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武装的津浦路西建设

如题所述

随着津浦路西各县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1940年6月津浦路西联防司令部成立,司令郑抱真,政委谭光廷,参谋长李国厚(后杜国平)。年底,增加陈庆先为副司令,吕清为政治部主任。从1941年春开始,路西联防部队进行整顿和扩编。1941年下半年到1942年,为了增强地方武装独立作战能力,路西各县独立营、连先后被扩编为独立团。津浦路西地区共有5个独立团,每个独立团编4-5个连 。
独立第一团,团长李国厚(兼),政委徐康明,共320多人,活动于滁县、嘉山、肥东、全椒等县交界地区。独立第二团,团长梅竹樵,政委张方坤,共420多人。另有桑涧游击队50多人,池河游击队40多人,由独二团指挥。独二团活动于桑涧、仁和集、池河、沙河、红心铺、门台子一带。独立第三团,团长余海清(后雷文学),政委由定凤怀县委书记兼,后为杨杰英。独立三团由定凤怀县的县区乡武装编成,430多人,活动于定远、凤阳、怀远县交界地区。独立第四团,团长魏立成。独立四团是以第二师直属独立营两个连为基础扩编而成,活动于定远县杜集、耿巷、肖红集一带。独立第五团,团长谢禄轩,政委许军成,在定远张桥、占鸡岗一带活动。
1941年底,第二师决定将第六旅第十八团划归路西联防司令部建制。1942年6月成立淮西独立团,团长李国厚,政委杨效椿。该团以第六旅第十八团的一个连为基础,吸收淮西地区的区乡武装组成,共300多人。另有一支武工队30余人。淮西独立团活动在淮南铁路以西的寿县、瓦埠湖一带敌伪统治区。
路西联防部队除第十八团外,所属的各独立团及县总队,至1942年底,共有2100多人。区、乡有不脱产的民兵1万多人,步枪600多支,其余均以刀、矛、土枪、土炮为武器。路西地方武装在津浦路西区党委和第二师的领导下,逐渐发展壮大 。
1942年下半年至1943年2月,为贯彻执行精兵简政政策,实行一元化领导,路西联防部队除淮西独立团外,撤销5个独立团建制,组建各县县总队(定合县总队由十八团兼),编制一般3-4个连,有300多人。区有中队(亦称模范队),有30-50人,有的达100多人;乡有小队,有10-20人。抗日根据地的18-28岁的青年,都参加了抗日自卫队(民兵)。各县县长兼总队长,县委书记兼总队政委(个别县除外);区大队由区长兼大队长,区委书记兼教导员;乡长兼乡中队长,乡支书兼指导员。县、区两级,设专职总队副、区队副各一人。
路西联防部队把部队的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放在重要的位置。1942年3月和8日,联防部队办了两期教导队,参加培训的学员240多人。鉴于部队新成分多、经常分散活动、战斗任务频繁,集中整训困难的特点,联防司令部要求部队整训工作结合实际,分散进行。各县、区、乡的民兵训练,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利用农闲时间进行,滁县的柳亭乡、定远的靠山、能仁乡,还举行过抗日自卫队检阅大会,组织担架队员进行抬担架、爬障碍、走独立桥等竞赛活动。 津浦路西联防部队和不脱产的抗日自卫队在坚持和保卫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斗争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配合主力作战,粉碎日、伪、顽军的进攻。从1939年12月到1945年,日伪军对路西大规模“扫荡”达8次,国民党顽固派对根据地大举进犯共有10次。路西地方部队和抗日自卫队,采取阻击战、守备战、伏击战、袭击战等方式配合主力部队作战,打击敌人。1941年春,日伪军7路合击“扫荡”津浦路西时,定远县总队英勇阻击炉桥来犯之敌,激战一夜,使根据地中心区军民得以安全转移,为主力部队赢得了时间。1942年4月,独四、独五团,配合第四旅第十团进行了攻歼杞岗土顽战斗。1942年10月,桂顽集中第一七一师、第十游击纵队及保安六团,向路西中心区藕塘大举进犯,联防司令部所属第十八团配合第四旅部队战斗10天,杀伤顽营长以下千余人。
广泛开展反蚕食、反封锁的斗争。路西地方武装和抗日自卫队利用掌握敌情、熟悉地形等有利条件,一方面随时配合主力部队迎击日伪军的“扫荡”,一方面独立打击日伪军对根据地的蚕食及封锁。日军占领定远县成后,经常“扫荡”中心区,并侵占定寿公路,切断了根据地的南北联系。定远县、区、乡人民武装对敌人交通线连续展开破袭战,从1941年到1942年将桥头杨大桥、黑鱼桥、青洛桥拆毁40多次,毁坏公路百余处,袭击敌据点20余次。滁县抗日自卫队仅1940年就毙伤敌人41人,俘敌45个,缴获长短枪156支,机枪1挺,子弹900余发,破案8起,捕捉叛徒、汉奸9人。1943年春,日军修筑蚌埠至水家湖铁路,怀二区军民展开了顽强的破路斗争。筑路之初,白天敌人沿线“扫荡”,勘察测量,夜晚怀二区军民就拔除坐标,填平桩眼,使该工程两月无进展。经过破路斗争,迟滞了日军筑路建设,水蚌铁路修了一年多才通车。
坚持前哨阵地,开辟新的根据地。1941年津浦路西根据地遭日伪军及桂顽一三八师、一七一师的进攻,为监视日、伪、顽军的行动,路西联防部队于1941年秋在根据地东南方向,组织了全椒县孤山游击队。这支游击队,在敌人四面包围之中坚持斗争,在战火中锻炼成长,到1943年时已发展成为拥有400多人、300多支枪的坚强队伍。1941年6月,第六旅十八团政治处主任杨效椿率一个连,进入淮南铁路以西寿县地区,配合地方党组织开展工作。并以这个连为基础,于1942年6月组建了淮西独立团。1942年秋,驻邵店伪军40余人到拐子集一带抢劫,淮西独立团政委杨效椿率四连及部分乡武装,事先设伏在拐子集附近,将伪军一网打尽。在开辟和坚持淮西抗日根据地的斗争中,淮西独立团和寿县区乡武装进行较大的战斗30余次,毙伤日伪军325人,俘虏日伪军526人,缴获长短枪660余支,轻机枪11挺。该部队从一个连发展到近千人,并建立了寿县4个区的抗日民主政权。
路西联防部队和广大民兵,在路西地区党组织和人民政府领导下,在主力部队的帮助下,逐步发展壮大,成为坚持津浦路西斗争、保卫人民利益的一支坚强人民武装,同时也为主力部队提供了大量后备兵员,为津浦路西人民的解放,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