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有味是清欢”,出自苏轼的哪首词?

如题所述

很多人问诗词是什么?诗词有什么用?我想说,诗词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和骄傲,它还是精神粮食,是一个民族文化底蕴的体现。

诗词不仅能熏陶人的内心,还能启迪心灵。所以诗词是语文课本中不可缺少的,是我们从小便必须要学习的。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



但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有无数的诗词佳作,有一些诗词在幼儿园便开始学习了,可能很多人都很熟悉,但是《全唐诗》就有四万多首,还不说《全宋词》以及其他朝代的著作。

所以,有些时候会出现一种有趣的现象,那便是很多诗词,可能你会背一小部分但背不全,甚至有些诗词,你只知道其中最出名的句子。



苏轼一首很多人只会一句的词

有一些千古名句很多人都很熟悉,但要背下来整首诗词却是很难,甚至有些句子出自那首诗词很多人都不知道。而且这种情况,会伴随着人们进入社会,慢慢的根深蒂固。

像杰出诗人苏轼的名句"人间有味是清欢",这句词可能大家都很熟悉,甚至还有人把它当成是至理名言,但你记得这句是出自苏轼的哪首词吗?



这首词苏轼作于公元1084年的冬天,当时苏轼和好朋友一起去南山玩完之后写的,表达自己游玩的心情。因此,这是一篇游记,其中的南山,就在泗州的东南方向。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词。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人间有味是清欢。



人间有味是清欢

上片主要写的是苏轼在早上出门之后路边看到的一些景象,开头的两句,早晨下着细雨,天气微微有些寒冷,晨雾和稀疏的柳树,让沙滩看起来更加的妩媚。这两句写雨过天晴,心情也从冬天清晨的凄凉转变为天气变晴,萌发出春意的开心。在寒冬腊月中捕捉到物象的转变,这也能够表现出苏轼豁达开朗的性格。接下来又写到洛涧的水汇入到了淮河中,水势慢慢变得非常浩大,视觉上看起来苍茫一片。苏轼看到柳树萌发出春意之后,就想到过一段时间水涨,春意变得越来越浓郁。



下片写出他跟好友一起游玩的时候还进行了野餐,并且非常开心。一个白色的香茶,还有一盘翡翠一样的蔬菜,满满春意。"雪沫乳花"指的是检查的时候表面浮起来的白泡。之后又提到了两种植物,这些植物是古代立春之后才会有的,也标志着立春。古代立春也是很讲究的,要给亲朋好友送来的春季蔬菜和水果等,称为"春盘"。

最后一句,也是最经典的一句,千古名句,意思也很通俗易懂,就是这世间真正有意思的还是清淡的茶盘。春天给人的感觉是很舒适的,气温不高不低,植物开始发芽,一切都生机勃勃。其实其中也是有哲理性的,苏轼在尝鲜的时候很喜悦,从某种意义上是说他喜欢舒服的生活态度,世间真正有意思的是简单的欢愉,可见他的审美高雅,豁达的生活态度。



结语

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这句可以说是一个至理名言,我们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褪去了过去青涩,也放弃了追求轰轰烈烈人生的念头,选择追求适合自己的简单舒适的生活,可能这也是我因为很多人不知道全文,只知道这一句的原因。

不过每个人追求的生活状态都是不一样的,如果是你,你会选择苏轼这样的生活态度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7
是苏轼的《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这首词是苏轼和好朋友一起在南山游玩之后冬天写的,这算是一篇游记吧, 描写的当时自己的心情,"人间有味是清欢" 这话还是蛮多人熟识的。
第2个回答  2020-11-07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这是一首纪游词,以时间为序来铺叙景物。虽然是写景,但是却表现了作者的人生态度。
第3个回答  2020-11-07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茶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出自苏轼《浣溪沙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第4个回答  2020-12-07
清欢真难得

求《浣溪沙》苏轼词的翻译赏析:人间有味是清欢
人间有味是清欢。这清新欢娱的生活,真是人生的一种快乐啊。出自苏轼《浣溪沙 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注释:媚晴滩:装饰晴滩。晴滩指南山附近...

人间至味是清欢的全诗 人间有味是清欢原句
“人间至味是清欢”的原句为“人间有味是清欢”,出自苏轼的《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全文: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译文 细雨斜风天气微寒。淡淡的烟雾和稀疏的杨柳使初晴后的沙滩更妩媚。

苏轼人间至味是清欢全诗 苏轼人间有味是清欢全诗
苏轼的“人间有味是清欢”出自《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全诗如下:《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重点内容:“细雨斜风作晓寒”:描述了冬天早晨细雨...

“人间有味是清欢”的出处是哪里
“人间有味是清欢”出自宋代苏轼的《浣溪沙》。“人间有味是清欢”全诗《浣溪沙》宋代 苏轼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作者简介(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苏轼人间至味是清欢全诗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作品出处】出自《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是宋朝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词。词的上片写早春景象,下片写作者与同游者游山时以清茶野餐的风味。作品充满春天的气息,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反映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热爱和健胜进取的精神。【作品原文】浣溪沙 ...

苏轼人间有味是清欢全诗
洛涧的水流入淮河,水势渐显浩渺。品茗时,雪沫乳花在午盏中翻腾,配以新鲜的春蔬,如蓼茸蒿笋,体现出清新的野餐风味,苏轼感慨“人间有味是清欢”,表达了他对简朴生活的热爱与对生活情趣的深刻理解。这首词不仅展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也传达出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在色彩清丽的画面中,读者能...

苏轼人间至味是清欢全诗
苏轼的《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人间至味是清欢这首宋朝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浣溪沙》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色与作者与友人共赏的清欢时光。上片通过“细雨斜风”、“淡烟疏柳”和“入淮清洛”展现了初春的清新与渐行渐远的水势,而“雪沫乳花”和“蓼茸蒿笋”的描绘则让人感受到午间品茗野餐的闲适与...

“人间有味是清欢”出自哪里?“清欢”怎么解释?
人间有味是清欢出自苏轼的《浣溪沙》。“清欢”的解释:一、清欢的字面意义 “清欢”这个词,从字面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清淡的欢愉。在这种状态下,人们远离喧嚣,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然的和谐。二、清欢的深层内涵 在苏轼的诗词中,“人间有味是清欢”传达的是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这里的“清欢”不仅仅...

人间有味是清欢表达什么情感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原文_百度知 ...
人间有味是清欢表达了欣赏美景的喜悦,品茶尝鲜的舒畅,远离世俗干扰的闲适之情。“清欢”即清淡的欢愉其意趣表现在对平静、疏淡、简朴的生活的一种热爱,也是对宁静无忧的田园生活的向往。该诗句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原文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出自苏轼哪首词?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浣溪沙 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这首词是苏轼贬谪黄州四年后再迁移汝州时写的。上阕,诗人用素描的手法,给我们描画出一幅淡雅的富于动感的水墨画似的景色:冬尽春萌,早上,细雨斜风,乍暖还寒,山中淡烟疏柳雾朦胧,河边突然阳光明媚...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