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魏晋南北朝以来 中书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吗?

那唐朝和元朝中书省的长官呢 也是丞相吗?

丞相,也就是俗称的宰相,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称号,在各个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名称。其权势大小的变化,与中国集权化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
中国古代前期,由于贵族势力的强大,丞相一职长期为贵族垄断。丞相倚仗强大的贵族势力,自己开府众议,君权尚不得独裁。汉以来,中国渐渐进入门阀社会,士族门阀作为以前的氏族贵族的发展继续把持政权。
至魏晋南北朝,由于长期战乱,士族门阀势力大为衰落,其掌控的朝臣势力也就衰落,原丞相的职权被皇帝的近臣——亦称中朝官等侵夺,皇帝为了抑制世袭的贵族,其起用的中朝官大量采用与士族相对的寒门子弟。士族的腐朽衰落为寒门势力登上政治舞台提供了机遇,南朝武人政权也需要寒人掌机要。故南朝有所谓“寒门职掌机要”,据赵翼《廿二史札记》载:“其时高门大族,门户已成,令仆,三司可平流进取,不屑竭智尽心,以邀恩宠;且风流相尚,罕以物务关怀,人主遂不能藉以集事,于是不得不用寒人。”中央政务,东汉时政事归台阁(尚书台),曹魏时权力集中到中书监、令手中,南朝时权力又集中到中书通事舍人手中。通事舍人不仅替皇帝起草诏令,又掌管政令,成为天子身边的实权职务。中书通事舍人简称中书舍人,掌起草诏令并参与机密,权力很重。
另外南朝时,寒人担任的另一要职是典签。南朝君主鉴于东晋方镇势强,威胁中央,因此多以宗室子弟为州镇军政长官,以寒人为典签进行控制。典签职微权重,州镇要事,须典签签署方能实行。典签每年数次回京向皇帝报告,所谓“刺史行事之美恶,系于典签之口”。因此,诸王刺史都非常害怕典签,故又有“诸州惟闻有签帅,不闻有刺史”之语。典签是南朝皇权与寒人结合的产物,也是寒人兴起的重要表现之一。宋、齐君主通过典签控制和监视地方军政,对于加强中央集权虽不无作用,但终不能消除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
隋朝定三省制,三省长官内史省的内史令、门下省的纳言、尚书省的尚书令都是宰相。唐改内史省为中书省,内史令为中书令,纳言为侍中。
宋朝以同平章事为宰相正式官名,以参知政事为副。从汉至唐,皇帝待宰相之礼,逐渐降级,至宋太祖废“坐论”之礼,使宰相地位大降。元丰改制,设宰相二人,首相称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次相称尚书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另设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为副相。
宋太祖建国后,不断加强皇权,分化、削弱相权。宰相并不是一个官名,实际上是一个群体,是除皇帝之外的最高领导层。宋初实行“二府三司制”,宰相职权被一分为三。中央虽设三省,实际权力归属“中书门下”这一机构,管理国家行政事务,以同平章事为长官,多由中书、门下两省侍郎担任。此外,以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行政权。枢密院为中央最高军事机构,长官为枢密使,与政事堂合称东、西“二府”。“三司”(户部、盐铁、度支)主管财政,长官为“三司使”,地位略低于“二府”。二府三司各自独立,互不统属,直接对皇帝负责,构成最高辅政机关。
宋神宗元丰改制,废除二府三司制,以左、右仆射为宰相,左仆射兼任门下侍郎,右仆射兼任中书侍郎。
元朝中央统治机构主要由承袭金、宋的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构成。中书省管理全国行政事务,长官中书令由皇太子兼领,实际负责人是右、左丞相和平章政事;枢密院执掌军务,长官枢密使亦由皇太子兼领,实际负责人为知枢密院事;御史台主管监察,长官为御史大夫。
明朝初亦设中书省,左右丞相。洪武十三年(1380年),因胡案,罢中书省,废丞相,由皇帝亲决国政。宰相制度遂废。后皇帝设内阁大学士协理文书。后内阁职权渐重,大学士成为事实上的宰相,称辅臣,居首者为首辅。
清沿明制,雍正时设军机处,内阁成为闲曹,军机大臣成为事实上的宰相。明、清习惯上都称授大学士为拜相,但无正式宰相名份。
在所有的官职中,宰相的变化最多,这是由于君主既需要宰相帮助办理政事,又担心宰相的权位过重,危及自身的权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8-06
三省六部制在隋朝初创,唐朝中书省长官为中书令,同当时的尚书令、门下侍中、左右仆射等同为宰相,不过没有宰相之名;宋朝设枢密院,枢密院正使相当于丞相;元朝时三省只剩中书省,长官为丞相。明清两朝废中书、丞相等机构、官职。 中国古代制度变化繁杂,很多朝代不同时期的官制也不尽相同。感兴趣的话,可以看看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讲了几个典型朝代的政治制度。
第2个回答  2010-08-08
魏晋南北朝在易代之际有时也设丞相或相国,性质均与董卓、曹操时无异,并非正常官制。唐、宋以后尚书省或中书省有时设左、右丞相,相当于原来的尚书左右仆射,位居尚书令或中书令之次,握有实权。明初中书省无令,仅设左、右丞相,权极重,后为明太祖所废,以内阁大学士行丞相职权,迄清末未再恢复。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08-17
当时丞相和中书省是不挂钩的,丞相是外朝,尚书省中书省是内朝涨实权首领是侍中侍郎郎中这些的,实际上都叫宰相,有好几个,丞相是汉朝及3国部分时期的官制,后来就没了都叫宰相
第4个回答  2010-08-06
都是
实际上是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致使皇权分裂相权。唐朝是这样,中央三个省三个丞相。但元朝权利有集中在了一个人手中(中书省长官)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