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的皇帝姓杨,那百姓对于养羊、杀羊是如何避讳的呢?

百姓是如何避讳的?

隋朝时期,对羊的忌讳并没有这么强烈,隋朝只是限制在姓氏的避讳上,并没有因为“杨”姓就牵涉到避讳羊的地步,所以百姓们还是可以养羊,杀羊的。


古时历史上对于避讳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规则,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在古代各种各样的避讳大体上都离不开这个大的规则。皇帝的名字需要避讳,父辈祖辈的名字也要避讳。凡此种种,只要与皇族相关的,都会有些避讳,但在很多时候避讳给百姓的生活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比如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他是姓朱与猪同音,这个时候猪这个字就应该被避讳,百姓不能随意称猪这个单字,否则如果说杀猪的话就会被误以为是要谋朝篡位,是要被杀头的。并且如果对着一头猪喊也是对朱元璋本人的不敬,也要面临着杀头的大罪。所以在面对猪这种动物的时候必须要换一个词,百姓甚至不能杀猪不能养猪不能吃猪肉,这给当时的明朝带来了一系列的痛苦。唐朝以前的避讳是比较少的,但唐朝之后,宋元明清时期的避讳越来越多,也越来越严格,给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不便。

但对于隋朝的皇帝都姓“杨”,相反在隋朝史籍中并没有记载对羊的避讳。不管是杨坚也好,杨广也好,都没有认为应该避讳“羊”这种动物。《隋书》中处处可见“羊”的身影,且古代祭祀大礼上,羊是不可或缺的一种祭品,它与牛、豕合为太牢,所以百姓照常养羊、杀羊,并且“羊”在隋朝似乎也没有改名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0-02
历史上对于避讳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规则,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各种各样的避讳大体上都离不开这个大的规则。在这个大规则中,为尊者讳是最为必要的,历史上有那么多的朝代,又有那么多的皇帝,说起避讳来就会非常的多,比如有一个比较常见的避讳就是皇帝的名字,姓氏是早就有了的,可以不用避讳,但是后面的就必须避讳了。
比如,秦始皇的名字有一个“政”字,他做了皇帝之后,别人的名字里就不能有这个字,有的话就要改名,连带着“正”字也需要避讳;唐朝建立后,为避讳李渊祖父李虎的名字,遇“虎”则改为“武”,比如虎牢关就改成了武牢关,韩擒虎有时候会被记载为韩擒武。李世民继位之后,对于避讳有自己的看法,毕竟“世”和“民”的出现是非常广的,如果都要避讳会给百姓造成很多麻烦,因此李世民要求只要不是这两个字一起使用,就没有必要避讳,也就是说可以单独使用“世”或者“民”,这让百姓长舒了一口气。
李治继位后,也要避讳“治”,于是治书侍御史改名为御史中丞,诸州治中改名为司马,治礼郎该名为奉礼郎。而且李治还要求避讳父亲李世民名字中的“世”与“民”,李世民不在意的东西,他这个儿子不能不在意,于是民部就被改为了户部,而唐朝著名将领李绩的名字也一改再改,最开始李绩的名字是徐世绩,归附大唐后被李渊赐姓李,成为李世绩,后来避讳“世”字,就成了李绩。凡此种种,后世的避讳也是只多不少。
皇帝的名字需要避讳,父辈祖辈的名字也要避讳。唐朝时候有一个叫冯宿的官员,曾经被任命为华州刺史,但是他并没有上任。原因就是他的父亲名为冯子华,需要避讳“华”字,这个的话还是说得过去的,但是著名诗人李贺的遭遇就比较悲催了,就因为他的父亲名为晋肃,他就不被允许参加进士考试。
凡此种种,其实有很多时候避讳给百姓的生活带来了不少的麻烦,那么隋朝的皇帝姓杨,“羊”会不会被避讳呢?实际上史籍中并没有记载这个避讳,也就是说杨坚也好,杨广也好,都没有认为应该避讳“羊”这种动物。《隋书》中处处可见“羊”的身影,要知道古代祭祀大礼上,羊是不可或缺的一种祭品,它与牛、豕合为太牢,还有一个是少牢(羊、豕),该祭祀就祭祀,该宰羊就宰羊,所以百姓照常养羊、杀羊,而且“羊”在隋朝似乎也没有改名字。
第2个回答  2019-10-03
皇帝的姓氏跟避讳没有关系。古代一般避讳的都是名,姓氏是不需要避讳的。
第3个回答  2019-10-03
虽然隋朝的皇帝姓杨,但是百姓对于养羊和杀羊,好像并没有什么直接的避讳,在那个时候只会对名字有所避讳,但是姓氏还是很少的。
第4个回答  2019-10-03
没有什么避讳,古时候的避讳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可怕,明朝时期也没有不吃猪肉啊,话说回来姓杨的人是不是都要改姓才行?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