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而活着哲学观

如题所述

人为什么而活着哲学观的理解如下:

生死,是哲学家们永恒的话题,尽管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证明了人活着,但也使得后来人开始激烈地争论着人为什么而活着——也就是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这类的问题向来漫无边际,就算是一头扎进哲学史的海洋之中,也会迷失。因为,每个大师的表述都有不同,若是硬要吸收,有可能会经受不住这剧烈的冲击而精神错乱。但抛开哲学大师们,人活着的问题,让我想到了两个小故事。

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的卫国,有这样一个人,他叫子路。那年卫国内乱,卫国公子孔悝被持。身为孔悝的家臣,子路有着非回卫国不可的理由。在回国的路上,子路遇到了他的两个同门师兄弟,他们一致劝说子路放弃回国,但子路答道:“食其者不避难”。

而后毅然进入卫国。蒯聩见子路,不听其劝。则子路欲焚其台,蒯聩惧,命二力士毙之。然子路结缨而死。

子路的死,可以说是春秋时的一件少有的稀奇古怪的事件。一个六十多岁花甲之年的老人。他已经不是一个气血方刚的少年。哪怕是在孔子都听说他前往卫国后,也捶胸顿足的悲伤说:子路这次死定啦。可尽管子路明明都知道自己此去有死无生,可还是有一股力量在支撑着他,万死不辞。

但拥有这种力量的在春秋时期并不唯一。程婴和公孙杵臼是晋国赵家的家臣,但恰逢晋国动乱,赵家被屠,仅留下来一个遗腹子。程婴与公孙杵臼便商量,谁来养这个遗腹子的问题。公孙杵臼问道:是死容易还是养孤儿容易;程婴道:养孤儿比较难。

于是公孙杵臼便说:赵氏先君遇子厚,子强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于是他便寻的一小孩假冒赵氏孤儿而被杀害,让程婴安全的抚养赵氏孤儿赵武长大。在长大后赵武也为家族报了血海深仇,而程婴却来请死:昔下宫之难,皆能死。我非不能死,我思立赵氏之后。今赵武既立,为成人,复故位,我将下报赵宣孟与公孙杵臼。

言毕,便立刻自杀了。这一举动可谓是令无数人瞠目结舌,而赵氏孤儿也在元代被人编写成戏曲而流芳百世。

我想,这两则故事之所以能流传给后世,无一不是因为其中所蕴含着更深层次的思考。其实子路、程婴,以及公孙杵臼,他们三个人有着完全不死的必要,没有任何是会比活下去更令人值得追求。但恰恰如此,他们也有着必死的理由。而这理由正来源于他们的人生信条。

对于他们来说,活着并不是那么重要,相反,死对于他们来说还成为一件更容易的事情。这一切不仅仅是他们对于死亡的淡漠与泰然,还有的是他们内心的忠义与准则。在那个没有任何杂质的时代,君子们的准则便是:“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倘若超过了这条底线,那么这样的人生,也是不必要的。

因此早在春秋时候,那时的人们就已经留下了人为什么活着的解答。一个人活着没有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怎么活着。

归根结底,人为什么而活着,也是一个信仰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