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第四种剧本

新文学史

这个太熟了…考研专科课的一个名词解释…
从1956年春天开始出现的“第四种剧本”,代表着一场反公式化概念化的运动,特别是“双百方针”在文艺界思想解放运动的直接结果。这一名词是由黎弘(刘川)在评论《布谷鸟又叫了》(杨履方)的时候提出的。他认为当时剧本只有工农兵三类,每种剧本都有固定的框框。而《布》突破了三个既有的框框,是“忠实于生活的独特形态”的第四种剧本。代表作有《同甘共苦》(岳野),(洞箫横吹)(海默)等。
成就:一、勇敢的突破了“人性”“人道主义”的禁区,大胆描写人的道德,情操,爱情生活。深入刻画人的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塑造出一批真实典型的人物形象。二、勇敢的突破了只准歌颂不准暴露的禁区,大胆的干预生活,尖锐的揭露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严重矛盾和冲突。这也是第四种剧本的两个显著特征。也是当代话剧的第一次高潮的两个成就。这个时期,话剧创作辉煌的潮头是老舍的《茶馆》的出现。

多句嘴哈~您不是报的苏大的研究生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7-07
“第四种本”的成就表现在: 一、勇敢地突破“人性”、“人道主义”的禁区,大胆描写人的道德、情操和爱情生活,深入剖析人的吩咐复杂的内心世界,塑造出一批真实典型的人物形象; 二、勇敢地突破只准“歌颂”不准“暴露”的禁区,大胆地干预生活,尖锐地揭露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严重矛盾和冲突。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