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还有读书人的气节这类说法,现在还有吗?

如题所述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每每国家危难时,多有一些市井豪杰站出来,他们不计个人得失,不服国家被欺凌,怀着一腔热血去为国付出。相比之下,一些自诩书香门第之人,逢国家危难,却贪生怕死,卖国卖民。宋之秦桧,明之孙之獬,正是其中代表。

读书人是缺乏骨气的。读书人饱读四书五经,苦练君子六艺,在历朝历代都是统治阶层最重视的群体。所谓士农工商,士人大部分是从读书人里选拔出来的。然而,一些深受皇恩的读书人却是如何回报国家社稷的呢?

隋之宇文化及,出身名门,却欺凌霸市,与敌国通商,更做出弑杀隋炀帝杨广,霸占后宫之事。宋之秦桧,沐浴皇恩,却贪生怕死,与金国交好,卖国求荣,更以莫须有罪名害死精忠报国的岳飞,至今跪地不起。明之孙之獬,甘为阉党,清军入关,卖国求荣,更提出剃发令之事,无数百姓死于剃发令,堪称明末清初最大汉奸。

自古以来,读书人掌握着权力与话语权,在一些没有良知的读书人手里,这些就成了他们祸国殃民最好的武器。他们一边大造声势,一边又喊着自己冤枉。面对赵高的弄权,他们可以指鹿为马;面对董卓的暴虐,他们可以容忍董卓废帝弑后;面对外族入侵,他们可以卖主求荣。古往今来,太多读书人为了自身利益,而丧失了骨气。

所谓百无一用是书生。书生读书写诗,但却没有学到儒家文化的忠君报国。日本侵华时,一些文人大家是怎样做的呢?

周作人,文笔极佳,是鲁迅的弟弟,著名的文学大家,思想家,但面对日军的侵华,他认为日军力量不可抵挡,为日伪办事,修改课本,慰问在华受伤日军,堪称文学界第一大汉奸。胡汉民,著名文人,其文采让无数女人着迷,却在抗战最艰难时期,鼓吹“和虽不易但也要和”,写了不少卖国文章,为汪伪集团洗白。

这些文人是礼义廉耻吗?他们比谁都清楚,但他们却干出了出卖自己良心,甚至出卖国家百姓的事情来。可他们却把学来的东西,用在对付自己同胞身上。

读书人又是有骨气的。读书人的骨气,不在于其功夫有多高,而是表现在他们的气节骨气的高尚。文天祥面对高官厚禄,至死不降,丹心永照。谭嗣同面对断头身死,无动于衷,横刀天笑。面对民族危难,国家生死存亡,他们甘愿死亡,为民族大义而亡,死得其所。

谁说书生不杀人?清军入关后,史可法死守扬州城,杀敌无数,兵败被杀。太平天国起义失败后,书生张文祥无惧生死,单枪匹马刺杀两江总督马新贻,面对清军,他从容不迫,甘愿受擒,被剖腹挖心。清末时,袁世凯游走各方,杨禹昌、张先培、黄之萌三人在众多士兵的守卫下,以炸弹袭杀袁世凯,虽未成功,却至死不说主谋。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书生的骨气是伟大的,他们中虽然出了一些败类,但更多的是仁人志士。汉有窦武、刘淑、陈蕃三君抨击宦官弄权,清有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公车上书,读书人虽未上过战场,但却以自己的行动来救国救民。

不可否认,读书人里有负心之人,但更多的读书人却代表了中华之骨气。他们有的慷慨赴死,从容就义;有的骂不绝口,至死不屈。在他们心中,民族大义重于天。正如谭嗣同所言: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也正如石达开所云:

只觉苍天方愦愦,莫凭赤手拯元元。

三年揽辔悲羸马,万众梯山似病猿。

我志未酬人亦苦,东南到处有啼痕。

他们本可以活,却选择了死亡。谭嗣同为唤醒国人之血性,慷慨就义。石达开为了保全手下性命,身剐刑,一声不吭,从容就义。他们不同那些贪生之徒,他们也不像那些留用有用之身的士人,在他们眼里,死,不可怕,可怕的是死没有意义。正是有了这些悍不畏死,极具骨气的读书人,中华民族之精神才能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民智则国智,民强则国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