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小龄童版的西游记真的拍的很好吗

如题所述

老版难以超越的原因有很多很多啦。剧中那些无数神曲先放一边,辨识度很高的美女,比如少女一看就是少女(怜怜),少妇就是少妇样儿(百花羞),正房就是一张正房脸(铁扇公主),小三一看就小三(玉面狐狸),妖精就是妖精,神仙就是神仙(七只蜘蛛和七仙女的气质、打扮等绝对不会搞混的),这些也不用提了。那些原滋原味、好些只能在风光记录片里看到的风景,也不是这次我主要想说的(以前也盘点过老版西游记的拍摄地)。
1. 关于六小龄童的成功
六小龄童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机遇,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演西游记,可以说是他脱胎换骨的历程,对他的改变真的不亚于西天取经对孙悟空的历练:他完全克服了娇气的毛病。一双近视眼练得炯炯有神。性格由内向变得活泼。演技和猴戏水平均大幅度提升。
(建议各位看看他的《过年》《连城诀》《燕子李三》以及演的周恩来,胡适,绝对不会让你有猴子的联想。他演技真的很好)。
在黄果树瀑布,他险些毙命;为了特效,他差点被爆头;日复一日的复杂化妆弄坏了他的皮肤;长期盯着大太阳看弄得他眼泪直流……为了美猴王炯炯有神的眼神,他真的是下了一番苦功。
我们可以看到,最初拍试集《除妖乌鸡国》时,他的眼神比较空洞涣散:那时的他,看上去更像一个文弱隽秀的书生。但随着不断的苦练,他的眼睛开始有神了,有戏了:慢慢变成了我们熟悉的样子:应该说,上天本来是把演好孙悟空这个大任降在他哥或他爸身上的,但阴差阳错,降在了肩膀本来非常稚嫩的他身上。而他用自己千百倍的努力,为世界缔造了一个经典。
所以说,别的孙悟空演员演戏,是为了赚钱,为了工作。六小龄童演,是为了使命,为了责任,为了家族的光荣。别的孙悟空演员演戏,是用档期,用演技。六小龄童演,是用生命,用血泪,用自己家族几代的积淀。
不知道各位90后小时候有没有看过一个动物情景剧《毛毛和哈利》,是一只狗和一只大猩猩演的,都是真的动物,然后人给配音。
所以小时候看西游记,我以为他们和这个剧的做法一样,一度以为演孙悟空的是只真猴,当时还很纳闷从哪个动物园找来的,又能说人话又能演戏演这么好。因为当时我没法想象给人身上粘那么多毛是啥感觉。
后来当我知道这是人扮演时,很震惊。自然敬佩也就油然而生。
再次向章老师致敬。
以及,我们不应该忘记为了这个角色的成功,那些幕后辛勤付出的人们:
给儿子倾囊相授的六龄童章宗义
历尽坎坷不改初心的导演杨洁女士
国宝级化妆师王希钟老师
出神入化的配音李世宏,李扬
音乐制作人许镜清,姚明(重名而已)
六小龄童的几位替身徐霆雷,丁健,任凤坡等
2. 关于六小龄童演猴子的非议
我想说的是,对章老师的肯定和崇拜不代表我得罔顾事实。他让我比较不能理解的有以下几点:
不承认替身。其实他有好多个替身:
玩蹦床表演的都是替身,试集里是江苏体工队的几位跳水运动员。不过,片头悟空的那几个蹦床动作的演员是哪里的,我就不太清楚了。
弼马温骑马的背影是锡林浩特大草原上的骑兵团的战士。因为一般的演员不懂马性,带不了大队马队冲着一个方向跑,所以只能找专门的战士。
悟空出海学艺时,划船的背影是东山岛当地水性最好的渔民。其实水性再好,当时又没有什么保护措施,所以危险性也是相当大的吧。
下面这个也是替身,猛一下看不出来吧?这是莲花洞那段,因为这里六小龄童已经演了九尾狐狸精,所以孙悟空只能找别人了。扮演者是副导演任风坡,这个替身最厉害,正面特写,都是些什么神一样儿的化妆师啊。
3.为什么86版的西游记最为经典?
最后要说的是对现在一种流行说法的看法。现在很多人认为,86版电视剧拍的过于简单、幼稚化,把《西游记》应该有的佛道宗教哲理内容没拍出来。
我认为:首先这种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86版确实有这个弊端,事实必须承认。
第二,承认事实之后,我们要看到,为什么会这样?看历史人物要有历史之同情,就比如你不能说因为100年前美国造不出iPhone,就说那时候美国科技不行,没这道理。
86版已经过去整整30年了,可以算历史了。
试想,86版从开拍到播出才是80年代,距离某事件结束10年都不到,在思想、技术各方面都远远落后于今天的前提下,对原著理解不够深入甚至错误是在所难免的。
第三,《西游记》的内涵很丰厚,有佛道哲理宗教内涵不假,但更有幽默酣畅的文风、引人入胜的故事、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昂扬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对英雄主义的追寻。
而且应该说,后者才是《西游记》的最大价值所在,是这部经典长盛不衰、广为流传的根本原因。明中期是神魔小说的涌现期,可是为什么只有《西游记》成就最高,最为人熟知?
最大的原因就是《西游记》是真正的文学作品,她也写宗教,也写佛道,但她却完全不像那些“释氏辅教之书”一样僵化无聊,而是充满了文学的意趣。正是由于这一点,《西游记》才能不朽。
试想如果不是《西游记》这么精彩这么好看,孙悟空猪八戒这么令人喜爱,谁管你书里面有没有宗教内涵,哲理内涵?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现在很多研究《红楼梦》的也有这种倾向,过分关注文本以外的东西,把小说本身博大精深的内涵却置之脑后)
你把《西游记》的宗教哲理内涵注意到了,可是对其幽默酣畅乐观的风格却忽视了,那才真是舍本求末、缘木求鱼之举。
明乎此,我们就会发现,认为86版幼稚简单的观点有其片面性,没有认识到86版的杰出成就和贡献:在表现幽默酣畅的文风、引人入胜的故事、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昂扬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对英雄主义的追寻这些主导方面,86版绝对是成功的,而且后来的几部在这方面鲜有能及者。
更重要的是,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部我们国人自己拍摄的、比较忠实于原著的《西游记》,才能让无数国人、尤其是文化程度较低的国人最起码知道了《西游记》是怎么一回事,才没有被日本美国搞出来的离原著甚远的那些东西带偏。
从这一点来说,86版在传播原著乃至整个中国古典名著的事业上,有其不可磨灭的筚路蓝缕、开疆拓土之功,值得永远铭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