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延资产及其他资产

如题所述

一、递延资产

(一)递延资产概述

递延资产是指不能全部计入当期损益,应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种费用,也称递延费用,主要包括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固定资产修理支出和其他待摊费用。

递延资产本质上是一种费用,但由于这些费用具有支出额较大,且其效益有待于将来逐步实现的特点。按照成本与费用配比的原则,不宜将其全部计入当期的费用中,以免造成地勘单位当年成本和收益的较大波动,影响正常计算当期的经营成果,所以,应当把它们作为递延资产处理。《企业会计准则》将递延资产并入其他资产中,并作为长期待摊费用进行处理,其账务处理方法也有所差别。

(二)递延资产范围

地勘单位的递延资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开办费。主要指地勘单位内部独立核算多种经营单位在筹建期间发生的除应计入有关财产物资之外(在建工程)的各种费用。主要包括筹建期间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中介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购建成本的汇兑损益、借款利息等费用。但多种经营单位为取得各项资产所发生的支出及筹建期间应计入工程成本的汇兑损益、利息支出、应由投资者负担的费用以及开业初期的广告宣传费等,不属于开办费的范畴。

(2)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是指地勘单位为提高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的使用效能或延长使用寿命而进行改装、翻修、改建等改良工程而发生的实际支出。固定资产的改良工程虽然是一种资本性支出,但由于地勘单位是以经营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其所有权仍属于出租单位,因此,在有效租赁期限内发生的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不能作为租入固定资产的价值处理,而应作为递延资产入账。

(3)其他递延资产。是指除开办费、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之外的,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的其他待摊费用。如摊销期在1年以上的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一次性预付的固定资产租赁费等。这里所讲的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是指地勘单位为恢复固定资产原有性能,对固定资产进行修理而实际发生的、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的各项支出;摊销期限在1年以内的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通过“待摊费用”科目核算,并分期计入或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三)递延资产的核算

地勘单位发生的各项递延资产,应通过“递延资产”科目进行核算。该科目还应按递延资产的种类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

(1)递延资产发生的核算。地勘单位发生的各项递延费用时,按实际发生数,借记“递延资产”科目,贷记“银行存款”、“材料”和“应付工资”等科目。

(2)递延资产摊销的核算。递延资产摊销是指递延资产在规定期限内,分期平均摊入有关成本、费用。由于递延资产种类不同,其摊销期限和承担对象也不相同。相关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租入固定资产改良支出应在租赁期限与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两者孰短的期限内平均摊销;筹建期间所发生的费用(包括人员工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借款费用等),先在长期待摊费用中归集,待企业开始生产经营的当月转入当期损益(地勘会计制度规定开办费自开始生产经营月份的次月起,按不短于5年的期限,分期平均摊入管理费用);大修理费用采用待摊方式的,应当将发生的大修理费用在下一次大修前平均摊销。摊销时,按本期实际摊销额,借记“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递延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科目。

如果长期待摊的费用项目不能使以后会计期间受益的,应当将尚未摊销的该项目的摊余价值全部转入当期损益,以免虚列资产,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二、其他资产

其他资产是指除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以外的资产。主要包括特准储备物资、银行冻结存款、冻结物资、涉及诉讼中的财产等。

从其他资产所包括的内容看,其他资产一般都是在某种特殊情况下形成的,如特准储备物资是为了满足国家应付紧急情况下需要而储备的专用物资;涉及产权纠纷而等待裁决的资产;清偿债务而依法冻结的财产等。从产权关系来看,这些资产的所有权并没有发生转移,但其支配权受到限制或者暂时完全丧失,因此,这些资产仍然属于资产总量的一个构成部分。从资金活动来看,这些资产由于不能投入运营,实质上处于停滞状态,同生产经营活动暂时脱离了联系。因此,在会计核算上有必要将其与运营中的资产区别开来,单独作为一类资产加以反映,同时在资产负债表上予以充分披露。

其他资产对大部分地勘单位来说很少发生,因此,现行地勘单位会计制度没有为其他资产设置专门的会计科目。如果发生这类业务,可以增设“其他资产”科目进行核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