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墓畔口占是什么之作

如题所述

萧红墓畔口占是诗人戴望舒在萧红墓前凭吊时的口占之作。

它包含了诗人对朋友的真挚怀念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沉感慨。诗句采用口语,质朴且明快;叙述十分简洁,却能让细腻而又深沉的感情从中自然地抒示出来。

扩展资料:

萧红在1942年因病客死香港,葬在浅水湾,年仅31岁。诗人在1938年去香港,1941年香港沦陷,他因宣传抗日而被捕入狱,并受伤致病。1944年作者虽已获释出狱,但祖国山河破碎依旧,作者心情仍然是十分沉重的。作者前往浅水湾探访萧红的墓地,这首诗是作者在萧红墓前凭吊时的口占之作。

但是他上路了,且到达了。有多少情意在这句话中看不出来呢?有多少情意才能让一个人“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来与你相见?这种表达感情的方式十分节制含蓄,通过对现象的陈述来表达感情。这就好比用“茶不思饭不想”的现象来表达我对你的思念,用“魂不守舍丢三落四”来表达我对你的挂牵。

那么再对比第二句“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动作上是“放”,与“走”这个持续性的动词形成对比。“放”在时间上的短暂又与“六小时”形成对比。“放”与“走”“六小时”的对比是一轻一重一短暂一持久一温柔一紧张。

如果这样解释不能让你感觉到效果,那么这句手法类似的诗也许更加明显:“ 那一年,我磕长头拥抱尘埃,不为朝佛,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我细翻遍十万大山,不为修来世,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

感情上的“红”,意味着积极欢欣。与第一句的“寂寞”形成对比。为了一面的欢欣我愿承受漫长的寂寞。空间上的“头边”,意味着亲近。与第一句的“长途”形成对比。距离再远我也可以在你身边。

第三句“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与第四句“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形成对比。一个人在焦急等待,一个人在卧听闲话。嗯,我们是在讨论悼亡诗。所以应该说生者在受着煎熬,在焦急等待。而生者心中的死了的人却是悠闲自在 。

我们注意时间点,1944年,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啊。戴望舒的这种悼亡实是在战争年代的真心羡慕死者。欲超脱而不得的心境可见一斑。

就悼亡诗而言,这首诗含蓄蕴藉、内涵丰富、情意深长,表现手法不平不奇、表达感情不藏不露、表明思想不急不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