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间的划分

如题所述

春秋战国是在东周至秦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之前的这段时期,这段时期的分界线并不是很明确,现在对于春秋战国的时间分界有这么几种说法:

春秋时期是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战国是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81年,战国是公元前481年——公元前221年;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68年,战国是公元前468年——公元前221年,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53年,战国是公元前453年——公元前221年;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03年,战国是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

这几种划分都有各自的依据:
第一种:春秋从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元王年(《史记》是公元前476年)为止(但周元王元年存在不同说法,《左传·哀公十九年》认为是公元前475年),因这一时期与鲁国编年史《春秋》记载的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的共二百四十二年历史较接近,为了方便起见,一般把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称为“春秋时期“,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期,因此有战国是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的划分。

第二种:春秋时期的开头是以东周元年为开头,结束是以鲁国编年史《春秋》记载的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的时间结束为依据。战国就是春秋结束以后到公元前221年。
第三种:春秋以东周元年开头,由于《左传》记载的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因此春秋结束的时间为公元前468年。

第四种:春秋以东周元年为始,以公元前453年韩赵魏灭智氏,分晋国王权,使晋国公室成为附庸这一事件为依据,划定春秋结束标志为公元前453年,即战国时期为春秋结束到公元前221年。
第五种:春秋以东周元年为始,以公元前403年周天子认可韩赵魏为诸侯,韩赵魏三家分晋使战国七雄的局面形成这一事件为据,化公元前403年为春秋结束,战国在春秋结束后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前。

虽然有那么多的划分,但主流还是以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战国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1
1春秋时期是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战国是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81年,战国是公元前481年——公元前221年;2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68年,战国是公元前468年——公元前221年,春秋公3元前770年——公元前453年,战国是公元前453年——公元前221年;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03年,战国是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这几种划分都有各自的依据:
第一种:春秋从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元王年(《史记》是公元前476年)为止(但周元王元年存在不同说法,《左传·哀公十九年》认为是公元前475年),因这一时期与鲁国编年史《春秋》记载的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的共二百四十二年历史较接近,为了方便起见,一般把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称为“春秋时期“,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期,因此有战国是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的划分。第二种:春秋时期的开头是以东周元年为开头,结束是以鲁国编年史《春秋》记载的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的时间结束为依据。战国就是春秋结束以后到公元前221年。
第三种:春秋以东周元年开头,由于《左传》记载的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因此春秋结束的时间为公元前468年。
第四种:春秋以东周元年为始,以公元前453年韩赵魏灭智氏,分晋国王权,使晋国公室成为附庸这一事件为依据,划定春秋结束标志为公元前453年,即战国时期为春秋结束到公元前221年。第五种:春秋以东周元年为始,以公元前403年周天子认可韩赵魏为诸侯,韩赵魏三家分晋使战国七雄的局面形成这一事件为据,化公元前403年为春秋结束,战国在春秋结束后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前。然有那么多的划分,但主流还是以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战国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
第2个回答  2020-10-11
关于春秋战国的分界及战国的起始时间,不外乎下列几种说法:

1.公元前475年或476年,即周元王元年,这是主流观点;

2.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资治通鉴》纪事始于此年;

3.公元前481年或公元前468年,《春秋》纪事终结于鲁哀公14年(前481年),《左传》纪事终结于周贞王元年(前468年)。

上述说法可归为三类:

第一类,按传统的以某个帝王(天子)即位的时间作为朝代或时代的开始,关于周元王的前一个王周敬王在位时间,由于左传和史记有出入,故出现两种说法。

第二类,按战国七雄实际形成的时间开始,公元前403年,韩赵魏瓜分晋国,并得到周天子的承认成为诸侯国。

第三类,以春秋来标志战国,也就是说春秋时代结束后,战国时代就开始了。这就涉及到一个怎样定义春秋时代的问题,有人认为孔子《春秋》绝笔的鲁哀公14年(前481年)为春秋战国的分界,又有人认为应以左氏春秋的纪事终结年(前468年)作为战国的开始。

而我认为,上述说法,除第二类外,都是以孔子及其作品的年代作为参考来划分春秋战国时代的,而且第二类时代的划分虽然在孔子之后几十年,但也与孔子有一定的关系,正因为孔子死后缺少有影响的史家对“非礼”之事进行文诛笔伐,才使得诸侯国之间非正义的兼并与瓜分变得更加肆无忌惮,这就说明了孔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对时代的影响作用。与其用孔子的作品来划分春秋战国时代,不如以孔子本人来标志那个时代,也就是说,孔子的死(公元前479年),标志着春秋时代的结束,虽然与公元前481年只差两年,但意义不尽相同,这样更加突出了孔子划时代的作用。

公元前475年,是郭沫若所持的观点,故大部分教科书依照这种观点;
公元前476年,是翦伯赞所持的观点,《辞海》也支持这种观点;
公元前403年,是范文澜《中国通史》的观点;
公元前481年,是吕祖谦《大事记》的观点;
公元前468年,是林春溥《战国纪年》的
第3个回答  2020-10-11
春秋战国是在东周至秦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之前的这段时期,这段时期的分界线并不是很明确,现在对于春秋战国的时间分界有这么几种说法:


春秋时期是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战国是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81年,战国是公元前481年——公元前221年;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68年,战国是公元前468年——公元前221年,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53年,战国是公元前453年——公元前221年;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03年,战国是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


这几种划分都有各自的依据:

第一种:春秋从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东周立国起,到周元王年(《史记》是公元前476年)为止(但周元王元年存在不同说法,《左传·哀公十九年》认为是公元前475年),因这一时期与鲁国编年史《春秋》记载的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的共二百四十二年历史较接近,为了方便起见,一般把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称为“春秋时期“,春秋时期之后是战国时期,因此有战国是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的划分。


第二种:春秋时期的开头是以东周元年为开头,结束是以鲁国编年史《春秋》记载的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的时间结束为依据。战国就是春秋结束以后到公元前221年。

第三种:春秋以东周元年开头,由于《左传》记载的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因此春秋结束的时间为公元前468年。


第四种:春秋以东周元年为始,以公元前453年韩赵魏灭智氏,分晋国王权,使晋国公室成为附庸这一事件为依据,划定春秋结束标志为公元前453年,即战国时期为春秋结束到公元前221年。

第五种:春秋以东周元年为始,以公元前403年周天子认可韩赵魏为诸侯,韩赵魏三家分晋使战国七雄的局面形成这一事件为据,化公元前403年为春秋结束,战国在春秋结束后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六国前
第4个回答  2020-10-11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变革时代,史学界一般认为春秋时期奴隶制度开始瓦解,而到战国时期封建制度才开始逐渐确定,这实际上也成为春秋战国历史分界线的一个重要的划分标准。

史学界对于春秋战国正式的时间分隔线有不少争议,一般来说,传统主流观点以公元前476或475年作为一个分界线(周敬王崩,周元王即位的公元前476年)。而现在的历史教参多认为这个时间段的划分是根据相传由孔子编订的《春秋》一书的历史时间来的,但这一观点其实并不完全准确,《春秋》纪事终结于鲁哀公14年(即公元前481年),但并不是目前传统主流观点中的公元前476或475年,所以并不正确。现在的传统主流时间实际上是由古代和近现代两位史学大家确定的,一位是司马迁先生,他以此后新的周王(周元王)即位的时间作为《史记•六国年表》的起点,也就是前476年。但司马迁对三家分晋也做了描述:“三国终之卒分晋,田和亦灭齐而有之,六国之盛自此始”。

郭沫若先生也持这个观点,他在《奴隶制时代》一书中也写道:“依据《史记》,把绝对的年代定在周元王元年,即公元前四七五年。在这之前的春秋作为奴隶社会的末期,在这之后的战国作为封建制的初期。”郭沫若先生沿用了司马迁《史记》中对于历史时期的划分,这个说法被官方和主流教材所采用,主流的《历史年表》和辞海后附的年表目前都沿用司马迁和郭沫若的观点。

司马光先生的《资治通鉴》和近现代历史学家范文澜和吕振羽先生的观点,他们都以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被周天子正式册封为地方诸侯的时间来划分。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就曾有“初命晋大夫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的论述,司马光本人也在议论中强调名分的重要,批判周王室确认三晋为诸侯的行为。

两个历史时期的划分必须要以经济和政治的发展情况作为根本原因。战国的特点就是战争、割据、兼并相比于春秋时期更加激烈,更加残酷和无情。对待周天子方面,也是彻底撕破了脸面,毫无春秋时桓公小白“尊王攘夷”口号的顾虑,甚于公元前256年秦国更灭了周天子。

历史时期的准确划分应该由一个最为显著的历史事件去区别,三家分晋就是新兴地主阶级冲破奴隶制度藩篱的最美妙的回应。公元前403年晋国的一分为三彻底改变了整个中国的形势,这是一次重要的历史转折,三家分晋和之后的田氏代齐是卿大夫、士大夫阶层对分封制度、宗法制度、井田制度的终极冲击,是一种新兴力量的反抗,同时也是作为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一种思想意识觉醒,到这个时候,西周初年确定的一系列维护奴隶王朝统治的各项制度才最终走到了尽头。战国时期随着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壮大,他们在各诸侯国先后开展了变法运动,新的制度也终于建立起来。变法最为彻底的秦国,成为各诸侯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后来发展成统一的核心力量。

春秋、战国是后人对一个历史时代的简要概称。不像朝代更迭,有明确的分割点。以什么样的时间或历史事件作为两者的分割点,归根结底还是取决于各学派对这一时代的认识,也是基于不同的历史观,所以不必过于较真,教学中还是应该以传统教材为基准。

相关了解……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非常风气网