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朱高煦为何叛乱

如题所述

朱高煦觊觎皇位已久,自恃功高盖世,两次受封都不去上任。早在明成祖时,就私自挑选卫士,又招募精兵3000人,不隶属兵部管辖,纵使他们四处劫掠,兵马指挥徐野驴将他们擒获惩处。朱高煦知道后大怒,手持铁勺,击杀徐野驴,众人都不敢说。朱高煦于是僭用御用车马器物。明成祖知道后十分生气。永乐十四年(1416年)十月,成祖返回南京,得知朱高煦违法之事达数十起,对其予以深切痛斥,剥夺其冠服,囚禁在西华门内,并准备削去王位降为庶人,朱高炽念其兄弟情意,痛哭流涕,请求成祖放过朱高煦,明成祖乃削去其两个护卫,杀了其左右帮凶,于公元永乐十五年三月徙封其到乐安州(今山东省惠民县),命其即日起程。
明成祖把朱高煦封到乐安有两个考虑,一是高煦长期图谋不轨,对其要有所防备,二是乐安离北京不太远,如朱高煦再次作恶,可当日就能擒获,不致发生大的事端。
朱高煦到乐安后,心中怨恨日盛,预谋夺取皇位的心理十分急迫。永乐二十一年八月,成祖御驾北征,死于回师途中,朱高炽即位。朱高煦便加紧了谋取皇位的行动。一方面由其子朱瞻圻在北京窥探朝廷的一举一动,派信使迅速向父亲报告。一方面派遣自己的心腹潜到北京,伺机叛乱。仁宗知道后,反而更加厚待他,写信将朱高煦召回京城,增加其每年的俸禄,赏赐宝物数以万计,仍命其返回乐安。封其长子蟾坦为世子,其余儿子均封为郡王。
不久,仁宗驾崩,太子朱瞻基从南京匆匆赶往北京奔丧。朱高煦得知消息后,策划牛路截杀朱瞻基,派心腹在路上伏击。但由于行动仓猝,没有成功。宣宗朱瞻基即位后,更加赏赐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对这两位皇叔的待遇明显高于其他王府,朱高煦每每向皇上提出请求,多次敷陈利国安民之事,宣宗都一一照办,命令各部实行,然后再付书信向朱高煦致谢。宣宗对群臣说:“皇祖曾嘱咐先皇说皇叔有二心,应当加以防备。而今皇叔所言,全是出于一片诚心,说明他已洗心革面,皇祖的话可以不顺从照办。”此后,不管皇叔提出任何要求,宣宗都按朱高煦的意见一一照办,而朱高煦日益肆无忌惮。
宣德元年(1426年)八月,朱高煦在乐安起兵谋反,派遣亲信枚青等潜到北京,联合朱高煦的旧部作为内应,英国公张辅获知后将他们逮捕,并上奏皇上。当时,朱高煦已与山东都指挥靳荣等约定一起谋反,又联络了天津、青州、沧州、山西等地的都督、指挥作为策应。公开发放刀箭、旗帜,掠夺周边郡县的马匹。设立五军,即前后左右中五路军,由指挥王斌统领前军,韦达统领左军,千户盛坚统领右军,知州朱恒统领后军,朱高煦的儿子们各监督一路军,朱高煦亲自统领中军。世子朱瞻坦居守乐安,指挥韦弘、韦兴,千户王玉、李智带领四哨兵马,部署已定,朱高煦任命王斌、朱恒等为太师、都督、尚书官职等,成立了另一个中央政府,一场叛乱即将爆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6-30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于洪武三年封子9人为王,四子燕王朱棣是其中最出色的一个,后来做了明朝的第三任皇帝,即明成祖。朱棣从小才干超群,很受朱元璋宠爱,17岁时,朱元璋亲自为他挑选开国元勋徐达的大女儿为妻,被封为燕王妃。徐妃很受马皇后喜爱,可是她却整日一幅愁眉哀怨的样子,马皇后便派徐妃的母亲谢夫人到燕王府询问缘由。见到母亲驾临,徐妃很是委屈,便把朱棣嫌她长得不漂亮,不和她同房的事告诉了母亲,马皇后得知原因后,便把此事告诉了朱元璋,朱元璋立即找来朱棣,将他狠狠地痛骂一顿。朱棣深知父亲的脾气,如果得罪了父亲不但日子过不安稳,连性命也有可能不保,何况为了自己将来有所作为,必须设法讨父母欢心。因此,便主动与徐妃和好,两人关系趋于密切,并生下3个儿子,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17岁的朱高炽被朱元璋立为燕王世子。
朱元璋死后,皇太孙朱允炆代父继承皇位,史称建文皇帝。为巩固政权,建文采纳齐泰、黄子澄的建议,实施了“削藩计划”,想削去诸藩王的兵权,诸王与建文皇帝的矛盾白热化。公元1399年,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永乐元年(1403年)推翻建文,做了皇帝,史称明成祖。次年明成祖考虑立太子,在立谁为太子的问题上,明成祖拿不定主意,朱高炽以长子身份立为太子名正言顺,朱高煦在靖难之役中冲锋陷阵,屡立战功,特别是白沟河一战,朱棣眼看就要被瞿能生擒,在几近绝望的情况下,朱高煦率数千精骑赶到,斩杀瞿能父子。他曾几次救父于危难,且力气大,武功好,懂军事,深得明成祖朱棣信任。这时太监黄俨、淇国公丘福、驸马王宁也乘机与朱高煦合谋,向成祖建议立高煦为太子。明成祖左右难定,便问心腹大臣解缙,解缙说:“世子仁孝,天下归心,应立为皇太子。”明成祖还在犹豫,解缙又说:“立世子为太子,不但有了继承皇位的太子,而且有了太孙。”即朱高炽的长子,后来的明宣宗朱瞻基。永乐二年四月四日,立朱高炽为太子,封朱高煦为汉王,朱高燧为赵王。
朱高煦被封为汉王,封国云南,朱高煦说:“我犯了什么罪?要被赶到万里之外去。”不肯去云南上任,后徙封青州,朱高煦仍拒不赴任。朱高煦对立朱高炽为太子耿耿于怀,继续在明成祖面前谗言,说朱高炽的坏话。明成祖对朱高炽的一些行为也总是抱怀疑态度,在明成祖北征期间,朱高炽以太子身份监国,他一旦发现全国各地有水早饥馑,立刻设法赈济灾民,并严厉批评报告迟缓的各级官吏,这样一来,朱高炽在百姓心中有了“仁孝”的印象,被后人称为“仁孝天子”。明成祖更加不快,以为朱高炽是在树威信,有抢班夺权之意,于是考虑改换朱高煦为太子。就在这期间,明成祖将一轴画送到内阁,让内阁侍读大学士解缙题诗,解缙打开画轴一看,是一幅一只大老虎和一只幼虎在一起的情景,解缙立刻计上心来,在画上题诗一首:“虎为百兽尊,谁敢撄其怒?唯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明成祖看到诗,想到朱高炽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心又软了下来,朱高煦最终也未被立为太子。
永乐二十一年(1424年)八月,明成祖第五次北征,回师途中病逝于榆木川。朱高炽即位,即明仁宗,即位不到一年,于洪熙元年(1425年)五月病逝。明仁宗的长子朱瞻基即位,即明宣宗。宣宗对朱高煦这位有功劳、武功高强的叔叔很是尊重,有求必应,朱高煦反以为宣宗软弱无能,更加骄横狂妄,认为夺取皇位的机会来了。

二、密谋叛乱

朱高煦觊觎皇位已久,自恃功高盖世,两次受封都不去上任。早在明成祖时,就私自挑选卫士,又招募精兵3000人,不隶属兵部管辖,纵使他们四处劫掠,兵马指挥徐野驴将他们擒获惩处。朱高煦知道后大怒,手持铁勺,击杀徐野驴,众人都不敢说。朱高煦于是僭用御用车马器物。明成祖知道后十分生气。永乐十四年(1416年)十月,成祖返回南京,得知朱高煦违法之事达数十起,对其予以深切痛斥,剥夺其冠服,囚禁在西华门内,并准备削去王位降为庶人,朱高炽念其兄弟情意,痛哭流涕,请求成祖放过朱高煦,明成祖乃削去其两个护卫,杀了其左右帮凶,于公元永乐十五年三月徙封其到乐安州(今山东省惠民县),命其即日起程。
明成祖把朱高煦封到乐安有两个考虑,一是高煦长期图谋不轨,对其要有所防备,二是乐安离北京不太远,如朱高煦再次作恶,可当日就能擒获,不致发生大的事端。
朱高煦到乐安后,心中怨恨日盛,预谋夺取皇位的心理十分急迫。永乐二十一年八月,成祖御驾北征,死于回师途中,朱高炽即位。朱高煦便加紧了谋取皇位的行动。一方面由其子朱瞻圻在北京窥探朝廷的一举一动,派信使迅速向父亲报告。一方面派遣自己的心腹潜到北京,伺机叛乱。仁宗知道后,反而更加厚待他,写信将朱高煦召回京城,增加其每年的俸禄,赏赐宝物数以万计,仍命其返回乐安。封其长子蟾坦为世子,其余儿子均封为郡王。
不久,仁宗驾崩,太子朱瞻基从南京匆匆赶往北京奔丧。朱高煦得知消息后,策划牛路截杀朱瞻基,派心腹在路上伏击。但由于行动仓猝,没有成功。宣宗朱瞻基即位后,更加赏赐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对这两位皇叔的待遇明显高于其他王府,朱高煦每每向皇上提出请求,多次敷陈利国安民之事,宣宗都一一照办,命令各部实行,然后再付书信向朱高煦致谢。宣宗对群臣说:“皇祖曾嘱咐先皇说皇叔有二心,应当加以防备。而今皇叔所言,全是出于一片诚心,说明他已洗心革面,皇祖的话可以不顺从照办。”此后,不管皇叔提出任何要求,宣宗都按朱高煦的意见一一照办,而朱高煦日益肆无忌惮。
宣德元年(1426年)八月,朱高煦在乐安起兵谋反,派遣亲信枚青等潜到北京,联合朱高煦的旧部作为内应,英国公张辅获知后将他们逮捕,并上奏皇上。当时,朱高煦已与山东都指挥靳荣等约定一起谋反,又联络了天津、青州、沧州、山西等地的都督、指挥作为策应。公开发放刀箭、旗帜,掠夺周边郡县的马匹。设立五军,即前后左右中五路军,由指挥王斌统领前军,韦达统领左军,千户盛坚统领右军,知州朱恒统领后军,朱高煦的儿子们各监督一路军,朱高煦亲自统领中军。世子朱瞻坦居守乐安,指挥韦弘、韦兴,千户王玉、李智带领四哨兵马,部署已定,朱高煦任命王斌、朱恒等为太师、都督、尚书官职等,成立了另一个中央政府,一场叛乱即将爆发。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3
当初,朱棣造反的时候,曾经许诺,封朱高煦为太子,于是朱高煦身先士卒,立了很多功勋,然而,朱棣称帝之后不但没有立他为太子,反而贬他为庶人。
他大哥当了皇帝,死了,他侄子又当皇帝,就是没他的份,他就造反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06-30
这个问题很简单,给别人打工不如自已当老板,他想自已当老板呗。
只是没当成,本事不大好。
从他爹没死就想当皇帝,结果侄子都当了他还没成功还给死在里边了。
第4个回答  2010-06-30
他想当皇帝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