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 是 我”?——“人生三问”(之一)

如题所述

“谁是我”?

——“人生三问”(之一)。

在一次去江浙地区(进行“赶时髦”的研游)的旅行途中,坐在车内的十几位“年过花甲”的老友们,一起开心地聊着“道教、佛教、“儒教”以及现代教育”的话题。突然,同行的一位公司老总,向大家发问:“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有人抢答:“你是X老总,从湖南来,到江浙去。”大家一阵笑声,“我”不是仅指“我”。又有人说:“我们是人,由父母生下来,向着终点死亡奔去”。

这是一个关于“人生观”的话题。许多宗教和学校教育,都曾面临这一课题。如果改为:“人是什么?人类社会由何而来,向何而去?”这就是一个关于“社会观”的话题了。

“人生观”是“社会观”的基础。“社会观”又是社会活动(特别是经济活动、文化活动)的管理理念的基础。但要形成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则不容易。真是一言难尽,只能在不同的比较、鉴别后,才能逐渐加深认识。

这,也是一个哲学话题。人生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作为一个哲学命题,最早是由公元前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柏拉图提出的。这人生三问,每一问都突出一个“我”,都以“我”为出发点,提问求答。“我”,成为每个人思考问题的“中心与原点”。

一个人自呱呱坠地那一刻起,人世间的烦恼便开始包围住了他。襁褓中因饥饿而嗷嗷求饱,因寒冷而哇哇求暖。孩提时起,便因要玩具而哭闹,因受不公平对待而委屈,因与伙伴们争吵而伤心,因家贫受侮而难过。人们每个人的情感的原点与中心(类似圆心)是“我”;到了少年转青年的阶段,经多了些世事,受了些挫折,头脑中的问题一天比一天多。

人们每个人的意识中,就在就情感(情绪)思维的底板上描绘出了“形象思维”的色彩。由此而引发出一连串的、每个人都在探求、想解决却无处寻找答案的形而上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人老了,闲空闲思,于是提出一个普世观的问题:“我活着是为什么?”“人生终极意义究竟是什么?”这时,这个老人便是在进行理性的抽象思维了。

处于不同层面的思维,回答“人生三问”必然是不相同的。从情感思维层面的回答,是以“我”为中心,各人的直观感觉总是千差万别的;处于形象思维层面回答,是以“我”存在的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处境为核心的,各人的意境定是多色调、五彩缤纷的;就推算都从抽象的理性思维层面回答,也是各人各有理,“盲人摸象”,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人生三问,这是一个没有统一标准答案的问题。

“我是谁?”发问的人是在问别人吗?非也!

“人生三问”旨在引发每个人自问自答,自己去寻找各自的答案。想清楚这几个问题,你的人生就明白多了。但是有更多的人,则是用一辈子去寻找这几个问题的答案。

“我是谁?”,我自己也曾经问自己这个问题,但是,总是不知从何认识我自己,也苦于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正地认识我自己,而不了了之。我不是公众人物,我不需要做什么自我介绍。但是,在别人问我姓名、什么地方的人、干过什么工作?我内心有个声音:这是不是就是别人在认识我这个人?

遇到曾经熟悉的人,他们则是问我的电话号、QQ号、博客号、微信名?我想:这些,是不是我的标签?

所以,这也引起我去思考:我是谁?我有什么个性?有什么与别人不同的地方?我做过什么?我有什么闪亮点?我有时设想,我自己是我之外的一个旁观者,能不能发现站在人群中的“谁是我”?在社会的人际关系中,能不能寻觅到其中的“谁是我”?似乎,我能从这种状况中,发现两个“我”,一个是“我身”,另一个是“我心”——即我心中的“我”。

这不能称之为“我们”,因为,“我身”与“我心”是合二为一的,先有我身,之后才有我心;我身是我心的基础,没有“我身”则无“我心”;但“我身”与“我心”,又是和而不同的。“我身”的“有与无”,决定“我心”的“有与无”,但又不能限制“我心”;“我心”依赖于我身,但又可以(局部)主导和控制“我身”;然而又无法完全把控“我身”的生老病死等。

“我身”是具体的客观实在,别人(你、你们和他、他们)是可以通过接触感觉到和直观地认识“我身”,但不能直观地感触“我心”,而需在识别“我身”方,可间接地感悟到“我心”。“我心”是主观的意识,与“我身”是有区别区。我心中的“我”,与别人对我的印象是会有差异的。

“我思故我在”,“我在”不一定就是“我所思”。人们心中往往都经历了“无我”“有我”“忘我”的心路历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