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傲慢]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傲慢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ào màn,指一种精神状态,含有自高自大、目空一切的意味,用于形容人的态度、表情、举止。也指看不起别人,对人不敬重,主要用于描述人的态度。也指七宗罪之一。

佛教含义:在佛教中,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若干类,譬如从性质来分,有烦恼心、善心等;从认识结果来分,有正确认识(量)、错误认识(非量)以及犹豫不定心等。傲慢则属于烦恼心。所谓傲慢,是指通过对比自他而在内心产生的一种洋洋自得的心态。

汉语中的骄傲,按照佛教解释是两种概念,骄是指不需要通过自他对比而产生的自我感觉良好的自得心态,而傲则是通过自他对比所产生,有这样一点差别。

扩展资料:

近义词:傲气、轻慢、高傲、骄傲、轻视。

反义词:谦虚、谦恭、谦逊。

佛教中的七种傲慢:一慢、二过慢、三慢过慢、四我慢、五增上慢、六卑慢、七邪慢。

慢:虽然明知他人不如自己,或者自己跟他人相同,但内心还是产生洋洋自得的心态,称为“慢”;

过慢:比前面的慢更加过分了,因为前面的慢毕竟还是实际情况。过慢是本来他人比自己强,但自己认为跟他人同等;本来自己跟他人同等,却认为自己比他人强,这种洋洋自得的心态更超过慢,所以称为“过慢”;

慢过慢:这个慢就更离谱了,本来他人比自己强,却傲慢以为自己比他人强;

我慢:对自己以及自己所拥有的产生一种洋洋自得的心态。譬如认为自己比他人漂亮、帅气、有气质、有钱等等。

增上慢:对于自己不具备的超常特质,误以为自己具备和拥有,称为增上慢。譬如自己本来没有证悟觉得自己证悟;自己本来没有看到本尊觉得自己看到;自己本来没有神通角儿自己有等等。这和大妄语的区别在于,增上慢是误以为自己有,无欺人之心;而大妄语则是认定自己没有而刻意行骗。

卑慢:这种傲慢很有趣,极为类似我们常说的自卑。对比他人强过自己的地方,虽然知道自己比不上他人,但是内心还是产生一种“有什么?我也差不到哪去”的心态,称为“卑慢”。也有的论师说就自己的能力不足而产生的自卑是卑慢,但大多数论师同意前者观点。

邪慢:自己本来没有什么功德,却认为自己有功德;本来没有什么才华,却以为自己有。诸如此类自己本无却认为有的自得心态,就是“邪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傲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9-08
傲慢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ào màn,指一种精神状态,含有自高自大、目空一切的意味,用于形容人的态度、表情、举止。也指看不起别人,对人不敬重,主要用于描述人的态度。也指七宗罪之一。
中文名
傲慢
外文名
arrogant; grand; haughty
拼音
ào màn
注音
ㄠ ㄇㄢ
词性
形容词
词语信息
近义词
傲气、轻慢、高傲、骄傲、轻视
反义词
谦虚、谦恭、谦逊
基本解释
看不起人,对人怠慢没有礼貌.
出处与详解
骄傲怠慢。
汉焦赣《易林·剥之离》:“礼坏乐崩,成子傲慢。欲求致理,力疲心烂。”
晋 葛洪《抱朴子·疾谬》:“世故继有,礼教日颓。敬让莫崇,傲慢成俗。”[1]
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一折:“若是那秦公子将卿傲慢,你则索将火性儿全然都放坦。”
巴金《秋》二二:“‘你女人家不懂事,不要多嘴!’周伯涛傲慢地教训陈氏道。”
《三国演义》第三八回:“ 张飞大怒,谓云长曰:‘这先生如何傲慢!见我哥哥侍立阶下,他竟高卧,推睡不起!’”
佛教含义
在佛教中,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若干类,譬如从性质来分,有烦恼心、善心等;从认识结果来分,有正确认识(量)、错误认识(非量)以及犹豫不定心等。傲慢则属于烦恼心。所谓傲慢,是指通过对比自他而在内心产生的一种洋洋自得的心态。汉语中的骄傲,按照佛教解释是两种概念,骄是指不需要通过自他对比而产生的自我感觉良好的自得心态,而傲则是通过自他对比所产生,有这样一点差别。
通常来说,傲慢在对法(即阿毗达摩)中被分为七种或九种,七种傲慢分别为:
七种傲慢
一慢、二过慢、三慢过慢、四我慢、五增上慢、六卑慢、七邪慢。

  虽然明知他人不如自己,或者自己跟他人相同,但内心还是产生洋洋自得的心态,称为“慢”;
过慢
  比前面的慢更加过分了,因为前面的慢毕竟还是实际情况。过慢是本来他人比自己强,但自己认为跟他人同等;本来自己跟他人同等,却认为自己比他人强,这种洋洋自得的心态更超过慢,所以称为“过慢”;
慢过慢
  这个慢就更离谱了,本来他人比自己强,却傲慢以为自己比他人强;
我慢
  对自己以及自己所拥有的产生一种洋洋自得的心态。譬如认为自己比他人漂亮、帅气、有气质、有钱等等。
增上慢
  对于自己不具备的超常特质,误以为自己具备和拥有,称为增上慢。譬如自己本来没有证悟觉得自己证悟;自己本来没有看到本尊觉得自己看到;自己本来没有神通角儿自己有等等。这和大妄语的区别在于,增上慢是误以为自己有,无欺人之心;而大妄语则是认定自己没有而刻意行骗。
卑慢
  这种傲慢很有趣,极为类似我们常说的自卑。对比他人强过自己的地方,虽然知道自己比不上他人,但是内心还是产生一种“有什么?我也差不到哪去”的心态,称为“卑慢”。也有的论师说就自己的能力不足而产生的自卑是卑慢,但大多数论师同意前者观点。
邪慢
  自己本来没有什么功德,却认为自己有功德;本来没有什么才华,却以为自己有。诸如此类自己本无却认为有的自得心态,就是“邪慢”。
九种慢
九种慢是指:
我胜慢类。
我等慢类。
我劣慢类。
有胜我慢类。
有等我慢类。
有劣我慢类。
无胜我慢类。
无等我慢类。
无劣我慢类。
这九种慢不过是从七种傲慢中的慢、过慢和卑慢三种傲慢细分出来的,所以了解了七种傲慢就会了知九种傲慢,这里就不详细诠释了。
从正宗佛教观点来说,傲慢这种烦恼心主要是证悟以后的圣者才能断除的,哪怕是刚证悟空性的见道圣者都对它无能为力,即使见道圣者会控制住七种傲慢中的我慢,但对其他六种傲慢仍然无法完全根除,只有在究竟的果位罗汉(依小乘观点而言)才能完全铲除。也就是说,对于我们普通人,根本没有办法断除傲慢,只能尽力遏止傲慢的现起,可见其顽固度之强。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4-26
“傲慢”指一种精神状态,含有自高自大、目空一切的意味,用于形容人的态度、表情、举止。也指看不起别人,对人不敬重,主要用于描述人的态度。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