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什么含义

如题所述

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定义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一个反映居民家庭在一定时期内实际可支配的货币收入水平的统计指标。它涵盖了家庭成员通过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获得的所有收入,减去缴纳的税费和社会保障支出等非自由支配的部分。简单来说,这是居民可以自由支配的、用于家庭日常生活的收入。
二、如何查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要查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以访问所在地区的统计局官方网站。以北京市为例,查询步骤如下:
1. 在搜索引擎中输入“北京市统计局”,然后点击搜索。
2. 从搜索结果中选择带有“官网”字样的网址,并进入“北京市统计局”的官方网站首页。
3. 在官网首页顶部任务栏中找到“统计数据”一项。
4. 点击“统计数据”,进入统计数据页面。
5. 在数据页面中找到“月/季度数据”下的“居民收支”项。
6. 点击“居民收支”,即可查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数据。
7. 点击“1季度”,即可查看详细数据。
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内容构成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家庭总收入:指家庭成员在调查期内的所有收入总和,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但不包括出售财物和借贷收入。
- 工资性收入:包括主要职业的工资以及第二职业、兼职和零星劳动的收入。
- 经营性收入:指个体或私营业主在一个记账周期内的全部营业收入或销售收入,以及出租房屋的租金收入。
- 财产性收入:指家庭拥有的动产和不动产所获得的各种收入,如利息、租金、专利收入等。
- 转移性收入: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家庭的各种转移支付,包括离退休金、失业救济金、赔偿等。
2. 个人所得税:指被扣缴的工资薪金所得、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等各种个人所得的税款。
3. 社会保障支出:指家庭成员参加社会保障项目由个人承担的支出,不包括单位承担的部分。
4. 记账补贴:指承担记账工作的家庭成员从统计部门、工作单位或其他途径获得的现金补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衡量家庭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它反映了居民家庭在一定时期内实际可支配的货币收入水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