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和大儿子一块过年,有二儿子请家堂,不在一起能行吗?

如题所述

春节将至,守岁、拜年、祭财神、逛庙会等种种风俗活动纷纷登场,这使我想起家乡“请家堂”的旧习俗。

“请家堂”是我们山东大多数地区的一种过年风俗习惯,本地俗称“请老哩”,是指在大年三十这一天,将祖宗和已故亲人的亡灵请回家里,与家人一起过年。请家堂分三个步骤进行:一是迎家堂,二是守家堂,三是送家堂。

“迎家堂”一般安排在年三十下午,由家里主事的长辈到村头或已故老人坟前,点燃一柱香,烧几个“锞子”(纸钱),说几句安慰的话,恭恭敬敬地把“老人”请回家。

“守家堂”是指在大年三十晚上,家人们陪先人过年,我们这里称为“熬五更”,整个晚上一家人都不能睡觉。此时,正屋八仙桌上依次摆放祖先的牌位,摆满鸡、鱼、肉等各种供品,酒壶里装满美酒,桌子左右和前面安放了椅子和板凳。这些摆设象征着先人们正围坐一起享受过年的美味佳肴,因此椅子和凳子无论大人还是小孩都不能坐。等到除夕的鞭炮响过之后,先要将几碗热腾腾的饺子摆上八仙桌,全家人才开始吃年夜饭。饭后,家人轮流在八仙桌前给先人磕头拜年。

“送家堂”一般安排在大年初一下午。从凌晨到中午时分,村子里的男女老少成群结队地陆续到各家拜年,拜年时先要给祖先磕头跪拜,然后再拜健在的长辈们。大约黄昏时分,来拜年的人差不多都到齐了,此时各家各户重新烧上纸钱、点香,把祖先们从家堂上请下来,然后毕恭毕敬地送到坟头,这一仪式就算结束。

曾经有一个时期,这种家庭祭祖活动被视为封建迷信。每年的年三十晚上,人人自危,担心村里的民兵会突然闯进家里,将请家堂的供菜、供酒端走,或者将家里的老人带到大队部里教育一番。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类活动作为“四旧”之一而被禁止。

其实,换一个角度看,这不过是个仪式,是一种家族对祖先的纪念活动,既表达了后人对过世老人的一种尊重、追思,也是活着的人的一种精神寄托。它和清明节扫墓一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这类纪念活动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意思是说,子女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念逝去的祖先,民众的道德就会归于仁厚。引申来讲,就是指父母在世尤其是年迈时,子女从物质和精神上满足他们的需求;父母去世后,子女发自内心地怀念他们,继承他们的遗志,这无论对自己还是下一代,都是一种心灵的安慰和净化,也是一种孝行。

从这个角度讲,清明节扫墓、除夕请家堂之类的祭祖活动,不应该被看作是封建迷信。参与这类活动的目的就是弘扬中华民族尊祖、敬祖的优良传统,进而形成全社会尊老、孝老的良好风气。因此,传统习俗的形式可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生变化,但其中的文化内涵却需要后人继承和发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8
墙角的一株丁香花将谢未像,索绕着几分寂寥,搁浅了几分愁绪。—题记
北风瑟瑟地吹着,我环绕四周,都是大人和同我年龄相仿的学生,大人们在叮嘱着他们的孩子,说着暖心的话,而我,却是唯一一个独自来到这车站。我叹口气,一团白色的水汽在空中,上下乱窜,调皮地不知道跑到哪里了。不知母亲是怎么想的,竟要我一个人去学校,在这个时候,不是应该有一个亲人陪伴才是吗?还记得我生着气,冒着大火,跟母亲打着冷战,母亲不理睬,今天早上还让我一个人去学校。
“嘟嘟嘟”,公交车迅疾地跑到我跟前,身后带着一股无形的风,惊起路旁有形的枫叶翩翩起舞。我憋着气,用手驱散一禅而起的灰尘。我想,要是母亲在的话,肯定会把我拉在她身后,用她伟大的身躯替我挡住灰尘。我扶着车上的门栏,跨过车阶,急忙寻找一个座位坐下。刚坐下不久,公交车就开动了。公交车开得很快,像一道流星划过天空般迅速,路旁的梧桐树被远远地抛在后面。
我拿起书包,熟练地拉开链子,顺手掏出一个用塑料袋包装的东西。那是什么?我打开一看,是话梅。我没准备话梅啊!,是母亲!一定是!母亲知道我晕车。骤然间,从下往上的一股气压堵在我心上,我扭过头,头朝着窗口,我的家已经渐行渐远了,母亲的话语却在我脑海里渐渐清晰。原来母亲是想锻炼我,她也是在担心我。我咬一口话梅,啊!真酸,却酸中得甜。不知道吃了多少话梅,公交车到学校了,我下了车,秋天的风从我身上吹过,耳畔“呼呼呼"直响,略有些凉,可心里却塞满了温暖和幸福感。
“叮”手中的手机响了一下,我打开一看是母亲发来的信息。“到学校了吗?紧接着又是一声。“话梅有没有吃?”又是一声。我迟疑了,但终于回了简单的一句。“到学校了。”“叮”母亲回了长长的一句:“你要适应新的学校,不要和同学闹矛盾,多问老师问题,可千万不能”我笑了,眉毛舒展开了。我毫不犹豫地回了一句:“妈,不用担心我,倒是你,天凉了,得多加点衣服。”我背着书包,淡淡地笑了,脸上不自觉就划过一道彩霞。我很庆幸,我是微笑着解决了这个问题,让我们的关系更亲密。
墙角的丁香花谢了,散落金黄一地,而我笑着把它拾起,收藏着。
第2个回答  2021-02-27
一个人不能够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但是,需要均衡各个时间的消耗,今年和大儿子一起,明年就需要和二儿子在一起。
这是毫无疑问的,只有这样才能给人一种比较平衡的感觉,让人们觉得这样才是公平的一个,父母应该做出的,一种正确的引导行为。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觉到父母的爱。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