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虎门,长安,常平,樟木头的名字由来是什么...谢…

如题所述

虎门镇:
因地处珠江之出海处,有大虎,小虎二山对列如门,故名。

长安镇:
原名沙浦头,因李姓人多,民国三十年(1941年)效唐代京城长安而得名长安圩。镇因圩名。

常平镇:
清中叶,屋厦村部分村民从商,择水运方便之荒滩建常平村,以祈和平竞争。镇因圩名

樟木头:
清乾隆年间(1763——1795)建村,因周围长满樟树,故名樟木头围,后因广深铁路途经,商业发,村成圩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19
、小虎山,又名虎头山,俗称虎头门。据《广州府图经志》:“东莞县西南大海中,有大虎、小虎,二山相次,若虎踞之状,故名虎头门。”
第2个回答  2013-09-19
虎门就是要二座大山的来的
第3个回答  2013-09-19
虎门,象形地名,原指珠江口上大、小虎二山。
大、小虎山,又名虎头山,俗称虎头门。据《广州府图经志》:“东莞县西南大海中,有大虎、小虎,二山相次,若虎踞之状,故名虎头门。”
虎头门在宋代曾称秀山,末代皇帝赵丙曾流亡至此。陈伯陶引《方舆记要》:“宋景炎二年,元将刘深攻帝于浅湾,张世杰战不利,奉帝退保秀山。明廖永忠下东莞,次虎头关即此。”明末张二果《东莞县志》曰:“二山对列,束隘如门,轩昂头,隐若虎距,潮汐出入,势甚雄激,南控零丁,为省城门户。”
清初,虎头门简称虎门。康熙年间,邑令钱以垲在《岭海见闻》有记:“莞治西南五十五里巨海中,大虎、小虎两山对峙名曰虎门。滇黔交桂,百粤诸流胥纳焉,天之阳气从此而入,淮南子所谓阳门也。其内有狮子雄峰,犀西巨轴,耸立抉胥,相为犄角,其前有武山,横档并列左右,武者雄猛威武,横档者横立海上,独当其冲,于虎门均有藩屏捍卫之功焉;至如海南栅、南沙、宁洲诸岛,从海拥起,随波漂荡,或沉或浮,俨如八阵鱼腹,排列截流,以壮形势,其外则合阑龙穴,零丁诸洋,南出佛堂,东临碣石,控驭诸番;诸番入贯往来出入,必经于此,故虎门为全粤之门户,实为沧海之大观也!”
康熙十六年(1687年),虎头门寨移迁石旗岭下(今大人山),嘉庆十五年(1810年),建署虎门水师提督,统管全省水道军防。从此,虎门寨城内外水陆之域统以“虎门”称谓。
樟木头镇在明朝以前,称为“泰安”。到清朝时期,这里四周举目皆是樟树林,相传当时有一位官员出巡路过此地,因感疲累,于是觅得林中一块石头,稍做歇息,随即闻到幽幽清香,顿觉心旷神怡,便问随从这种树木的名称,随员查证禀告为樟树,而大人坐的树头为樟木头。巡官乃一时与之所至,将“泰安”易名“樟木头”镇,沿用迄今!!!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