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的由来、习俗、形成写成日记400字

如题所述

    黄梅戏最早不叫黄梅戏,叫什么呢,叫采茶调,流行于安庆西边的宿松、太湖、望江等几个县。后来唱到怀宁一带,围着安庆城转,舞台道白语言也随着方言走,于是就有了个新名字,叫“怀腔”。再后来,黄梅戏又唱进了安庆府,名字也因此升了一级,改为“府调”。清末民初,怀宁县、安庆府都设在安庆城内,黄梅戏叫“怀腔”也好,叫“府调”也好,其实都是一层意思。不过当时的安徽省政府也在安庆,那么黄梅戏有没有一个规格更高的名字呢?不瞒大家说,有那么一二十年,黄梅戏还真另外有一个大名字,就叫“皖剧”。

    作为地方戏曲的一种,安徽黄梅戏流传很广。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它起源于安徽。其实,黄梅戏的真正故乡是与安徽省接壤的湖北省黄梅县。 明清以来,特别是清朝乾隆至道光年间,黄梅县水灾频仍。灾民为了生活,背井离乡,采用唱道情、打莲花落等表演形式沿途卖唱,并与当地说唱艺术,如青阳腔和徽戏结合。这样,就把黄梅戏传播到了皖、鄂、赣3省50余县。后来,黄梅戏在安徽得到进一步发展,并逐渐成为全国人民喜爱的地方剧种之一。

    黄梅戏的演出习俗:

    演出公告:班社定下戏码后,除四下张贴戏报外,演出当天上午(或上、下午两次),由一人举着戏码牌(一般用演出道具“肃静”、“回避”牌,上蒙彩色纸写出当晚戏码。

    舞台基本格局:只用一道底幕分出前后台;底幕前二、三尺处中间,摆“一桌二椅”;底幕靠台边两侧分别开“上场门”和“下场门”,多垂门亷,门头分别有“出将”、“入相”字样;底幕中间悬挂大幅吉祥彩绘,如“三星赐福”、“金玉满堂”、“连年有余”等。(也有不挂任何图画的,后来也有用景片的。)

    乐队座位:在上、下场门之间,紧贴底幕,面向观众,上场门旁为鼓师,第二是小锣;(旧时生、旦主角本场首次登台,走出上场门两步时,须回身向鼓师作揖行礼,然后再表演。)下场门旁是大锣,第二为铙钹(“三打”阶段或不用铙钹,或一人掌大锣和铙钹两件乐器)。

    “打闹台”:这是继承徽班演出习俗,也是为了安定已到场观众,等待、催促和招徕其他观众。不过“闹台”的锣鼓经比徽班要简单得多,只有“急急风”、“快长锤”

    “跳加官”:这是沿袭徽班演出“三跳”习俗而灵活运用。一般都根据接待方喜庆事项和要求而定,如婚庆则跳“和合二仙”;升学或取得功名则跳“魁星点斗”;庆寿多跳“八仙庆寿”或(福禄寿)“三星高照”;有的还跳(福禄寿喜财)“五福临门”……民间习惯统称“跳加官”。

    “找戏”:在正本戏演出之前,或之后、或两个正本戏之间,加演一、二出小戏(或折子戏)。

    “打彩”:当演员表演(或唱或做或翻跌)到精彩处,台下观众拍手叫好,往往有豪爽者将钱钞(或用红纸包,或不用纸包)丢到台上。

    “吃腰台”:旧时代,老百姓文化生活贫乏,好不容易请一回戏班,定要尽量过足戏瘾,一个晚上往往要演两本大戏外加两三出小戏,加上化妆等准备工作,需要七、八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吃子码”:这是旧时戏曲班社内部的一种收入分配方式,很像后来集体生产时的计工分。

    黄梅戏的艺术特色:
    在剧目方面,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大戏主要表现的是当时人民对阶级压迫、贫富悬殊的现实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如《荞麦记》、《告粮官》、《天仙配》等。小戏大都表现的是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段,如《点大麦》、《纺棉纱》、《卖斗箩》。

    解放以后,先后整理改编了《天仙配》、《女驸马》、《罗帕记》、《赵桂英》、《慈母泪》、《三搜国丈府》等一批大小传统剧目,创作了神话剧《牛郎织女》、历史剧《失刑斩》、现代戏《春暖花开》、《小店春早》、《蓓蕾初开》。其中《天仙配》、《女驸马》和《牛郎织女》相继搬上银幕,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影响。严凤英、王少舫、吴琼、马兰是黄梅戏的著名演员。

    黄梅戏的类别主要有花腔和平词。花腔以演小戏为主,富生活气息和民歌风味。平词,正本戏中的主要唱腔,常用大段的叙述、抒情,韵味丰富,如行云流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3-18
黄梅戏是由黄梅调发展而成的,黄梅调又称黄梅歌采茶调,是从湖北黄梅县传到安徽安庆地区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史载,早于唐代,黄梅县采茶歌就很盛行,经宋代民歌的发展,元代杂技的影响,逐渐形成民间戏曲雏形,至明清,黄梅县戏风更盛追问

太少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