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古时候的读书人总被叫秀才而不是进士举人?

如题所述

为什么古代读书人总被称为秀才而不是进士举人?看完你就明白了

在很多历史小说或者影视剧中,我们经常能听到“穷秀才”、“酸秀才”等等称呼,似乎在古代,很多人都喜欢把读书人称为秀才,那么,有个很有趣的问题是,为什么古人不称读书人为进士或者举人呢?

其实,读书人被称为秀才始于明清时代,不过,“秀才”之名却源于南北朝时期,这还要从科举制度说起,汉晋以来,朝廷选拔人才实行举荐制,俗称“举孝廉”,至晋末,各路诸侯纷纷入主中原,你争我夺政 权像走马灯似的变幻莫测,但打天下的军阀们也知道,若使国家长治久安还得靠专业人才。

因此,南北朝时期最重视优秀人才的策举,《北堂书钞》引《晋令》:“策秀才,必五策皆通,拜为郎中。”虽然如此,但那个时候的秀才依然像汉代的孝廉一样是保举的,极少有通过“策论”的。

说起来,隋文帝算得上是开辟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先驱,他认为,举荐存在弊端,容易埋没真正的人才,遂废弃举荐制,改革科举制,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优秀人才,但是考试极为严格,标准较高。

虽然隋朝考取秀才者总共不过十人,但这充分体现了“学而优则仕”的儒家思想,实在是历史性的进步,到了唐朝初年,科举制得以发扬光大,开科取士完全取代了举荐制,秀才科成为科第最高的等级。

从唐太宗武德至贞观年间三十多年里,每年仅有一、二人得中,看来,考秀才比现在的考公务员都难,在《杜氏通典》中有记载:“初秀才科第最高,方略策五条,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凡四等。”此后,秀才科一度废止。

宋朝则延续隋唐时期的做法,从各地选拔生员参加礼部会试,这些人统称“秀才”,明清时期,秀才成为府学、州学、县学的生员,参加省里举行的乡试,过关者参加礼部会试,取会试的前几名进行殿试,经过层层考试选拔,最终能够脱颖而出者实在寥寥无几,走这条仕途之路异常艰难。

但是能够取得秀才资格,不仅可以在仕途上有所进益,在地方上也可获得尊重,具有一般人所未有的权益,比如可以免除差徭、见到知县可以不跪、地方不能随意对其用刑等等,正因如此,秀才在老百姓与官 府之间起着纽带和桥梁作用。

同时,因为秀才“知书识礼”、“博学多闻”,成为活跃民间的特殊阶层,很多秀才一生未能考取功名,不得已之下,只能以开私塾教书或做幕僚等方法为生,这部分人极为广泛,由于其经济并不富裕,经常被人们称为“穷秀才”。

想必正是由于“穷秀才” 、“酸秀才”等称谓具有普遍性以及朗朗上口,再加上相对来说,秀才好中,而进士、举人并非是谁都能高中的,所以,古代的人们才多把读书人统称为“秀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1
因为进士和举人是一种官职的,所以读书人只能被叫做秀才,而不能叫做进士和举人。
第2个回答  2020-11-21
因为进士和举人是参加科举考试,有了功名之后才能叫的,科举考试比较难,所以没那么多进士举人。
第3个回答  2020-11-21
因为通过乡试就可以成为秀才,而想要成为进士举人还是接着继续考试才可以。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大家正在搜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