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凡达为什么没有获得奥斯卡奖?

阿凡达受广大观众好评,票房也大卖,但是为什么没获得奥斯卡奖?

尽管投资只有1500万美元,并且在颁奖典礼前受到了因违规拉票而被处罚的不利影响,但《拆弹部队》还是获得了九项提名中的六项大奖,成为最大赢家,毕格罗成为首位获得奥斯卡导演奖的女导演。  小成本的《拆弹部队》还在最佳音响效果和最佳音效剪辑两项技术奖中获胜,显示了其全面的实力。目前《拆弹部队》在北美地区的票房只有1470万美元,预计这次获奖的大赢家会帮助它再取得几千万美元的票房。  卡梅隆团队则顺理成章地拿下了最佳艺术指导等三项视觉技术类大奖。基本上这就是毫无悬念的获奖结果,完全符合之前人们对奥斯卡奖的定位。  有不少影迷在博客里大呼《阿凡达》这部“神作”颁奖礼上的失败是不公平。其实,如果能够更多地了解一下奥斯卡奖项的性质,就能够理解现在的奖项归属了。  奥斯卡评委每过两年都会增加新的人选,因为少数评委由于年龄或者身体原因申请退出,还有一部分评委去世了。但奥斯卡评委的阵容仍在不断扩大,评委人数每年维持在6000人左右,今年则有5777人。  这5000多人分别从事导演、制片人、演员等职业,他们也构成了美国电影的中坚力量,这也意味着,他们代表了美国的主流价值观。  从往年的获奖作品来看,不管商业上的成功与否,人性这个词儿被屡屡提起,也就是说,像《百万宝贝》、《洛基》这样“追寻梦想超越自我,进行伦理与勇气的斗争”的电影、像《钢琴师》这样触及自由、战争的电影,尤其是涉及了钢琴师这样浪漫的职业,获奖可能性起码高了两成。  于是各大门户网站的猜测基本也都把宝压在了《拆弹部队》上,片中对战争的探讨非常深入,而且立场不偏不倚,让人既看到反战主题又不觉得矫情,这首先就赢得了印象分。  对比卡梅隆的《阿凡达》,这是一部从创作伊始就决定要突破技术极限的影片,对技术狂人卡梅隆来说,人有多大胆,电影有多大产,至于奖项,只是锦上添花,已经突破20亿美元成为最新世界纪录的《阿凡达》,完成了商业上的完美胜利。  至于奖项带来的新增票房,绝对没有《拆弹部队》那么大。  所以《拆弹部队》成奥斯卡奖最大赢家理所应当,卡梅隆自己显然也没有那么大期望。  《阿凡达》缘何落败?   可是,为什么十多年前同样创造了世界纪录的《泰坦尼克号》就能名利双收,既创造了13亿美元的票房纪录,又在奥斯卡上斩获颇丰呢?《风声》的导演高群书表示,奥斯卡奖一贯鼓励人文精神,显然非常好看的《阿凡达》追求的是技术创新,这部在3D上走得非常远、非常极端的电影,自然不遭评委们待见。之前直面人性的《撞车》、《贫民窟的百万富翁》、《百万宝贝》,都是从人文角度来讲故事,显然故事讲得非常流畅但是也非常老套的《阿凡达》,根本也没有把故事往深了说的意思。  在中国宣传时,卡梅隆曾经说过,技术创新是必要的,讲好故事也是必要的。当然,从《异形》、《终结者》、《真实的谎言》到《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他的故事讲得都非常流畅,但是,和他的技术创新比起来,故事是次要一环。  高群书告诉记者,《泰坦尼克号》里边其实也在大船破裂之后,涉猎了很多生死、爱情的考量,这种故事设置也为它加分。  高导听说过一个电影公司老板在看样片时说,够好了,不能再好了。其实这就是对商业片的重要限制,当一个导演求好心切,不断突破极限时,也意味着他在突破主流价值观,突破得越多,流失的主流观众就越多。所以《阿凡达》这样的影片,高票房除了技术创新外,主流价值观也是重要原因。  比较起来,《拆弹部队》想要表达的就多了,战争、人性……所以很容易理解,这部成本不高的电影,目前北美票房不到2000万。  但是在影评人和评委那里,就会非常理解《拆弹部队》里的一个玩笑:詹姆士和卖DVD的小孩开玩笑,说你卖给我的都是垃圾。小孩子反驳,哪啊,都是好莱坞的大片——看来好莱坞大片都是垃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不是得了3个技术类的奖么?没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原因是奥斯卡是学院派的老爷爷跟老奶奶在评,阿凡达这种商业大片向来不受他们的喜欢,因为没什么深意,全是追求感官上的刺激谢谢采纳 O(∩_∩)O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1-16
奥斯卡没有看,被通知的,从手机里。因为早知道不外乎两部电影,要么阿凡达,要么拆弹。今年电影不强,如果还有半部有黑马像,我投《第九区》。

阿凡达败了,都说意外,我也意外,不过一想也很正常。只要是公民投票的产物,领袖级的人物往往没有好下场,苏格拉底的血案早就昭示了这一规律。你是最有智慧的?行,就你了,去死吧。投票的人都这么想,谁比谁强呀?都是人类;人类要平等,所以必须砍大脑袋。谁让你脑袋大呢?砍你没商量。

阿凡达火成这个样子,这把冷汗替他捏了许久,最后真成了冷战,杯具。

《拆弹》也好,是好片,是一个普通的好片,不是牛片。但是很占便宜,有文艺片的外貌,比如纪录影像风格,手持摄影;比如现实题材,批判现实主义;比如女导演;比如低成本,独立精神;很多标签都让投票人觉得安全,投票人与其说是投了《拆弹》,不如说是投了自己一票:瞧咱支持了女性,支持了独立精神,低成本,反战或者貌似反战主题,咱还扁了主流体制,这种一举二百多得上档次的事情,谁不愿意干?

所以拆弹的胜利,我同意媒体的看法,是“人性”的胜利。

我刚才说貌似反战;是因为我觉得《拆弹》这片骨子里很像美国军方的征兵广告。似乎是以反战为内衣的“主旋律”。对于美国外交政策的批判,对于军队体制对士兵的异化,对战场上个人行为异化,以及战后老兵的社会融入等社会问题的探索,比起《兄弟》,《猎鹿人》,《全金属外壳》,差的有点远,更别说科波拉爷爷那部《现代启示录》了,山脚下都没有看到。导演技术很棒,但是确实摸不准作者的态度,感觉有些游离,也许没态度就是态度?
第3个回答  2020-01-01
票房不够大吧,一开始就被打压着,,影片虽然搞小动作 避讳好莱坞财阀,但是毕竟原著就是明显社会主义思潮,底层人反抗统治者的叙述,明显不符合美国政治正确,就是不符合他们权贵的喜好,毕竟霉国是资本主义专政的国家,媒体,好莱坞,华尔街,军工甚至银行,央行 ,背后都是地主老财啊,他们会喜欢土八路吗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