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三首的多音字

如题所述

多音字
  行xíng(行走)háng(银行)
  得dé(得到)děi(我得)
  地dì(地球)de(高兴地)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3、借助此诗的学习,初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学习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感受诗人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教学理念
  1、遵循古诗的教学规律,以读促学。
  2、把握古诗的特点,因材施教。
  3、挖掘教学资源,拓展延伸学习内容。
  4、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教学准备
  挂图、苏轼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1、小黑板出示小知识。
  课外知识积累: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等各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与南宋辛弃疾合称“苏辛”。
  2、板书课题:惠崇《春江晚景》
  3、出示惠崇《春江晚景》的教学挂图。
  引导学生读懂诗题,指导学生观察教学挂图上的内容;让学生知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为北宋名僧惠崇所作之画《春江晚景》而题诗,写的是江南初春的景象。
  二、初读古诗
  1、小黑板出示自学提示(一)
  ①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②能认识“蒌蒿”二字,正确书写“崇”、“轼”二字。
  2、学生自学。
  3、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相机出示教学挂图)。
  ①识字“蒌蒿”、“崇”、“轼”
  ②指多名学生读诗,集体评价,用“/”画出诗中停顿的地方,再齐读。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三、再读古诗,读懂诗意
  1、出示自学提示(二)
  ①再读古诗,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逐行理解诗意。
  ②了解诗人是如何描绘《春江晚景》这幅画上的内容。
  2、学生按自学提示自学,教师行间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适时点拔。
  3、教师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①指多名学生述说每行诗的意思,教师及时点评。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生: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嬉戏游玩,好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师:“桃花三两枝”说明了什么?(两三枝桃花开放,给我们报告了春的的信息)。
  生:“鸭先知”表明鸭子最先知道初春的江水回暖,所以迫不急待地在水中嬉戏。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生:这名话的意思是:河滩上已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出嫩芽,此时正是鲜美的河豚上市之时。
  师:“蒌蒿满地芦芽短”体现怎样的景象?(春天的活力惹人喜爱),“河豚”是画中的事物吗?(河豚不是画中的事物)。你能结合课文和图画进行联想吗?(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
  ②在师生共研中让学生知道这首诗诗人由江边——江中——江岸——想象,其中第1—3行是咏画的景物,描绘竹林、桃花、江水、鸭、蒌蒿、芦芽这此景物突出了江南初春的美丽景色,第4行诗由画面景物跳出画面,展开了极为丰富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四、三读古诗,背诵古诗
  1、出示自学提示(三)
  ①三读古诗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②背诵古诗。
  2、学生进入第三次先学,在学习中做到自主、合作、探究。
  3、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①引导学生概括题画诗的特点。
  出示《题画兰》这首诗。“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让学生结合这两首诗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②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对又快。学生背诵古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06
多音字
  行xíng(行走)háng(银行)
  得dé(得到)děi(我得)
  地dì(地球)de(高兴地)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3、借助此诗的学习,初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想、理解诗意,学习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感受诗人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教学理念
  1、遵循古诗的教学规律,以读促学。
  2、把握古诗的特点,因材施教。
  3、挖掘教学资源,拓展延伸学习内容。
  4、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教学准备
  挂图、苏轼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1、小黑板出示小知识。
  课外知识积累: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的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等各方面有很高的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与南宋辛弃疾合称“苏辛”。
  2、板书课题:惠崇《春江晚景》
  3、出示惠崇《春江晚景》的教学挂图。
  引导学生读懂诗题,指导学生观察教学挂图上的内容;让学生知道这是一首题画诗,是苏轼为北宋名僧惠崇所作之画《春江晚景》而题诗,写的是江南初春的景象。
  二、初读古诗
  1、小黑板出示自学提示(一)
  ①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②能认识“蒌蒿”二字,正确书写“崇”、“轼”二字。
  2、学生自学。
  3、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相机出示教学挂图)。
  ①识字“蒌蒿”、“崇”、“轼”
  ②指多名学生读诗,集体评价,用“/”画出诗中停顿的地方,再齐读。
  惠崇/《春江晚景》
  (宋)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三、再读古诗,读懂诗意
  1、出示自学提示(二)
  ①再读古诗,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逐行理解诗意。
  ②了解诗人是如何描绘《春江晚景》这幅画上的内容。
  2、学生按自学提示自学,教师行间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适时点拔。
  3、教师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①指多名学生述说每行诗的意思,教师及时点评。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生: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嬉戏游玩,好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师:“桃花三两枝”说明了什么?(两三枝桃花开放,给我们报告了春的的信息)。
  生:“鸭先知”表明鸭子最先知道初春的江水回暖,所以迫不急待地在水中嬉戏。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生:这名话的意思是:河滩上已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出嫩芽,此时正是鲜美的河豚上市之时。
  师:“蒌蒿满地芦芽短”体现怎样的景象?(春天的活力惹人喜爱),“河豚”是画中的事物吗?(河豚不是画中的事物)。你能结合课文和图画进行联想吗?(指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
  ②在师生共研中让学生知道这首诗诗人由江边——江中——江岸——想象,其中第1—3行是咏画的景物,描绘竹林、桃花、江水、鸭、蒌蒿、芦芽这此景物突出了江南初春的美丽景色,第4行诗由画面景物跳出画面,展开了极为丰富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四、三读古诗,背诵古诗
  1、出示自学提示(三)
  ①三读古诗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②背诵古诗。
  2、学生进入第三次先学,在学习中做到自主、合作、探究。
  3、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①引导学生概括题画诗的特点。
  出示《题画兰》这首诗。“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让学生结合这两首诗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②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对又快。学生背诵古诗。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3-22

第3个回答  2022-03-19

三年级下册语文多音字汇总

1 燕子 似:sì(相似似乎)横:hénɡ(横竖横冲直撞)shì(似的)hènɡ(蛮横强横)

3 荷花 挨:āi (挨挨挤挤挨近) ái (挨打挨饿)

5 翠鸟 尽:jǐn(尽管尽早) jìn(尽力用尽) 6 燕子专列 几:jī(几乎茶几)缝:fénɡ(缝补缝衣服)jǐ(几个几天)fènɡ(裂缝岩缝)载:zǎi(记载一年半载) zài(载重载货)

7 一个村庄的故事 卷:juǎn(卷走卷发) juà

9 寓言两则 圈:juàn(羊圈猪圈) quān(圆圈圈套)

10 惊弓之鸟 更:ɡēnɡ(更换更新) ɡènɡ(更好更加)

13 和时间赛跑 与:yǔ(赠与与其与时俱进) yù(参与与会)

14 检阅 乐:lè (欢乐俱乐部)藏:cánɡ(躲藏珍藏)yuè(音乐乐曲)zànɡ(宝藏藏族)禁:jīn(情不自禁禁不住)

行xing(行走) hang(银行)

得de(得到) dei(我得)

地di (地球) de (高兴地)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 诵古诗。

2、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 联想,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 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3、借助此诗的学习,初步了解题画诗的特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借助注释和有关资料,结合插图展开联 想、理解诗意,学习诗人对画面生动的描述, 感受诗人对生活热爱的情感。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