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末南宋初赵构面临的政治形势严峻还是明末崇祯面临的政治形势严峻?

如题所述

  赵构:
  赵构于公元1121年(宋徽宗宣和三年)封为康王。公元1126年(钦宗靖康元年)春,金兵第一次包围开封时,他曾以亲王身分在金营中短期为人质。当年冬,金兵再次南侵,他奉命出使金营求和,在河北磁州(今属河北)被守臣宗泽劝阻留下,得以免遭金兵俘虏。金兵再次包围开封时,受命为河北兵马大元帅,宋廷令其率河北宋兵救援京师,但他移屯大名府(今属河北),继又转移到东平府(今属山东),以避敌锋。宋徽宗和钦宗为金兵俘虏北去,他于次年五月初一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成为南宋第一代皇帝。
  宋高宗是南宋初年投降派的首领。南宋政权初建,他曾起用抗战派李纲为宰相,但不久即赶走李纲,同宠臣汪伯彦、黄潜善等人放弃中原,从南京应天府逃到扬州,一意享乐。公元1129年(建炎三年)旧历二月,金兵奔袭扬州,他狼狈渡江,经镇江府到杭州。迫于舆论压力,他不得不罢免汪伯彦、黄潜善等人。苗傅和刘正彦利用军士对朝政的不满,发动政变,杀宋高宗信用的同签书枢密院事王渊和一批宦官,逼迫宋高宗退位。文臣吕颐浩、张浚和武将韩世忠、刘光世、张俊起兵“勤王”,宋高宗得以“复辟”。他继续派使臣向金朝乞降,哀诉自已逃到南方后,“所行益穷,所投日狭”,“以守则无人,以奔则无地”,要求金朝统治者“见哀而赦己”,不要再向南进军。对于抗金战争却不作任何有力的部署。九月,金兵渡江南侵,宋高宗即率臣僚南逃。十月到越州(今浙江绍兴),随后又逃到明州(今浙江宁波),并自明州到定海(今浙江镇海),漂泊海上,逃到温州(今属浙江)。直到建炎四年夏金兵撤离江南后,他才又回到绍兴府(今浙江绍兴)、临安府(今浙江杭州)等地,后将临安定为南宋的都城。
  金兵暂停南侵,宋高宗便抽调精兵镇压荆湖、江西、福建等路的农民起义军和盗匪,巩固了自己的统治。他虽然在防御金兵方面作了一些部署,任命岳飞、韩世忠、刘光世、张俊等人分区负责江、淮防务,但只把军事部署作为乞降的筹码,始终没有收复失地的打算。他把金朝派到南宋进行诱降活动的秦桧引为亲信,任为宰相,伙同秦桧加紧进行投降活动,竭力压制岳飞等将领的抗金要求。当绍兴十年(1140)各路宋军在对金战争中节节取胜时,宋高宗担心将领功大势重、尾大不掉,又怕迎回钦宗后自己必需退位,于是下令各路宋军班师,断送了抗金斗争的大好形势。十一年,解除岳飞、韩世忠等大将的兵权,向金朝表示坚决议和的决心。不久,他与秦桧制造岳飞父子谋反冤案,以“莫须有”的罪名加以杀害,遂同金朝签定了屈辱投降的绍兴和议,向金称臣纳贡,以换取金承认自己在淮河、大散关以南地区的统治权。
  公元1141年(绍兴十一年)十一月和议签定后,按金朝规定,秦桧事实上成了终身宰相,宋高宗虽对他日益猜忌,却仍纵容他专权跋扈,对主张抗战的臣僚加以排斥和打击。即使在秦桧死后,宋高宗仍委任投降派万俟□、汤思退等人掌政,坚守对金和议条款,每年除纳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外,送给金统治者贺正旦、生辰等的礼物也“以巨万计”,只要金朝统治者索取玩好,宋高宗立即下令搜访送去。对其统治区的人民,却巧立名目增加搜括,使南宋的赋税名目比北宋时更多,剥削更加残酷。
  公元1161年(绍兴三十一年)秋,金海陵王完颜亮大举南侵,宋高宗又想再次逃离临安府。金海陵王渡江失败,被部下所杀(见采石之战)。宋高宗遣使贺金世宗完颜雍即位,准备再次对金议和。宋高宗在当了三十六年皇帝以后,于公元1162年(绍兴三十二年)六月以“倦勤”,想多休养为由,传位给养子赵昚,是为宋孝宗。他自称太上皇帝。

  崇祯:
  明思宗朱由检(1610-1644),生于立春日,父朱常洛,母刘氏。崇祯为朱常洛第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勤勉,同时也是最具悲剧色彩的皇帝。 “无力回天”这四个字,可以概括崇祯的一生。 朱由检与其兄长朱由校在位时间均短(明光宗朱常洛生有七子,五子夭折,只有朱由检和明熹宗朱由校长大),16岁的崇祯继承帝位。此时明朝因小冰河期天气异常寒冷,灾荒频繁和外敌频繁入侵在风雨中飘摇。 天启七年(1627)八月丁巳,崇祯即皇帝位。十一月甲子,安置魏忠贤于凤阳,十一月乙巳,魏忠贤缢死。十二月,魏良卿、客氏子侯国兴伏诛。崇祯元年(1628)正月丙戌,戮魏忠贤及其党崔呈秀尸。六月,削魏忠贤党冯铨、魏广微籍。崇祯二年(1629)正月丁丑,定逆案,自崔呈秀以下凡六等。 这一系列的举措,雷厉风行地清除了魏忠贤和客氏的势力,巩固了自己的政权地位,阉党之祸逐渐澄清。使得朝野上下精神为之一振;然而初登皇位的崇祯,在诛灭魏忠贤势力的同时,也促使明末庞大的文官势力更加膨胀。 16岁登基的崇祯执政时,明朝处于内乱、外患、地方势力割据、庞大的文官集团把持朝政,整个明帝国可谓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崇祯勤俭勤勉,兢兢业业,付出全部的精力与明末庞大的文官集团抗争,17年来用尽心力意图复兴明室,最终城破自缢。

  赵构的敌人一直都是金人,另一个威胁是徽钦二帝,还被当成俘虏回不来,他占领的南宋局面稳定,地位富裕,民生较好,南宋的税收依然是世界之冠,可以说除了打不过金国就没有什么大问题了。可是崇祯不同,他刚登基时就有来自魏忠贤的威胁,铲除了魏忠贤,就有来自农民起义、来自手下官员、来自满洲的三方面敌对势力,可谓内忧外患。他的官员结党营私、徇私舞弊、贪赃枉法、目无尊上,他的百姓无田可中、饿殍满地、四处烽烟起义,满洲军势力逐渐强大、军将齐备、兵马优良,面对这种情况几乎是个死局,这种政治局面才称得上真正的严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7-11
明末更严峻。
明末党争严重、小冰河时期、土地兼并严重、满清发展壮大、政治腐败、军队腐败、然后赶上了农民起义。
南宋的灭亡主要是由于统治者没有看清楚形势,当蒙古攻打金国的时候,不知道唇亡齿寒,只记得金宋之间的仇恨,给金国下绊子,让蒙古轻松地灭掉金国,而由于有宋一代军队战力不强,面对蒙古骑兵的攻打,不堪一击。南宋并没有明末严重的党争、粮食减产、宋代商业发达减缓了土地兼并带来的矛盾、没有农民起义,纯粹是拜于军事上的失策。所以这并不是政治形势严峻,而是由于朝堂上的统治者毫无战略眼光+军队太弱造成的。
第2个回答  2010-07-11
其实,我觉得这个没有办法相比较,因为他们所处的年代与环境都不怎么相同。

首先赵构将朝廷迁至临安,富庶的江南是其政权的有力保障,并且江南稳定太平 但北方却有强势的金国,随时有千军万马下江南的举动,所以议和成为其最主要的手段,

崇祯皇帝坐拥千里江山,却腹背受敌,首先由闯王的农民军,明朝军队节节败退,原本以为辽东太平无疑,却出了个吴三桂,大开山海关之门,使由多尔衮统帅的清朝军队踏马平川,所以跟本没有可比性

鉴定完毕,
第3个回答  2010-07-11
北宋政治还行,就是没将!而崇祯本人就不懂政治,没有政治家那种眼光和魄力!崇祯那是咎由自取~忒小气了!仓库里一大堆金银财宝不舍得用来打仗~让大家捐钱!大臣当然不愿意了!你自己的江山自己都不舍得花钱,让大臣捐,谁给你!再加上杀了袁崇焕!一下子把文武大臣的心都上伤透了!孙承宗在辽东布置的军事防御可以说的固若金汤!甚至要了努尔哈赤的命!即使后来皇太极入关也是绕了一大圈子绕过辽东的。看看这些崇祯时候的将领:孙承宗,李成梁,袁崇焕,毛文龙,祖大寿~~甚至降清的洪承畴,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为什么这些叱咤风云的人物死的死降得降。只能说明崇祯没有政治家的手腕,即使把他老祖宗朱元璋的一批悍将给他,还是会输掉江山!
第4个回答  2010-07-11
这比本没什么悬念了 赵构那时候还算有不少的人顶他 轮到崇祯了 所有的大臣一听鞑子打来了 第一个想到的不是怎么打退敌军 再不济也要守主老祖宗的基业 而是想到的怎么去投降 崇祯算是明朝除了朱元璋之外最有水准的皇帝了也不像那个一心想要做木匠的先辈,可到了最后,要开个紧急会议商议退敌 (那时候皇宫有个通知大臣开会的大钟) 崇祯凄凉到自己亲自去敲了半天都没一个大臣赶来 (大臣都跑去投降了,谁还在乎他啊,自己保命都来不及)2个皇帝一个还有他的政府机构 一个就剩个光杆司令了 楼主自己看看哪个严峻吧
第5个回答  2010-07-11
南宋的北方金国虽是强敌,但由于管理北方缺乏有点统治,多是依靠地方傀儡政权,北方各地反抗势力尤存,想要继续南下,势必是强弩之末。更兼南宋朝廷中不乏能征善战之辈,如韩世忠等。
崇贞时期的后金则锋鋩毕露,势力大增,可惜明末朝廷中贪腐怕死之人颇多。外患甚于南宋,而朝廷尤腐败甚于南宋,故,南宋好于崇贞。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