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的爱尔兰

想知道二战时期爱尔兰岛的资料,尽量详细一些,但是爱尔兰的地理气候什么的就不需要了,百度百科里有~不知道那位大人能帮到我?
补充一下,能不能详细说说43年到45年二战结束时期的爱尔兰岛是什么情况呢?

丘吉尔拿下张伯伦时的资料

张伯伦当时的对外政策:

张伯伦在位时,爱尔兰希望独立,制订了一部新宪法,只承认英王为最高元首,其他完全独立。英国政府承认这种改变,只是公开宣称爱尔兰英联邦成员的地位没有改变。张伯伦考虑到当时欧洲的局势,希望一旦发生战争,爱尔兰不会加入到和英国敌对的一方,因此作出许多让步。爱尔兰希望在北爱尔兰问题上,英国保持中立,但北爱尔兰选举出自己的议会,强烈反对加入爱尔兰,因此爱尔兰没有能够统一。但是爱尔兰和英国在二战中还是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张伯伦和爱尔兰第一任总统德瓦勒拉保持了良好的私人关系。在当时英爱达成的协议中,爱尔兰收回了英国控制的三个港口,但赔付英国一千万英镑。这个协议招致了英国国内的一些反对,尤其是来自丘吉尔,但保守党多数没有支持丘吉尔,后来的评论认为这个协议为在战时爱尔兰支持英国铺平了道路。

侧谈美国无耻之下炮灰的爱尔兰:
二战中美国人很牛,总统罗斯福仗着其他国家(如英国)攻打巴勒斯坦 爱尔兰等国家,借机咬希特勒一口:他写了一封信给希特勒,请求他不要再攻打一些国家,事实上,这些国家确实在被攻打,但都与德国无关。希特勒当时表示为难,只能勉强说罗斯福看不清历史……

谈谈爱尔兰的中立
爱尔兰也属于英联邦,与其他成员国不同,这个国家不愿意为一个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带给自己苦难的国家和国王而战斗。在战争步步逼近的时候,爱尔兰还在寻求分裂。1939年9月12日,一份备忘录从都柏林送抵伦敦,爱尔兰政府禁止任何英国战舰、潜水艇和飞行器进入爱尔兰境内。在德国入侵波兰一个星期之前,德瓦勒拉已经通知德国大使爱尔兰将维持中立。

1940年,张伯伦写信给德瓦勒拉,告诫他一定要小心德国的空投部队。德瓦勒拉和他的助手们商讨应该站到哪一边,他们没有结论,但至少有一点是确定的——他们最害怕的不是德国,而是英国。德国此时也一再保证不会侵犯爱尔兰。

1940年,英国皇家空军赢得伦敦保卫战后,爱尔兰对德国胜利的恐惧和期盼都渐渐衰退了。但德瓦勒拉知道现在不是放松的时候,因为英国终于有机会释放对爱尔兰一直以来的不满。同时,一直支持爱尔兰的美国民众和政府也开始转变态度。当英国和爱尔兰的冲突一触即发之际,德瓦勒拉在医院中拒绝了纳粹德国赠送武器和派指挥官指导防御的建议。

1940年1月和1941年1月,德国轰炸机在爱尔兰的四座城市投下炸弹,并两次空袭都柏林。事后,德国拒绝道歉。希特勒曾经考虑过占领爱尔兰作为轰炸英国的中转站,但后来他明智地放弃了侵占这个棘手岛屿的念头。

英国对爱尔兰的容忍却已经到了极限,丘吉尔已经撤消了对爱尔兰的海上防务,并发动了对爱尔兰的经济和心理战。英国大幅度缩减了同爱尔兰的食品交易,并暗中阻止爱尔兰同他国的海上贸易,但爱尔兰的中立立场没有动摇。

爱尔兰有4万军队,另外有20万预备役,但向美国要求武器支援一直没有结果。珍珠港事件改变了局势,美国同意向爱尔兰提供武器装备、食物和一切工业原料,并承诺支持爱尔兰结束分裂,但条件是向美国军舰开放其港口进行补给。德瓦勒拉已经无法再拒绝,否则就会被民众赶下台。但英国不愿意让爱尔兰重新统一,并且战局进展到此时,对同盟国来说,爱尔兰已经失去了战略意义。

美国却依旧希望爱尔兰能偏向同盟国一方,1944年2月,美国代表威胁德瓦勒拉,要求爱尔兰驱逐轴心国在都柏林的代表,但这个态度强硬的总理没有屈服,并且愤怒地告知美国大使,爱尔兰不惧怕任何入侵者,并一定会战斗到最后一个人。英国和美国其后采取一系列措施,试图孤立南部爱尔兰。但其实在战争期间,有6万爱尔兰士兵加入英国部队,另外有10万爱尔兰工人为英国工厂工作。

爱尔兰人在德瓦勒拉的领导下度过了难关,在此期间,德瓦勒拉组织了一次特别大选,并在选举中大获全胜,再次向世人证明了民众对自己的支持。但在不久之后,就在盟军即将胜利之际,他的一次愚蠢举动却为自己的政治生涯抹上了黑点。1945年5月2日,他来到德国大使馆——几个星期之前,罗斯福逝世后,他曾到美国大使馆哀悼罗斯福——吊唁自杀的希特勒。显然,这位总理过于拘泥于形式。

总而言之
爱尔兰在二战中是中立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6-29
爱尔兰也属于英联邦,与其他成员国不同,这个国家不愿意为一个几个世纪以来一直带给自己苦难的国家和国王而战斗。在战争步步逼近的时候,爱尔兰还在寻求分裂。1939年9月12日,一份备忘录从都柏林送抵伦敦,爱尔兰政府禁止任何英国战舰、潜水艇和飞行器进入爱尔兰境内。在德国入侵波兰一个星期之前,德瓦勒拉已经通知德国大使爱尔兰将维持中立。

1940年,张伯伦写信给德瓦勒拉,告诫他一定要小心德国的空投部队。德瓦勒拉和他的助手们商讨应该站到哪一边,他们没有结论,但至少有一点是确定的——他们最害怕的不是德国,而是英国。德国此时也一再保证不会侵犯爱尔兰。

1940年,英国皇家空军赢得伦敦保卫战后,爱尔兰对德国胜利的恐惧和期盼都渐渐衰退了。但德瓦勒拉知道现在不是放松的时候,因为英国终于有机会释放对爱尔兰一直以来的不满。同时,一直支持爱尔兰的美国民众和政府也开始转变态度。当英国和爱尔兰的冲突一触即发之际,德瓦勒拉在医院中拒绝了纳粹德国赠送武器和派指挥官指导防御的建议。

1940年1月和1941年1月,德国轰炸机在爱尔兰的四座城市投下炸弹,并两次空袭都柏林。事后,德国拒绝道歉。希特勒曾经考虑过占领爱尔兰作为轰炸英国的中转站,但后来他明智地放弃了侵占这个棘手岛屿的念头。

英国对爱尔兰的容忍却已经到了极限,丘吉尔已经撤消了对爱尔兰的海上防务,并发动了对爱尔兰的经济和心理战。英国大幅度缩减了同爱尔兰的食品交易,并暗中阻止爱尔兰同他国的海上贸易,但爱尔兰的中立立场没有动摇。

爱尔兰有4万军队,另外有20万预备役,但向美国要求武器支援一直没有结果。珍珠港事件改变了局势,美国同意向爱尔兰提供武器装备、食物和一切工业原料,并承诺支持爱尔兰结束分裂,但条件是向美国军舰开放其港口进行补给。德瓦勒拉已经无法再拒绝,否则就会被民众赶下台。但英国不愿意让爱尔兰重新统一,并且战局进展到此时,对同盟国来说,爱尔兰已经失去了战略意义。

美国却依旧希望爱尔兰能偏向同盟国一方,1944年2月,美国代表威胁德瓦勒拉,要求爱尔兰驱逐轴心国在都柏林的代表,但这个态度强硬的总理没有屈服,并且愤怒地告知美国大使,爱尔兰不惧怕任何入侵者,并一定会战斗到最后一个人。英国和美国其后采取一系列措施,试图孤立南部爱尔兰。但其实在战争期间,有6万爱尔兰士兵加入英国部队,另外有10万爱尔兰工人为英国工厂工作。

爱尔兰人在德瓦勒拉的领导下度过了难关,在此期间,德瓦勒拉组织了一次特别大选,并在选举中大获全胜,再次向世人证明了民众对自己的支持。但在不久之后,就在盟军即将胜利之际,他的一次愚蠢举动却为自己的政治生涯抹上了黑点。1945年5月2日,他来到德国大使馆——几个星期之前,罗斯福逝世后,他曾到美国大使馆哀悼罗斯福——吊唁自杀的希特勒。显然,这位总理过于拘泥于形式。
第2个回答  2010-06-29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