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文官集团是怎么制衡甚至威胁皇帝的?

如题所述

首先,文官集团对于皇权是没有制衡作用的,因为在明朝的制度中,没有任何赋予文官集团制衡皇权的规定,之所以会产生文官集团“制约”皇帝的印象,主要是因为明朝皇帝大多数软弱。事实上,明朝的制度和清朝并没有太大变化,清朝在明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皇权。但在清朝初期,皇帝的权力和明朝基本相同,为什么没有出现明朝的“制衡”现象?就是因为清朝皇帝本身对权力掌握的能力强。

其次,不难发现,所谓的文官“制衡”皇权现象,主要发生在这几个时期:明武宗朱厚照下江南,明世宗朱厚熜即位之初的大礼议,以及万历皇帝前期的张居正时期,和所谓的争国本。通过观察以上几个时期,可以发现,所谓的“制衡”都有其偶然性,比如朱厚照天生对政治不感兴趣,所以文官集团不得不收拾烂摊子;嘉靖即位初期根基不稳,但是就这样,杨廷和最后还是下台了,兴献王也成为了兴献帝,可见群臣对付一个未成年的小皇帝都处于下风;而张居正则是靠着李太后的支持,否则根本进行不下去;而争国本,按照嫡长贤爱的规则,皇后无子,立朱常洛是应该的,万历本人也并不是很喜欢与群臣做斗争的君主,这与其说是制衡,不如说是万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这样,万历还是给朱常洵封了一大片土地建立王国。

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在皇帝与文官的博弈中,皇帝掌握着绝对的主动权,即,皇帝想要掌握权力,那么文官也没办法;皇帝如果懒得掌权,此时文官才能分得一些权力。这也就说明了,嘉靖时期和崇祯时期,二位皇帝对权力的热情很高,此时文官基本没有任何兴风作浪的机会;尤其是崇祯,17年换了19个内阁首辅,群臣也不敢说什么。

那么,对于明朝皇帝不掌权的行为,该如何定义?我认为答主 李子木沆 的说法很贴切,即:行政权的荒废。因为在中国古代,没有西方所谓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的分类方法,而皇帝所掌握的绝对权力,事实上和西方的“行政权”有可对应之处。既然皇帝掌握绝对权力,那么他就应当对所掌握的权力负责,因为其他人不被允许拥有这个权力。所以,当皇帝怠政时,实质上是一种未合理使用行政权的现象,这种做法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是负面的,并不是什么值得大吹特吹的好事。

综上所述,所谓的文官制衡皇权压根不存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