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皇帝称他庙号,而有的称谥号?

如题所述

现在我们称呼古代的皇帝,一般会称呼他的庙号或者谥号,还有的是用他的年号,其遵循的宗旨就是方便定义。庙号与谥号都涉及后世对帝王的评价,但又略有不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帝王的庙号、谥号和年号。


庙号

庙号是古代帝王在庙中被后世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商朝

庙号的评定要求是很高的,不是所有的帝王都有庙号。一般情况下,在君王死后其后世都会建立专属的家庙祭祀,但在几代之后就必须毁去原庙,而于太庙合并祭祀。这是因为按照周朝礼制,天子七庙,也就是天子也只敬七代祖先,但有庙号就一代一代都保留着,没有庙号的到了一定时间就“亲尽宜毁”,不再保留他的庙,而是把他的神主附在别的庙里。所以除非是对国家有大功、值得子孙永世祭祀的先王,才会特别追上庙号,以示永远立庙祭祀之意。

商朝时庙号只有四种:创基立业曰“太”(太祖汤、太宗太甲)、功高者曰“高”(高祖王亥、高宗武丁)、世代祭祀曰“世”(世祖盘庚、世宗祖甲)、中兴者曰“中”(中宗太戊,一说祖乙)。商朝之后,周朝有谥号而无庙号,秦始皇为避免“子议父、臣议君”把谥号与庙号同时废除。从西汉时期逐步恢复了庙号制度,但汉朝对追加庙号的事情极为慎重。西汉仅有四位皇帝有庙号:太祖高皇帝刘邦、太宗孝文皇帝刘恒、世宗孝武皇帝刘彻、中宗孝宣皇帝刘洵,以上是由汉光武帝刘秀所确认。东汉仅有三位皇帝有庙号:世祖刘秀、显宗刘庄、肃宗刘炟,其他有过庙号的都在汉献帝时被取消。



庙号的泛滥。从三国时候起庙号开始泛滥(“降及曹氏,祖名多滥”),除了某些亡国之君和政变中被推翻的皇帝外一般都有庙号。到十六国时期,后赵、前燕、后秦等小国,其帝王庙号几乎无不称祖。

谥号

谥号始于西周,是对死去的帝王、后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这个称号长短字数不定,或一两字,或二十余字。


周王室和春秋战国各国广泛施行谥法制度,直至秦始皇认为谥号有“子议父、臣议君”的嫌疑,因此把它废除了。西汉建立之后又恢复了谥号制度。


谥号可以分为美谥、平谥和恶谥三种。如庄、武、文、宣、襄、明、睿、康、景、懿,是美谥;如怀、悼、哀、闵、思、殇,是有同情意味的平谥;如厉、灵、炀,是含有否定意味的恶谥。



谥号字数的泛滥。谥号的字数,从一个字开始,发展到后来用好多个字,成了褒义词的堆砌。在一个字或者几个字的情形下,人们一般用谥号称呼皇帝,比如隋炀帝。但是从武则天开创了皇帝生前叠加谀词即自己定谥的先例,其实质由客观地评判变成了一味地溢美。明朝皇帝谥号十六字,清朝皇帝谥号达二十二字。


年号

年号是古代新君即位时为了区别上一任君主,新君重新计算在位年数之制。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始创年号为建元,此后形成制度。历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号。


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雍正皇帝等。如果先皇在年中去世,继位者仍使用当前年号,在新年后改元。

如何称呼古代帝王

皇帝的称呼往往和年号、谥号和庙号联系在一起,唐高祖就是庙号,隋炀帝就是谥号,乾隆皇帝就是年号。一般最早的皇帝谥号用得多,后来庙号多,明清则往往年号更深入人心。



本来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庙号,但是都有谥号,所以唐以前的皇帝大多称谥号。从唐开始就谁都有庙号了,所以人们习惯称庙号。明清两代的皇帝一般一个年号用一辈子(一世一元),所以人们习惯称他的年号。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西汉皇帝刘彻,庙号世宗,谥号孝武皇帝,他的年号就太多了;清朝皇帝爱新觉罗·弘历,庙号高宗,谥号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年号乾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