在司马徽和徐庶的荐举下,刘备与关羽,张飞便来到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第一次来到茅庐时,亮已外出,三人返途中遇见亮好友崔州平;数日后,刘、关、张顶风冒雪,二顾茅庐。途中,遇亮好友...
求三顾茅庐的故事
三顾茅庐的故事概述如下:背景介绍:在三国时期,刘备为了寻求天下大计,急需一位有智谋的谋士来辅佐他。徐庶在投曹营之前,向刘备推荐了被称为“卧龙”的诸葛亮,认为他是能够帮助刘备成就大业的人才。初次拜访:刘备得知诸葛亮的名声后,决定亲自前往卧龙岗拜访。然而,当他到达时,却得知诸葛亮外出未归...
歇后语刘备三顾茅庐的下一句是什么?
刘备三顾茅庐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历史故事。这个故事的主角是刘备与他的军师诸葛亮。当刘备为了寻求诸葛亮的帮助,三次亲自到他的茅庐请求他的出山相助。这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歇后语“刘备三顾茅庐”。这一历史记载,表现了刘备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的精神和对诸葛亮的尊重与信任。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所打动,决定...
三顾茅庐的完整历史故事
东汉末年,天下四分五裂,刘关张桃园结义之后,刘备广招贤能异士,于是便有了刘备三顾茅庐请隆中诸葛的故事 ,诸葛亮(181—234年),字孔明,青年时代躬耕于隆中,并苦读经书,熟悉历朝兴衰的历史,潜心钻研兵法。他常以春秋战国时的管仲、乐毅自比,是难得的一位将才、谋士,自称“卧龙”。善于网罗人才...
历史人物的故事刘备三顾茅庐
刘备三顾茅庐是刘备为请诸葛亮出山,三次到诸葛亮的茅屋拜访,最终以诚心打动诸葛亮出山的故事。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这段话后来概括为成语三顾茅庐。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