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附上此时3个国家的军事实力、各国武将的实力对比。
统帅:曹真 司马懿
谋士:刘晔 田予 贾逵 蒋济
武将:曹洪 曹休 徐晃 张郃 夏侯霸 文聘 满宠 郭淮 郝昭 陈泰 王双 孙礼
蜀汉
统帅:诸葛亮
谋士:李严 蒋琬 费禕 董厥 马谡 邓芝 董允
武将:赵云 魏延 王平 马岱 关兴 张苞 廖化 陈到 关索 向宠 吴懿
孙吴
统帅:陆逊
谋士:张昭 顾雍 虞翻 步骘 阚泽 诸葛瑾 诸葛恪 周鲂
武将:凌统 朱桓 徐盛 丁奉 孙韶 孙桓 全琮 吕岱
三国军事实力对比:
曹魏:总兵力在40万左右,但雍凉一带不到十万,估计在6-7万。
蜀汉:总兵力在13万左右,除去据点守兵,诸葛亮尽起10万兵力出祁山。
孙吴:总兵力在20万左右,主要部署在濡须口,南郡等长江沿线据点。
三国武将实力对比:
曹魏:人才总多,有帅才有猛将,实力最强。
蜀汉:大将不多,后继无人。
孙吴:实力一般,多擅水战。
三国兵种实力对比:
骑兵:当属魏国,南方不产马;
步兵:魏蜀相当,不过翻山越岭肯定蜀国厉害,而吴国最弱;
(弓兵:有诸葛弩在手,蜀兵略强于两国)
水兵:毫无疑问是吴兵。
诸葛亮北伐最为倚重的将领是魏延、吴懿,还有作为偏师的主帅赵云、邓芝。另有吃了败仗的马谡、王平、高祥等
此外,李严驻军重庆,守卫蜀汉东方;李恢驻军平夷县,监控南中
此时诸葛亮的长史为张裔和向朗,张裔留在朝中主政(后来换成了蒋琬),向朗随军作战(后来换成了杨仪)
魏国
西线雍凉:雍州刺史郭淮
凉州刺史徐邈
都督关中夏侯茂
援军主要是曹真和张郃
南线荆豫:都督荆豫司马懿
荆州刺史毋丘俭
豫州刺史满宠
东线扬徐青兖:主要有曹休等人
吴国
吴国此时的主要将领有吕范、陆逊、朱然、步骘、诸葛瑾、贺齐等人
完败,
失天时,夷陵之战不过6年,战力才刚刚恢复到战前一些水平而以,跟魏国的发展不是一个档次的,就算守住了陇右。能不能再进一步还是二说,魏国各个方面比蜀强太多了。
失地利就不说了,蜀军劳师远征,粮食非常不好供给。
人和,当时蜀国本身很多人都不同意开战的,都认为应当先发展自己。诸葛亮死后。蒋婉等都对姜维的北伐一直都很多限制。估计是诸葛亮自己年纪大了,想在有生之年统一吧。
魏国除于禁,乐进,李典等一些去世外,大将基本都在
吴国除太史慈,甘宁战死和一些去世外,大将都在(吴国大多长寿)
谋臣就不好一一点出和区分。
给你个链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兵败始末
希望对你有帮助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三国各有哪些主要将领,谋臣。
1. 曹魏统帅:曹真、司马懿 谋士:刘晔、田豫、贾逵、蒋济 武将:曹洪、曹休、徐晃、张郃、夏侯惇、文聘、满宠、郭淮、郝昭、陈泰、王双、孙礼 2. 蜀汉统帅:诸葛亮 谋士:李严、蒋琬、费祎、董厥、马谡、邓芝、董允 武将:赵云、魏延、王平、马岱、关兴、张苞、廖化、陈到、关索、向宠、吴懿、孙吴 3...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三国各有哪些主要将领,谋臣。
谋士:张昭 顾雍 虞翻 步骘 阚泽 诸葛瑾 诸葛恪 周鲂 武将:凌统 朱桓 徐盛 丁奉 孙韶 孙桓 全琮 吕岱 三国军事实力对比:曹魏:总兵力在40万左右,但雍凉一带不到十万,估计在6-7万。蜀汉:总兵力在13万左右,除去据点守兵,诸葛亮尽起10万兵力出祁山。孙吴:总兵力在20万左右,主要部署在濡须口...
诸葛亮北伐,由魏延领头的十员猛将分别都是谁?
魏延,蜀汉后期唯一能上得了台面的大将,也是诸葛亮北伐曹魏时的头号猛将。魏延原是刘表部将,归降刘备后得到赏识,取西蜀时立下战功。汉中之战后,汉中太守这个非常重要的职位,蜀汉文武群臣都认为非张飞莫属。无论从资历、能力来看,张飞都是不二人选,但刘备选择了魏延。魏延非常霸气的说:“若曹操举天...
三国问题,诸葛亮北伐在外,那蜀国内国事由谁处理,是各大臣各自为站,还是...
法正 李严 刘巴 简单的说,蜀国能拿得出手的谋臣就这三人了,可惜法正早逝,刘巴又没有真心辅佐刘备的念头,李严与其说是谋臣,不如说他是政治系的军人。 所以,个人认为,诸葛北伐时的内事一切从简处理,能够被处理掉的就处理掉,不能被处理的就先压着,无法积压的内政问题就直接快马加鞭送到前线...
三国正史上十大名将与十大谋士分别有谁,如何排名?
姜维是蜀汉政权的大将军,他以降将身份加入蜀汉,然后凭借能力出众,而被诸葛亮重视并培养,提拔,成为蜀汉的军事人才,诸葛亮去世后,姜维继承了诸葛亮北伐的遗志,前后11次北伐,成为蜀汉晚期的军事支柱,可以这么说,姜维一个人在军事中为蜀汉顶着了所有曹魏的压力,有句话可以这么说:姜维死、蜀汉亡。 姜维誓死抵抗魏国的南...
历史的诸葛亮和他的真实能力是什么样的,真的和演义中的一样吗?
魏国的总兵力要远远多于蜀国,但由于是两线作战,加之魏国的总体战略是东攻西守,故在关陇战区,魏军的兵力在防守时基本是少于蜀军的。例如: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蜀军10万多人,魏军6~7万人;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蜀军数万人,魏军估计不超过万人(陈仓守军1000人); 诸葛亮第三次北伐:蜀军诸葛亮、陈式军数万人,魏军...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初期,为什么对手是夏侯楙?
三国时期有两类人可以说差不多贯穿了整个三国史,特别是三国前期更是他们尽情发挥的舞台,这两类人一是名将二是谋臣;名将且先不说,三国能力出众的谋臣不在少数而且各有特点,其中不少人还有一个响亮的外号,比如卧龙诸葛亮、凤雏庞统、鬼才郭嘉和毒士贾诩。贾诩之所以被称为毒士应该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不是魏延和马谡,而是因为哪个名将导致了诸葛亮北伐失败?
刘备托孤 不过刘备死后,诸葛亮并没有完全采纳刘备的意见,在其征伐南方叛乱时,还重要参考了马谡的意见,马谡分析当时形势,提出: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著名战略,诸葛亮采纳了马谡意见,并最后取得了重要胜利。谋士马谡 之后北伐战争时,诸葛亮仍然器重马谡,让其镇守街亭,街亭是蜀汉的粮道要地,街亭...
揭秘诸葛亮北伐兵力有多少
诸葛亮北伐的原因 诸葛亮北伐的故事背景发生在东汉末年,此时天下分为三处,魏国、蜀国、吴国。诸葛亮是蜀国刘备的谋臣,是他的丞相。 诸葛亮像 诸葛亮在对北伐的战争一共发动了五次,历时六年,可是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他在讨伐的过程之后积劳成疾最终病逝。他发动北伐的原因是什么呢?刘备他有着对诸葛亮的知遇之恩...
求三国名将谋臣 能力 实力等各种
在魏延传奇的一生中,最有可能改写中国历史的时期则是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魏延献出兵出子午谷奇谋,此计大胆创新,连后来的司马懿也在假设中替蜀国想到此方案,但谨慎的诸葛亮未予采纳(此事件直接暴露出蜀国话事人诸葛亮的弱点之一,当然诸葛亮北伐是其并非想打败魏国,更多的则是为了政治目的,这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