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重文轻武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如题所述

宋太祖赵匡胤靠政变(黄桥兵变)夺取后周的政权,建立了宋朝。
为了防止武将也像他自己一样,用兵变的方式推翻他建立的宋朝,赵匡胤就剥夺了武将的兵权(史称“杯酒释兵权”),采取了重文轻武的政策。
赵匡胤的这种政策,确实有效地防止了兵变的发生,两宋三百年没有发生过兵变;但也使宋朝文强武弱,在与外敌的战争中很少取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9-23
其实,宋朝在重文轻武这个事情上,作对了一件事,又做错了一件事,作对的那些事从此之后被中国乃至世界各国效仿(不一定是直接学宋朝,但都是按照宋朝那个思路在做),而做错的那件事,更是为宋朝招来了大怂王朝,中国最弱王朝等等骂名,说实话,我觉得宋朝挺冤的,至少说宋太祖赵匡胤是很冤的。

首先,宋朝在重文轻武这件事上,作对了的事,就是不让武将掌握中枢权力。这个做法是非常正确的。不管是汉还是唐,掌握中枢权力的人同时掌握兵权,就会形成军阀割据,使得中央对地方缺乏掌控力度,所以汉末群雄割据,唐朝藩镇割据,五代十国的各种割据,这都是血的教训,从这个血的教训中,大宋王朝开创者赵匡胤总结出来一个经验,那就是,武将只能管兵,决不能干政。

因此他在上任后很快将那些从龙功臣的兵权解除掉,让他们安享富贵,不让他们参与中央权力机构。但是赵匡胤作为一个武将出身的皇帝,他也很清楚,武力对于一个国家多么的重要,因此他对于守边大将依旧给与足够的权力和信任,从而确保大宋边境的安宁,但是对于中枢机构的掌权武将,赵匡胤是予以坚决打击和压制的,因为他懂得掌握军队的武人如果同时参与最高政务,对于国家是弊大于利的,乱世定天下的时候这样尚可,太平时日是绝不可如此的。关于这一点,可以参照近现代那些军政府,尤其是二战时我们的邻国日本,就可以知道军人掌权对国家的危害有多大。

赵匡胤的本人的意思,绝对不是要用文人压过武人,要削减尚武精神,而是分工明确的各司其职的构想,可惜他弟弟赵光义是个文人,完全没有他哥哥的高瞻远瞩,因此他上台后只想到了一点,那就是一切维稳。于是乎他上台后大肆提高文人待遇,打压武人,最后弄出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国家出来。

诚然赵光义的这一番作为,为北宋带来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和平发展,经济腾飞,但同时也为北宋后来外战弱势埋下了祸根,因为他的所作所为,从真正意义上打消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尚武精神,而这是很可怕的。

这就是宋朝重文轻武政策做错的一点,也是为后来宋朝招来无限骂名的一个措施。

在我看来,其实赵匡胤想要建立的,是一个崇文抑武,文武各司其职的平衡政府,而赵光义建立的,才是真正的重文轻武,以文压武的政府,崇文抑武和重文轻武,两字之差差了十万八千里,所谓抑武,是为了抑制过度膨胀的武力,让其处于可控状态,所谓轻武,是轻视武力,认为武力有害无益。

所以要看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就必须追本溯源回到赵匡胤那里,从他那里,我们可以看出他早已经为当今的主要强国做出了最基本的治国规划,事实上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强国,都是按照赵匡胤的这个构思在处理文武关系的。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