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体系的划分

如题所述

南岭地区构造,除以南岭纬向构造体系为主体外,尚有经向、华夏、新华夏等构造体系,以及北西向、华夏式、山字型等构造,构成一幅复杂的构造图案【1】(图1-1)。

(一)纬向构造体系

南岭纬向构造带横贯全区,李四光教授提出:南岭纬向构造带属全球性的巨型纬向构造带,它的主体大致位于北纬23°30′~25°30′之间,在个别地区可以散布到北纬26°左右。在我国西起西南“三江”(金沙江、怒江、澜沧江),中经云南昆明、鹤庆、安宁,横贯广西中部河池、宜山、富川、贺县,都夹有东西向构造形迹的片断。往东入南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骑田岭、大庾岭),在湘南、赣南及闽西南以至台湾北部都有比较强大的形迹显现。由于东经107°以西构造形迹零星,本书不予追述外,主要将东经107°以东至东南沿海、北纬23°30′~26°左右范围内加以叙述之。

从邻区的区域构造发展历史,以及本区康氏面、莫氏面等深度图反映(图1-2、图1-3):即广州以北至韶关之间,存在着一条向北倾的近东西向重力梯度带。它较严格地受寻乌—连山东西向深断裂与河源—梧州近东西向深断裂所夹持,它常限制了南北向、北东向、北西向构造或为其所重叠来看,南岭纬向构造带应起源于雪峰期。根据现有资料综合分析,由北往南可以划分四个二级东西向构造带,即:

1.塔山—石城东西向构造带

该带分布于北纬26°~26°20′之间,西起苗儿山,跨过桂湘边境的越城岭,向东经塔山、大义山、彭公山、桂东、石城到福州及其以东海域,断续长达900余公里,构造带的主体在桂东以西主要以海西—印支期和燕山期花岗岩体呈东西分布明显表现出来。桂东以东则以褶皱断裂形式断续展现,大多数褶皱断裂被新华夏系断裂割切或包容,它的形成时间,溯源到海西期以前,至新生代尚有构造形迹显示。

2.九峰—仙游东西向构造带

该带位于北纬25°~25°30′之间,沿湘粤边境东经赣粤边境之大庾岭,向东入赣南,再向东至福建仙游一带,断续延长约600km。其中以西段约180km较为连续,以东西走向之九嶷山复式花岗岩体和九峰复式花岗岩为主体,包括岩体内部及其两侧之冲断裂(破碎带)、褶皱、隆起带、坳陷带所组成;向东经大庾—信丰至福建漳平、仙游及至沿海。燕山期花岗岩断续呈东西向分布,一些冲断裂、褶皱带等亦时有见及,有的被新华夏系构造所包容。在一些背斜轴部尚见有前寒武系或寒武系分布,两翼分布有上古生代地层。

图1-1 南岭及其邻区构造体系分布略图

构造体系名称

Ⅰ纬向构造体系;

1塔山—石城东西向构造带;

2九峰—仙游东西向构造带;

3贵东—蕉岭东西向构造带;

4佛冈—丰良东西向构造带;

Ⅱ经向构造体系;

1新宁—恭城南北向构造带;

2连县—新兴南北向构造带;

3诸广山—热水南北向构造带;

4兴国—安远南北向构造带;

5龙岩南北向构造带;

6浦城—泉州南北向构造带;

Ⅲ华夏构造体系;

1武夷山脉隆起带;

2都昌—江华隆起带;

3雪峰山隆起带;

Ⅳ新华夏构造体系;

1第一沉降带;

2第二隆起带;

3第二沉降带;

4第三隆起带;

Ⅴ山字型构造;

1广西山字型;

2粤北山字型;

3梅县山字型;

4龙岩山字型;

5祁阳山字型;

Ⅵ深大断裂(莫氏面);

1寻乌—连山深大断裂;

2河源—梧州深大断裂

图1-2 粤桂湘康氏面等深度图

图1-3 粤桂湘莫氏面等深度图

3.贵东—蕉岭东西向构造带

该带跨越于北纬24°30′~24°50′之间,西起广西钟山,向东经广东连山、连县、乳源、曲江、江西三南(龙南、定南、全南)到平远蕉岭至福建长泰,断续延长约700km。以东西向分布的燕山期花岗岩为主体,岩体内部及其旁侧发育的褶皱、冲断裂、隆起带、坳陷带及航磁异常推断的深部断裂为其主要组成部分。此带东西向展布的复式花岗岩体极为明显,从西向东为花山、姑婆山、太保(禾洞)、大东山、贵东、九连山,以东至长泰县燕山期花岗岩体断续呈东西向展现。一些背斜轴部出露有东西向震旦系—寒武系地层,沿带控制侏罗、白垩纪盆地。从太保花岗岩体中加里东期花岗岩残余悬垂体呈东西向表明,本构造带发生在加里东运动或其以前,及至新生代尚有活动。

4.佛冈—丰良东西向构造带

该带位于北纬23°40′~24°10′之间,西起桂、粤边境,向东经怀集、佛冈、河源、丰顺至福建云宵一线,断续延长550km,主体由东西向分布的燕山期花岗岩和同方向不同期的褶皱、断裂、隆起带、沉降带及深部断裂所组成。由桂、粤边境至河源一带燕山期花岗岩体呈东西向展布,形迹最为醒目,为一条重要的东西向构造岩浆带。河源以东,则以褶皱、断裂表现断断续续,有的被新华夏系包容或切割。

(二)经向构造体系

南岭地区经向构造形迹,多发育于佛冈—丰良东西向构造带以北,呈等距分布,几乎每隔经度约一度半即出现一条二级南北向构造带,在二级构造带之间,仍有次级的南北向构造发育,由西向东依次为:1.新宁—恭城南北向构造带;2.连县—新兴南北向构造带;3.诸广山—热水南北向构造带;4.兴国—安远南北向构造带;5.龙岩南北向构造带;6.古田—泉州南北向构造带。

1.新宁—恭城南北向构造带

该带位于东经110°42′一线,延长达400km,主要由一系列褶皱、冲断裂、挤压带及花岗岩体呈南北向分布所组成。在新宁县城以北及恭城县城一带为一组明显的南北向褶皱所组成的背向斜,背斜轴部为泥盆系—石炭系地层出露,在褶皱带中常伴随着规模较大的冲断裂。该带中部,加里东期或燕山期花岗岩体断续呈南北向分布。整个构造带展现明显,向南波及到滕县附近,其他地段以南北向为主的冲断裂也较发育。

2.连县—新兴南北向构造带

该带位于东经112°14′~36′,长达420km,主要由一系列褶皱、冲断裂、挤压带、硅化破碎带等所组成。在广宁岩体之西,出现数条南北轴向的震旦系捕虏体。该带是本区展露最明显的一条较大的南北向构造带。除褶皱、断裂、挤压带等表现清晰外,地貌上常形成直线状河谷,卫照亦明显显示【2】

3.诸广山—热水南北向构造带

该带位于东经113°48′~114。之间,长达320km,主要为燕山期酸性侵入岩沿着南北向构造带多次贯入,及不同地质体中发育的强烈挤压带、冲断裂、硅化破碎带,在沉积岩系中发育的南北向褶皱,以及控制这一沉积的南北向隆起带。该带燕山期花岗岩体纵贯切割九峰—仙游、贵东—蕉岭、佛冈—丰良三条东西向构造带,它们均呈南北向贯穿于东西向岩体中或派生出南北向岩体,并成直角相交,构成南北向分布的岩浆岩条带。该带向北沿湘、赣边境之诸广山、万洋山花岗岩体,以及古老地层组成的隆起带表现出来,及至萍乡以南尚有构造形迹显示。

4.兴国—安远南北向构造带

该带位于东经115°15′~32′之间,长约320km,主要为燕山期花岗岩体呈南北向鱼贯本带中,及不同地质体中发育的南北向褶皱带、挤压带、冲断裂所组成,北段的一些白垩纪盆地亦受南北向构造所控制。该带兴国以北、安远以南构造形迹清晰,中段受NE或NNE向构造斜接干扰,使之不甚明显,但在于都以南尚见有震旦—寒武系组成的南北向背斜轴或被包容于NE向或NNE向构造带中。

5.龙岩南北向构造带

该带位于东经117°一线,长约310km,主要为褶皱、挤压带、冲断裂及燕山期花岗岩体断续分布组成。其中龙岩市以南一段与龙岩山字型脊柱重接,且表现极为强烈,它越过山字型弧顶向南沿粤、闽边境至饶平县境,以较连续的冲断裂出现。龙岩以北则以褶皱冲断裂与花岗岩体呈南北向串珠状分布展现出来。

6.浦城—泉州南北向构造带

该带位于东经118°30′一线,长度大于370km,主要为褶皱带、挤压带、冲断裂及燕山期花岗岩体呈南北向断续分布所组成。其中以一组平行的冲断裂为主组成的南北向构造带较为明显,向北经浦城入浙江省境内,向南受九峰—仙游东西向构造阻截,以南仅少数花岗岩体呈南北向分布。

(三)华夏系构造体系

华夏系是本区较古老的重要基底构造,它可划分为早、晚两期,早期形成于雪峰期,从本区西北侧的雪峰隆起(NE走向)背斜核部为前震旦系、两翼为震旦系及下古生界地层不整合其上为佐证,但又可见到不整合盖层的泥盆系—中三叠统受再次应力作用形成北东向褶皱,即为晚期华夏系产物。

华夏系构造受古纬向构造制约,主体分布在本区北侧并向北伸展,即寻乌—连山深大断裂以北构造形迹明显,以南仅呈断续或零星出现,从东向西依次划分为:①武夷山隆起带;②都昌—江华隆起带;③雪峰山隆起带。各带均由一组北东向隆褶带和坳褶带组成,伴随有低级别北东向褶皱带和断裂带。这些构造带,由于受其他构造复合及后期构造干扰,其整体常受到一定破坏,特别是受新华夏系改造利用较为明显,它的共同特点是:

(1)早、晚两期华夏系构造发育于两个不同期的“构造层”中,早期以紧密线型褶皱为特征,局部倒转;晚期以相对较开阔的褶皱为主,不整合于古老岩系之上。

(2)构造带延伸方向为45°~60°。

(3)形成时间,震旦系沉积过程中已具雏形,加里东运动发育到高峰,印支运动结束了华夏系历史。

(4)华夏系早期阶段常伴随发育区域变质、混合岩化、片理化带,局部有冲断裂;晚期阶段到印支期又遭受一次变质。

(5)与其他构造体系的关系比较复杂,与东西向构造带局部存在联合,有时亦被东西向构造带所切割;与新华夏系、华夏式构造重接或斜接复合。

(6)北东向坳褶带控制一些地层的沉积,在其背斜轴部与其他构造体系复合处常控制一些花岗岩体的侵入,在华夏系隆起带的边缘,常控制碳硅泥岩型铀矿床的富集与产出,如雪峰隆起带边缘尤为发育。

(四)新华夏系构造体系

新华夏系构造规模宏伟,北北东向隆起带、沉降带和断裂普遍发育。本区系我国东部沿海新华夏系构造带的南端部分,在李四光教授划分的基础上,自东向西划分为:1.第一沉降带;2.第二隆起带;3.第二沉降带;4.第三隆起带,即四个二级构造带。

新华夏系构造体系,是在印支运动以来,在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过程及至

近成生发展起来的一个扭动构造体系。按其成生活动时期、构造方向、形变特征及其对建造控制意义,本区新华夏系可划分为早、晚两期:早期成生时间为晚三叠世至晚侏罗世,其构造方向明显偏东,一般多为18°~25°或偏大,局部为40°~50°,常以规模宏伟的断裂伴随以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和强烈的动力变质为特征;晚期新华夏系成生时间为白垩世以来,构造方向为18°~25°。断裂构造发育,往往复合在早期新华夏系构造之上,配套构造十分发育,沿带常控制白垩系—第三系盆地。

1.第一沉降带

该带位于本区东部海域,为一连串北北东向主要为第三和第四纪海相沉积所组成的海盆,纵贯本区台湾海峡以南南西方向向南海延伸,构成一明显的北北东向沉降带。

2.第二隆起带

该带系由一系列的北北东向复式褶皱带、断裂带和岩浆岩带所组成,即自东向西分布着四条二级构造带:①闽、粤沿海构造岩浆岩带,主要为燕山期火山岩强烈活动带,该带由褶皱、断裂、变质带及岩浆岩所组成,部分花岗岩及火山岩呈北北东向展布;②怀玉山—武夷山复式隆起带,系由一系列三级隆褶带、坳褶带、中新生代盆地及平行分布的压扭性断裂所组成;③波阳—赣州复式坳褶带和白垩至第三纪盆地呈北北东至北东向斜列分布所组成;④武功山—云雾山复式隆褶带,以区域性大断裂,动力变质带为主,如吴川—四会褶断带,其次为复式褶皱和构造盆地。

3.第二沉降带

该带主要由一系列北北东向复式向斜、盆地及断裂带组成,可划分出两个二级构造带:东带为衡阳—钦州坳褶带,主要是中新生代北北东向盆地发育,盆地中白垩系、第三系发育完好,在本带个别断裂带和背斜发育地段,有花岗岩体分布;西带为宁乡—邵阳坳褶带西南延伸部分,它由一系列北北东向褶皱、断裂及白垩系—第三系红色盆地所组成。

4.第三隆起带

该带仅分布于本区西北隅,它包括雪峰山脉及武陵山脉,由4个二级北北东向隆褶带、断褶带所组成。

(五)山字型构造

南岭地区山字型构造不下十余个,其中属大型山字型构造的有广西山字型构造、粤北山字型构造、祁阳山字型构造、赣南山字型构造(?)。小型山字型构造有龙岩山字型构造、南靖船场山字型构造、福州山字型构造、大余山字型构造、梅县山字型构造、汝城山字型构造、宜山山字型构造、柳州山字型构造等。其中广西山字型构造、粤北山字型构造、梅县山字型构造相互承接,弧顶朝南,气势雄伟。唯祁阳山字型构造弧顶向西,独具一格。它们的共同特点为:

(1)沿一定纬度分布,基本上在南岭纬向构造带分布范围内,在相隔一定经度的位置上出现。除祁阳山字型构造系受东西向压应力所形成,其受连县—新兴经向构造带所制约并展布于本区北缘外,其他山字型构造均控制在本区范围内。至于广西山字型构造弧顶已越过本区南界北纬23°30′,从粤桂湘莫氏面等深图表明,河源—梧州深部断裂向西过梧州以后方向折转南西,适与广西山字型构造前弧东翼相吻合,说明河源—梧州深部断裂曾控制着山字型构造的发展。

(2)它们虽然规模及发育程度不尽相同,但形成的机理及组合形式相同,至少具有前弧与脊柱主要要素,有的还有较完整的反射弧及马蹄形盾地。

(3)山字型构造常与其他构造体系复合,其与新华夏系复合时,往往控制一些铀矿床。

现仅将广西、粤北两个有代表性的山字型构造及毗邻区有特殊意义的祁阳山字型构造简述于下。

1.广西山字型构造

本山字型构造为李四光教授最先厘定的构造之一,它横跨广西全境,其东西两翼延展于湖南和贵州两地区。大体位处于东经104°~112°,北纬23°~27°之间。弧顶位于宾阳,黎塘一带,东西两翼横跨520km,弧顶至脊柱北端300km,为一显目的山字型构造。

广西山字型构造的发育,根据前弧东翼大瑶山背斜轴部为下古生界变质岩系,两翼则由下泥盆统砂页岩等组成。据此推论山字型构造的形成大致在晚泥盆世开始,至二叠纪即东吴运动发生之后,前弧基本形成;而从西翼大明山背斜轴部亦由下古生界变质岩系所组成,两翼为上古生界或三叠系分析,前弧至印支运动以后进一步完善,大体形成现今模样。

2.粤北山字型构造

本山字型构造展布于广东北部。弧顶在英德县连江口附近,东翼沿滃江一直伸延至赣南之全南、龙南等地。西翼沿连江呈北西方向抵连县以北,至东陂圩以北渐转东西,渐次又由东西转向南西,构成一个向北凸出的反射弧。脊柱位于乳源、乐昌一带山地,即所谓有名的“瑶山脊柱”。在英德县城附近,形成明显的马蹄形盾地。总体上看,它的东翼开阔,西翼发育完整,东西两翼总宽约300km,弧顶至脊柱北端长达150km。

根据沉积建造及古地理分析,山字型构造的雏形可能在早古生代就已经显现,而从前弧和脊柱部分侏罗系强烈被卷入,而西翼反射弧又明显控制了白垩纪—老第三纪沉积来看,粤北山字型最终是在侏罗纪—白垩纪间形成的。至于脊柱部位某些南北向构造形迹出现有较老地层,它们可能系早期经向构造体系的成分而后被脊柱重接复合所致。

3.祁阳山字型构造

它展布于湖南中部的祁阳、邵阳地区,即东经111°~112°,北纬26°18′~28°之间。它的显著特点是前弧向西凸出,脊柱呈东西走向,南北长140km,东西宽80余公里。这一山字型构造主要由一系列向西凸出的弧形褶皱所组成,前弧顶端位于隆回一带,南翼大体可达零陵附近,北翼端部可至邵阳一带,弧的凹部为衡阳盆地,盆地中偶有泥盆系及下石炭统组成的穹窿背斜凸出于白垩系—第三系红层中,显示有轴向东西隆起的褶曲。在车江等地红层本身,也见有东西向平缓褶皱及其他挤压构造形迹,可能属山字型构造的脊柱成分。从卷入的地层分析,它至少在侏罗纪时就形成雏形,经历了白垩纪—第三纪的发展过程,显然到第三纪才发育完善,它的成生时间比南岭纬向带中山字型构造略晚。

(六)北西向构造

北西向构造各地发育不一,主要是形成一些北西向的褶皱、断裂和挤压带,常与北东向构造对应产出,但其构造规模较小,与北东向构造相比大为逊色。其主要特点是:

(1)在空间上展布比较断续,但它们断续出露大体在同一构造线方向上,总体走向310°~320°,常与华夏方向主干构造近乎垂直,有的穿越了华夏构造带,有的则夹持于两个华夏构造带之间或隅于其一侧。

(2)断裂性质主要属压性或压扭性。

(3)断裂组合成带,有时与褶皱相伴产出,断裂一般切割较深,地貌标志一般较明显。

(4)根据构造带被卷入的地层时代及构造穿切关系,其成生时代早者形成于泥盆纪前,也有晚古生代形成的,还有中新生代形成的。大体上较早形成的以褶皱为主,中新生代以来形成的以断裂为主。前者分布局限,后者分布较广。

(5)它们对不同类型的岩浆岩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其中中生代中酸或酸性浅成侵入体(斑岩)断续贯串于该构造带中。是铜、锡、金、多金属矿床的重要控矿构造,特别是斑岩锡、铜多金属矿床尤为突出。

它能否成为一个独立的构造体系,目前尚有争议。

(七)华夏式构造

华夏式构造是本区出现的一种多字型构造,它的主体是走向北东-南西的褶皱、扭压性断裂。这一构造分布比较广泛,但远不如华夏系和新华夏系那样发育。它的地理分布、展布方向、力学性质和组合规律,都与华夏系构造非常相似,但华夏系是一个比较古老的构造体系,而华夏式构造则发生较晚,大致在新华夏系发育后期—晚白垩世至第三纪才展现。它常与其他构造体系发生复合,从总体上看,华夏式构造一般截切新华夏系,但也有被新华夏系穿插。华夏式构造在本区新华夏系一级隆起带上或翼部,则形成一系列由白垩系—第三系组成的盆地式坳褶。当规模较大的华夏式断裂跨越新华夏系二级坳褶带时,也形成一系列平行斜列的由第三系或白垩系—第三系组成的所谓“单断盆地”。华夏式构造尽管规模较大,但褶皱幅度并不很大,断裂带挤压作用并不强,岩浆活动也较贫乏,目前已肯定仅控制玄武岩浆喷溢。

根据发生时间,展布方位,与红盆地关系等因素,有人把它划分为独立的构造体系;但亦有人认为它是继承性活动的华夏系构造体系;还有人认为它可能属新华夏系之配套构造成分(泰山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