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代诗歌中,为什么“猿”的意象是伤心、感伤的?

如题所述

原因:

在古代诗歌中,借猿啼写别离和悲苦之情。而这一现象又源于古人在猿猴吟啸特征基础上通过联想、想像创作出的许许多多悱恻动人的传说。

除了这个之外,还有的古诗借猿猴食性写愁苦生活,抒悲苦之情。借猿猴轻灵特性写尚武情怀。借猿猴为君子所化抒发对忠义之士的赞美之情。借猿猴好动特性写人心神安定、杂念全消的心境、禅境。借猿猴与人相近特性写对徒有其表的人的讥讽之情。

扩展资料

用猿猴表达诗人感伤的诗句

1、五月不可触,猿鸣天上哀。——(唐)李白《长干行》

译文:五月水涨时,滟滪堆不可相触,两岸猿猴的啼叫声传到天上。

2、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译文:谢灵运住的地方如今还在,清澈的湖水荡漾,猿猴清啼。

3、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唐)刘长卿《新年作》

译文:山中猿猴和我同度昏晓,江边杨柳与我共分忧愁。

4、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唐)杜甫《登高》

译文:风急天高猿猴啼叫显得十分悲哀,水清沙白的河洲上有鸟儿在盘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3
  在古代诗歌中,借猿啼写别离和悲苦之情。而这一现象又源于古人在猿猴吟啸特征基础上通过联想、想像创作出的许许多多悱恻动人的传说。这类传说主要分为三种。一是人猴婚媾说:人、猴因某种机缘婚媾,日久生情,终又不得不分开,因而生出诸般悲怆来。如《传奇》中记:秀才孙恪和袁氏结成美满婚姻,后袁氏恋旧林化作老猿离去。在化作老猿之前袁氏还留诗一首:“刚被恩情役此心,无端变化几湮沉。不如逐伴归山去,长啸一声烟雾深。”袁氏带着怅恨无奈化猿而去,颇为动人。二是猿猴母子分离说。干宝《搜神记》载:“临川东兴,有人入山,得猿子,便将归。猿母后自逐家。此人缚猿子于庭中树上,以示之。
  其母便搏颊向人,欲乞衷状,直谓口不能言耳。此人即不能放,竟击杀之。猿母悲唤,自掷而死。此人破肠视之,寸寸断裂。”三是恋主说。《王氏见闻》载:王裕养一顽猴,唤作野宾。野宾颇通人性,喊之皆应,却又顽劣异常,终被作上标记放归山林。两年后,王途经汉江之滨,野宾离开群猴来到马前。王喊之“野宾”,猿皆应答,终哀叫数声而去。王于是作诗云:“嶓冢祠边汉水滨,此猿连壁下嶙峋。渐来仔细窥行客,认得依稀是野宾。月宿纵劳羁绁梦,松餐非复稻粮身。数声肠断和云叫,识是前年旧主人。”

  除了这个之外,还有的古诗借猿猴食性写愁苦生活,抒悲苦之情。借猿猴轻灵特性写尚武情怀。借猿猴为君子所化抒发对忠义之士的赞美之情。借猿猴好动特性写人心神安定、杂念全消的心境、禅境。借猿猴与人相近特性写对徒有其表的人的讥讽之情。具体可见

参考资料: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6-12-12
传说猿的叫声就象是人类在悲哀时所发出的声音有相似之处,所以当诗人心情沮丧之时回情不自禁的把猿的叫声当成是自己内心的体验,因而有"猿鸣三声泪沾巾"'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第3个回答  2006-12-12
猿的啼叫很像人的悲号啼哭,所以古时候人们形容伤心欲绝都喜欢借用“猿啼”一词。成语鸟哭猿啼就是由此而来。
第4个回答  2006-12-12
可能是因为猿鸣叫的声音太过凄厉了吧~~~
不过这也主要和诗人的心境有关系~~~
"一切景语皆情语"呀~~~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